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棵小桃树》第2课时 精品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55453/0-1708137986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 《一棵小桃树》第2课时 精品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55453/0-17081379866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我”和小桃树的成长历程。
2.领会文章通过小桃树表达的深刻内涵,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我”和小桃树的成长历程。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通过小桃树表达的深刻内涵,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棵小桃树看起来那么普通,不起眼,为什么作者对它怜爱有加,非要写一篇关于它的文章呢?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本文《一棵小桃树》。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自读课文,结合第1课时的阅读所得,用比较的方法了解“我”和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有何异同。可结合下面表格来学习。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圈划关键语句。
(3)根据表格提示信息,完成表格内容。
3.成果展示
点拨:我和小桃树的相同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也得出了我和小桃树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不同这一结论。从小桃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明白了愿望要在与艰难困苦的顽强斗争中才能得以实现,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激情满怀地期待小桃树开出“灼灼的花”“孕出一个桃儿来”。这也表达了一种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4.活动小结
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更深刻理解两者的经历,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我”从小桃树身上学到了许多生活哲理,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在朗读对比中总结相似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生活态度。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
2.过程安排
(1)回忆《紫藤萝瀑布》内容,圈画关键词句。
(2)小组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托物言志手法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3.成果展示
预设:
(1)《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中所寄托之物与“我”的亲近度不同,一个是路边偶遇的,一个是从小种的。
(2)《紫藤萝瀑布》和《我的小桃树》中“我”与寄托物的关联时间长度不同,一个是偶尔一见,一个是共同成长。
因此,托物言志,可以借某一与自身关系不大的外物寄托价值观念,也可以将某一外物与自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与外物的共同成长历程中,自然地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寄托于外物之上。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感受托物言志手法的具体运用。
三、课堂小结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手法,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两者经历相似,在感情上两者也息息相通,平实的语言也让我们读者从中收获不少人生启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重点内容,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
阅读孙犁《再谈贾平凹散文》节选。结合本文,感受贾平凹散文特点。
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美,我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就像离开了大都市,又从容漫步在山野乡村的小道上了。在这种小道上,我闭上眼睛走,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吹来的风,是清新的,阳光是和暖的,仰头彩云浮动,俯视芳草成茵。行路人即使忍饥挨渴,他的心情也是平静的,没有任何哀叹和怨言吧。
然而,自然的天地在逐渐缩小,物欲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比重越来越大。人口的密度越大,道德的观念越薄。这是不用做什么实验,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为了寻求一种安宁身心的机会,不期然而然的,我遇到了贾平凹的散文。
引导语:阅读《一棵小桃树》你有孙犁说的阅读感受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贾平凹散文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熟读文章,找找喜欢的语句,批注喜欢的理由。
2.课后练习
阅读贾平凹的其它散文,如《静虚村记》。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我的小桃树 经历相似
我和小桃树 面对挫折态度不同
比较
小桃树的生长经历
“我”的成长经历
比较后的结论
成长环境
成长经历
面对挫折的态度
比较
小桃树的生长经历
“我”的成长经历
比较后的结论
成长环境
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多少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
“我”生长在农村初到城里,生长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两者的生长环境都很恶劣。
成长经历
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朵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
“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不断经受人生挫折。
两者的成长经历类似,都充满磨难。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初劲,顽强地生长着。
“我”脾气却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两者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9* 一棵小桃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