![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20/0-17081775992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20/0-17081775992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56920/0-17081775992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共10页。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单选题1. 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上述步骤Ⅱ可以得出m(Fe2O3):m(Cu)=1:1B. 步骤Ⅰ中减少的3 g固体一定是混合物C. 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D. 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硫酸溶液中加入Cu:Cu+2H+=Cu2++H2↑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C. 钠与水反应:Na+2H2O=Na++OH−+H2↑D. 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3.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4. 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Y、Z对应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5.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离子,进行了如图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结论正确是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6. 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A. AB. BC. CD. D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洗涤,说明硫易溶于CS2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 向某溶液中加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D.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贮存,说明铁与浓硫酸不反应8. 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酸式盐,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与水反应一定能生成一种强酸B. 若x为强酸,则物质D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 若x为强酸,则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D. 若x为强碱,则物质A~E中均含有硫元素9. 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Ca2+、Mg2+、SO42−等离子,以制得精盐水。某同学设计如图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也可能有少量Ca(OH)2B. 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Mg2+、Ca2+C. 若将①②步试剂颠倒,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 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2H++CO32−====H2O+CO2↑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点燃Cl2FeCl2→NaOH(aq)Fe(OH)2 B. S→点燃O2SO3→H2OH2SO4C. CaCO3→高温CaO→高温SiO2CaSiO3 D. NH3→催化剂、△O2NO→H2OHNO311. 已知氧化性:Fe3+>I2。某溶液X可能含有K+、NH4+、Fe3+、Fe2+、SO42−、SO32−、CO32−、I−、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判断K+是否存在B. 溶液X中一定存在NH4+、I−、Cl−、SO32−C. 取X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可能产生混合气体D. 溶液X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90mol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稀H2SO4吸收NH3:H++NH3=NH4+B. 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SO2:SO2+2OH−=SO42−+H2OC. HNO3腐蚀大理石:2H++CO32−=CO2↑+H2OD. 稀HNO3和Cu反应:4H++2NO3−+Cu=Cu2++2NO2↑+2H2O13. 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Z位于第四周期,W、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7(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②在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NO2溶液,溶液褪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亚硝酸不稳定,易分解为硝酸、水和NO,将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在待检验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能溶于硝酸即可判断;(1)AgCl和AgNO2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故在待检验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AgCl难溶于硝酸,而AgNO2与硝酸反应可生成HNO2,该物质不稳定,又分解生成硝酸、水和NO,倒出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硝酸,振荡,沉淀溶解,则该样品为NaNO2,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3AgNO2+2H+=3Ag++2NO↑+NO3−+H2O。(2)①根据装置图中盛装稀硫酸的仪器的结构及作用可知其为分液漏斗。A装置和B装置中残留的空气与A装置中生成的NO反应生成NO2,由于B装置中主要含NO,故其内气体颜色较淡,则在B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出现较淡的红棕色气体;打开止水夹,鼓入空气,NO完全转化为NO2,使,B装置内NO2浓度增大,红棕色变深。②氮的氧化物有毒,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3)①检验HNO2的弱酸性,可检验其强碱盐的pH,也可以直接检验其一定浓度稀溶液的pH等;②检验HNO2的还原性需要用到氧化剂,故在酸性KMnO4容液中加入过量NaNO2溶液,KMnO4被还原,从而使溶液褪色。19.【答案】(1)Na2CO3(2)A(3)Cl2、CO2、HCl(填两种即可)(4)①B②Cu+2H++H2O2=Cu2++2H2O(5)Na2CO3、NaHCO3 【解析】(1)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碳酸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答案为:Na2CO3;(2)向盐酸中加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于水可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促进浓盐酸挥发,并且氯化氢本身易挥发,在空气中遇到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综上所述,浓H2SO4具有脱水性不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故答案为:A;(3)Cl2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CO2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备,HCl可利用浓硫酸与浓盐酸混合制备;故答案为:Cl2、CO2、HCl(填两种即可);(4)①金属在常温下能够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银,金不反应,铁和铝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反应不再继续;故答案为:B;②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2O2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溶解了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故答案为:Cu+2H++H2O2=Cu2++2H2O;(5)当含0.1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称得固体质量为8g,可以依据极值法计算判断,0.1mol氢氧化钠全部反应为碳酸钠时,质量=0.05mol×106g/mol=5.3g;若全部为碳酸氢钠时,质量=0.1mol×84g/mol=8.4g,因反应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称得固体质量为8g,说明生成的物质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Na2CO3、NaHCO3。20.【答案】(1)氢氟酸或HF(2)2Na+2H2O=2Na++2OH−+H2↑(3)①④⑦(4)0.01(5)①氧化②16 【解析】(1)二氧化硅与HF溶液反应4HF+SiO2=SiF4↑+2H2O,则工人师傅常用氢氟酸或HF刻蚀玻璃。(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2Na+2H2O=2Na++2OH−+H2↑。(3)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碱性氧化物、酸、碱和盐通常是电解质,绝大多数有机物例如蔗糖是非电解质,铜等金属单质、盐酸等所有溶液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①液态氯化氢是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②氯化铁溶液为混合物;③盐酸为混合物;④氯化铵晶体是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⑤蔗糖为非电解质;⑥铜是单质;⑦熔融氢氧化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⑦。(4)五硼烷的结构好似“鸟巢”,其化学式为B5H9,含有8.428×1022个原子的五硼烷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8.428×10226.02×1023mol−1=0.14mol,1个B5H9分子的的原子个数为14,则B5H9的物质的量为0.14mol14=0.01mol。(5)①PbS+4H2O2=PbSO4+4H2O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PbS作还原剂;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则清洗过程中H2O2作氧化剂。②1mol PbS反应转移8mol电子,若有2mol Pb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6NA。选项XYZA无水硫酸铜氯气饱和食盐水B氢氧化钠固体氨气水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溶液D碱石灰一氧化氮氢氧化钠溶液气体溶液ACl2饱和氯化钠溶液BNO稀H2SO4CCO2饱和NaHCO3溶液DNH3稀盐酸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