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2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上初中后,小王同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下面是小王同学所写的体会(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4分)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ù)( )立于梅枝之上,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惩(jiè)( ),反而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希冀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依据文段中括号里的拼音填写汉字。(2分)
    ①(zhù) 立
    ②惩(jiè)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_____、避粗俗成②_____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敛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_____命运的怜惜。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A.①典雅 ②含蓄 ③惊慌失措
    B.①典雅 ②含蓄 ③孤苦伶仃
    C.①含蓄 ②典雅 ③惊慌失措
    D.①含蓄 ②典雅 ③孤苦伶仃
    3.文学社成员在展开探讨,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8分)
    小语:我曾经以为古诗词中有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但最近复习的时候发现,也不全是如此。比如“夜雨”,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1) ”(《夜雨寄北》)着重于凄苦,而陆游的“(2)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更显雄壮。
    小文:我也有这样的发现。同样是“月”,曹操的“(3) ,(4) ”(《观沧海))写出了大海容纳万物的胸襟,而李益的“(5) ,(6) ”(《夜上受降城闻笛》)则着重刻画夜晚的凄冷。
    小周:温习知识居然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了孔子的那句话:“(7) ,(8) 。”(《论语》)
    4.学校正在开展以“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研读组认为,成长蕴藏于人生路上的一次次蜕变。阅读选段,将读书摘记补充完整。(6分)
    5.综合性学习。(8分)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学校将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调查现状】学校让同学进行了一项关于读书现状的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结论。(2分)
    (2)【分享感悟】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读书感悟,其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①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②食物哺育着我们的身体,而书籍滋养着我们的灵魂。③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似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似鸟儿没有翅膀。④成长路上,书携着我去欢笑、去感动、去思考,让我有学识、有远见。⑤是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素养。⑥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感谢有书相伴。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
    (3)【好书推荐】班级要举办“好书推荐”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引路的风筝
    ①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
    ②那年我18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但风筝一次也没有飞起来。
    ③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
    ④母亲的那一套理论没用。什么逆风飞翔,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筝呢?像只笨鸟一路跌跌撞撞,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
    ⑤我沮丧极了。
    ⑥母亲又贴上来,像一个富有多年指挥经验的教官,大声说:“不要一直跑!还要回头向天上的风筝看!缓慢放线!放线!”
    ⑦我照母亲的话做了。可是,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
    ⑧我刚刚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间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风筝一起趴在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
    ⑨这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手持着长线,操纵着飞得钻天眼儿高的放风筝的人,风筝静止了似的俯视着大地,地上的人仰着头,脸上荡漾着恬静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画。
    ⑩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
    ⑪我抹着眼泪,迷茫地坐起身。
    ⑫很快,母亲像极了一个英雄,三两下便将风筝送上了天空。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听其指挥。长长的线,柔柔的风,美丽的田野,清香的泥土,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一直想做这个童话中的王子。
    ⑬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⑭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风筝身上有一股劲儿,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让它往东它偏扭着头往西?它好像要指挥我一样?
    ⑮母亲笑着说:“你能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快学会放风筝了,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
    ⑯引路人,好绝妙的比喻。
    ⑰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⑱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
    ⑲疲惫的母亲,脸上顿时荡漾起了甜美的笑容。
    ⑳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走上了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
    (1)文章叙述了我学放风筝的过程,请默读文章,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4分)
    (2)请按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章中画线句子。(4分)
    ①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但风筝一次也没有飞起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②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3)联系第③~⑮段,说说你从“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中得到的启示。(4分)
    (4)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本文的母亲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有何相似之处?(4分)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分)
    【A】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个哲理,严肃认真。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
    【B】
    谈谈寓言:走进寓言的世界
    ①说起寓言这个文体,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
    ②无论寓言里的形象是人还是动植物,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③动物故事是寓言的源泉。原始人的生活和动物极为密切,动物不仅直接影响着以渔猎为生的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在远古时代,人的力量比野兽要弱小,所以在人类的意识里野兽中如老虎、狮子、狼、狐狸等是具有超人的力量、超人的智慧、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动物形象。甚至某些民族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于是以动物的形状或属性表现神的故事产生了。后来由于生产力发展,人类在熟悉动物生活,细致观察它们形态、习性的过程中,发现动物与人之间有相似之处,于是便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把动物“人格化”,借以展现自己的理想,传达事理。
    ④无论西方文学,还是东方文学,寓言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三地寓言作品最为有名。希腊神话和《圣经》里,就有很多寓言的成分。古印度还有用寓言治病的例子。而我国古代,先秦寓言和后来明朝的刘基寓言,都是很有名的。伊索、莱辛、拉封丹和克雷洛夫号称“西方四大寓言家”。我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
    ⑤不过,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心理学家和童话理论家贝特尔海姆对童话的价值非常肯定,他认为“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即叙事)”,并认为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但他对寓言就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寓言“通过文字、动作或事件——尽管这些可能是传奇式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还断言寓言的问题在于说理太明白,太道德化,没有给儿童留下任何想象的空间。其实,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转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C】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我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蚊子和狮子》)
    (1)请用材料【B】中的一句话解释材料【A】中划线句的含义。(3分)
    (2)结合你阅读寓言故事的感受,在材料【A】的横线上用比喻的修辞续写一句话。(3分)
    (3)材料【B】中,对于“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这一观点,作者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3分)
    (4)寓言有哪些特点?请以材料【C】为例,分点简要分析。(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回也/不改其乐
    B.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非淡泊/无以明志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诫子书》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指书信。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顺从自己的意愿。
    D.“将复何及”与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相近。
    (3)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志”与“学”的关系。(2分)
    9.古诗欣赏。(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题目点明了作者写此诗的地点。“北固山”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次”是“次日”之意。
    B.首联对偶点题,“青山”指北固山,是诗人的行经地,“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即将要走的路,“客”字流露出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C.颔联写了船上所见之景,诗人通过妙用“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宏伟画面,诵读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
    D.“乡书”“归雁”暗含着“鸿雁传书”的典故,且与首联“客路”“行舟”遥相呼应,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2分)
    四、作文(5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进入初中,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劳动、美育等课程中汲取知识、涵养德性;我们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的课后服务项目中锻炼能力、塑造性格……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少年时光,我们渐渐长成少年应该有的模样。
    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4分)上初中后,小王同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下面是小王同学所写的体会(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ù)( )立于梅枝之上,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惩(jiè)( ),反而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希冀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依据文段中括号里的拼音填写汉字。
    ①(zhù) 伫 立
    ②惩(jiè) 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 答案:
    (1)B
    (2)伫 戒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2分)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_____、避粗俗成②_____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敛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_____命运的怜惜。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A.①典雅 ②含蓄 ③惊慌失措
    B.①典雅 ②含蓄 ③孤苦伶仃
    C.①含蓄 ②典雅 ③惊慌失措
    D.①含蓄 ②典雅 ③孤苦伶仃
    【分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解答】①处选填的词语应是“直露”的反义词,所以填“含蓄”;②处选填的词语应是“粗俗”的反义词,所以应是“典雅”;“惊慌失措”指害怕、慌张,吓得举止失态;“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③处的词语应修饰“命运”,用“孤苦伶仃”最合适。
    故选:D。
    【点评】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3.(8分)文学社成员在展开探讨,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
    小语:我曾经以为古诗词中有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但最近复习的时候发现,也不全是如此。比如“夜雨”,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1)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着重于凄苦,而陆游的“(2)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更显雄壮。
    小文:我也有这样的发现。同样是“月”,曹操的“(3) 日月之行 ,(4) 若出其中 ”(《观沧海))写出了大海容纳万物的胸襟,而李益的“(5) 回乐烽前沙似雪 ,(6) 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则着重刻画夜晚的凄冷。
    小周:温习知识居然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了孔子的那句话:“(7) 温故而知新 ,(8) 可以为师矣 。”(《论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却话巴山夜雨时
    (2)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书写)
    (3)日月之行
    (4)若出其中
    (5)回乐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书写)
    (6)受降城外月如霜(注意“霜”的书写)
    (7)温故而知新
    (8)可以为师矣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4.(6分)学校正在开展以“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研读组认为,成长蕴藏于人生路上的一次次蜕变。阅读选段,将读书摘记补充完整。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选段一出自《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这一回中,唐僧在鹰愁涧收得白龙马。观音菩萨劝说意志不坚定的悟空用心保唐僧取经,以便修成正果,并传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四个“我不去了”刻画出取经初期的孙悟空直率急躁、惧怕困难、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②选段二出自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这一回中,八戒前往花果山请悟空回去解救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的唐僧。八戒使出了激将法,说妖精不把悟空放在眼里。悟空于是和八戒一起去搭救唐僧。说明了悟空有责任心,对取经的坚定、对师父的眷恋和对师徒情的珍惜。
    ③空:从悟空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历经磨难,蒙受师父教导,已经从一个顽劣的石猴变成了有情有义、初具禅心的佛门之人。
    答案:
    ①惧怕困难波折、急躁、桀骜不驯
    ②有责任心,对取经的坚定、对师父的眷恋和对师徒情的珍惜
    ③孙悟空成长变化了,对师父从开始的不在乎、不尊重、不耐烦到后来的关切和尊重;对取经从开始的无所谓、随心所欲到后来的充满责任感。成长就是离开舒适区,勇于挑战自我。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8分)综合性学习。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学校将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调查现状】学校让同学进行了一项关于读书现状的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结论。
    (2)【分享感悟】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读书感悟,其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②食物哺育着我们的身体,而书籍滋养着我们的灵魂。③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似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似鸟儿没有翅膀。④成长路上,书携着我去欢笑、去感动、去思考,让我有学识、有远见。⑤是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素养。⑥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感谢有书相伴。
    语病:第 ⑤ 句,修改意见: 把“增强”改为“提高” 。
    标点:第 ① 句,修改意见: 句号移到引号内 。
    (3)【好书推荐】班级要举办“好书推荐”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达能力。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学生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七、八、九年级依次是1.5小时、1.2小时、0.5小时,可得出结论:学生年级越高,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就越少;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七、八、九年级依次是27.8%、35.8%、45.6%,可得出结论:学生年级越高,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大。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标点符号的用法。
    ⑤句中“增强了我的素养”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了我的素养。
    ①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完全引用,句号应该在引号内。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少年正是读书时”和开场白的特点分析作答,注意表达得体,符合字数要求。
    【解答】答案:
    (1)示例:年级越高,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越少,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大。
    (2)⑤把“增强”改为“提高”
    ①句号移到引号内
    (3)示例:“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等等,古今中外无数的名言都告诉我们读书是成才的必由之路。一本本书籍就是一座座文化的宝藏,引领我们一步步攀登智慧的高峰。“腹有诗书气自华”,与书为伴,我们的人生必将一路繁花。“少年正是读书时”学习活动现在开始。
    【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6.(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引路的风筝
    ①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
    ②那年我18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但风筝一次也没有飞起来。
    ③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
    ④母亲的那一套理论没用。什么逆风飞翔,我一直是迎着风在拼命奔跑,而风筝呢?像只笨鸟一路跌跌撞撞,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
    ⑤我沮丧极了。
    ⑥母亲又贴上来,像一个富有多年指挥经验的教官,大声说:“不要一直跑!还要回头向天上的风筝看!缓慢放线!放线!”
    ⑦我照母亲的话做了。可是,风筝刚刚飞起不久,突然便一个跟头栽下来,令人猝不及防。
    ⑧我刚刚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间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风筝一起趴在地上,像一个备受摧残的伤员,再也站不起来了。
    ⑨这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手持着长线,操纵着飞得钻天眼儿高的放风筝的人,风筝静止了似的俯视着大地,地上的人仰着头,脸上荡漾着恬静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画。
    ⑩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
    ⑪我抹着眼泪,迷茫地坐起身。
    ⑫很快,母亲像极了一个英雄,三两下便将风筝送上了天空。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听其指挥。长长的线,柔柔的风,美丽的田野,清香的泥土,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一直想做这个童话中的王子。
    ⑬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⑭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风筝身上有一股劲儿,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让它往东它偏扭着头往西?它好像要指挥我一样?
    ⑮母亲笑着说:“你能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快学会放风筝了,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
    ⑯引路人,好绝妙的比喻。
    ⑰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⑱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
    ⑲疲惫的母亲,脸上顿时荡漾起了甜美的笑容。
    ⑳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走上了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筝给予我的。
    (1)文章叙述了我学放风筝的过程,请默读文章,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2)请按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章中画线句子。
    ①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但风筝一次也没有飞起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②母亲赶过来,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3)联系第③~⑮段,说说你从“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中得到的启示。
    (4)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本文的母亲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有何相似之处?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母亲指导“我”放风筝这件事而引出“风筝是引路人”的感慨,从而使“我”坚定了去复读,想要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梳理和概括。结合“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情绪坏到了极点”可知,①概括为:“我”情绪糟糕极了;结合“而风筝呢?像只笨鸟一路跌跌撞撞,摔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②概括为:风筝摔了许多跟头;结合“风筝在母亲的手中像一个乖孩子,任其摆布”“我接过母亲手中的线,听母亲指挥着,风筝这时候似乎听话了很多,静静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转身好奇地问母亲”可知,③概括为:“我”感到很好奇;结合“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可知,④概括为:风筝就是引路人。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结合“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可知,本句话将“风筝”比作“不听驯服的小野兽”,可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根本不听我的使唤”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知该如何将风筝放飞、手足无措的情形。
    ②“赶”“蹲”“拍”是动作描写,“笑”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臭小子!就这点儿出息!起来吧!让妈妈给你做个示范”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赶”“蹲”“拍”三个动作,表现出母亲对“我”的亲呢和关爱,“笑”则是通过温和的神态表现母亲对“我”的安慰,语言中则表现出对“我”的鼓励,故这处语句表现出了母亲对“我”放飞风筝失败后的鼓励、关爱以及安慰。
    (3)本题考查主题理解。本文通过记叙母亲指导“我”放风筝这件事而引出“风筝是引路人”的感慨,从而使“我”坚定了去复读,想要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结合“其实,我们和风筝是一个整体,当风突然变得强劲了,风筝会向你暗示,这时候你要听它的指挥,赶快放线;当风弱了,风筝也会提醒你,这时候你要赶快收线,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可知,风筝与我们是一个整体,它会像“引路人”一样提示我们遇到的是顺境还是逆境,从而让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结合“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步入社会,也遇到过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知道,那是风等给子我的”可知,在“我”心里,放风筝失败就像在人生中遇到坎坷,风筝这位“引路人”告诉“我”不能服输,要迎难而上,故“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迎难而上。结合“我仰着头,再次向风筝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我突然感觉,这天空中飞翔的不是风筝,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可知,风筝这个“引路人”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书包,坚定地对母亲说:‘我要复读!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可知,风筝这位“引路人”启示我们要坚定信念。故“其实,这风筝是我们的引路人啊”启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
    (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本文通过记叙母亲指导“我”放风筝这件事而引出“风筝是引路人”的感慨,从而使“我”坚定了去复读,想要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可见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急于帮助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战胜困难。
    答案:
    (1)①“我”情绪糟糕极了;②风筝摔了许多跟头;③“我”感到很好奇;④风筝就是引路人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筝比作不听驯服的小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放风筝时不得要领、手足无措的情形。
    ②“赶”“蹲”“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笑’的神态描写,以及后面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当“我”放风筝遭遇失败十分沮丧时,妈妈对“我”的安慰与鼓励。
    (3)风筝提示我们遇到的是顺境还是逆境,指点我们适应环境;风筝引导我们克服困境,走向成功;风筝教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
    (4)都是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讲事理,使孩子印象深刻,让孩子自己战胜困难。
    【点评】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7.(12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A】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个哲理,严肃认真。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
    【B】
    谈谈寓言:走进寓言的世界
    ①说起寓言这个文体,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
    ②无论寓言里的形象是人还是动植物,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③动物故事是寓言的源泉。原始人的生活和动物极为密切,动物不仅直接影响着以渔猎为生的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在远古时代,人的力量比野兽要弱小,所以在人类的意识里野兽中如老虎、狮子、狼、狐狸等是具有超人的力量、超人的智慧、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动物形象。甚至某些民族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于是以动物的形状或属性表现神的故事产生了。后来由于生产力发展,人类在熟悉动物生活,细致观察它们形态、习性的过程中,发现动物与人之间有相似之处,于是便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把动物“人格化”,借以展现自己的理想,传达事理。
    ④无论西方文学,还是东方文学,寓言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三地寓言作品最为有名。希腊神话和《圣经》里,就有很多寓言的成分。古印度还有用寓言治病的例子。而我国古代,先秦寓言和后来明朝的刘基寓言,都是很有名的。伊索、莱辛、拉封丹和克雷洛夫号称“西方四大寓言家”。我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
    ⑤不过,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心理学家和童话理论家贝特尔海姆对童话的价值非常肯定,他认为“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即叙事)”,并认为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但他对寓言就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寓言“通过文字、动作或事件——尽管这些可能是传奇式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还断言寓言的问题在于说理太明白,太道德化,没有给儿童留下任何想象的空间。其实,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转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C】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掉时,叹息说:“我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蚊子和狮子》)
    (1)请用材料【B】中的一句话解释材料【A】中划线句的含义。
    (2)结合你阅读寓言故事的感受,在材料【A】的横线上用比喻的修辞续写一句话。
    (3)材料【B】中,对于“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这一观点,作者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4)寓言有哪些特点?请以材料【C】为例,分点简要分析。
    【分析】本文是以“寓言”为主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第三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第四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解答】(1)根据材料A中的“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将寓言的内容比作里面的东西,将阅读寓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理解体会比作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由此强调寓言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此意义上,材料B第②段中的“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与之符合。
    (2)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根据例句“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个哲理,严肃认真”可知,这里是对“寓言”进行比喻,来表现寓言的文体特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写即可。示例:寓言如同一位神秘的变装艺人,当它披着故事的外衣走上舞台时,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色彩斑斓,引人入胜;而当它在故事的舞台上转身告别时,却变身成了一位智者,沉思着探讨人生的深邃哲理,仿佛是舞台上的双重身份,让人在欢笑和思索之间游走。
    (3)根据第④段“我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和第⑤段“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知,对于“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这一观点,作者并不赞同。作者高度评价了《伊索寓言》在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地位,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同时还强调了寓言对儿童的正面影响,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特别是它内容方面的哲理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有很大作用。
    (4)根据材料B第①段“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可知,寓言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联系材料C可知,《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借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消灭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根据材料B第②段“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可知,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在体裁上一般比较短小精悍,但又蕴含深刻哲理。联系材料C可知,《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将动物拟人化,都能够说人话,有人的言行动作与心理,虽然篇幅短小,却寄寓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答案:
    (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2)示例一: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示例二: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示例三:寓言是一颗小小的露珠,晶莹剔透,能以滴水见阳光。
    (3)作者并不赞同。①他认为《伊索寓言》可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②他认为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是不可忽视的。
    (4)①寓言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故事借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消灭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不骄不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成功只是暂时的,不能得意忘形。②寓言都采用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蚊子和狮子》中蚊子、狮子都能说话,体现出这一特点。③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蚊子和狮子》仅二百多字,却能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8.(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A.回也/不改其乐
    B.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非淡泊/无以明志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C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诫子书》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指书信。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顺从自己的意愿。
    D.“将复何及”与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相近。
    (3)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志”与“学”的关系。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解答】(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节奏划分一参考意义,二参考音节,三参考表达习惯,四参考特殊读法。
    ABD.正确。
    C.有误,“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故应在“夫”后顿开停顿;“才须学也”句中的“才”是“才能”的意思,是主语,故在“才”后断开停顿。故正确停顿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BD.正确。
    C.有误,“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故本项表述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式的理解。
    ①重点词语:吾,我;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而,表顺承。句意: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做学问。
    ②重点词语:非,不是;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有办法;致,达到;远,远大目标。句意: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知,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不会轻易被改变;结合“博学而笃志”可知,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可见“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结合《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据此可知,“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答案:
    (1)C
    (2)C
    (3)①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②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4)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点评】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9.(4分)古诗欣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题目点明了作者写此诗的地点。“北固山”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次”是“次日”之意。
    B.首联对偶点题,“青山”指北固山,是诗人的行经地,“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即将要走的路,“客”字流露出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C.颔联写了船上所见之景,诗人通过妙用“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宏伟画面,诵读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
    D.“乡书”“归雁”暗含着“鸿雁传书”的典故,且与首联“客路”“行舟”遥相呼应,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分析】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有误,文题中的“次”指停宿。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诗歌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作者在本联中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答案:
    (1)A
    (2)示例1:“生”“入”赋予了“日”“春”以人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自然画面。
    示例2:“生”“入”赋予了“日”“春”以人的情态,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四、作文(50分)
    10.(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劳动、美育等课程中汲取知识、涵养德性;我们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的课后服务项目中锻炼能力、塑造性格……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少年时光,我们渐渐长成少年应该有的模样。
    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少于500字。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少年应有的模样”为写一篇文章。本题中“模样”可理解为“样子”或状态。“少年的模样”可从多角度衡衡量,可从品德、行为、追求、态度、干劲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选材和立意,如诚信、言谈举止、志存高远、严谨认真、努力拼搏等。每一次的勇敢奔赴,每一次的执着坚守,每一次的爱心涌动,每一次的质疑反省……都是少年时代最好的模样,也是“青春的模样”。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如写记叙文,应先写以前什么样子或状态,现在什么样子或状态,为何现在的样子或状态是“应有的模样”,要用当前样子或状态达到的好的结果或人们好的评价来反映。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对当前样子或状态的满意、自豪之情。
    【解答】
    少年的模样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这首歌时刻在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坚强。
    以前我总觉得我就像一只小小的老鼠,什么都怕,就是摔倒了稍微划破一点皮我都会吓得大哭一场,还真是胆小如鼠呢!当我慢慢长大以后,我懂得人要学会坚强,不能动不动就哭鼻子,而成长中的一件事也使我意识到,我完全可以学会坚强。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我的好朋友相约来妈妈学校的操场骑自行车。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我们在操场圈圈地骑着,骑着骑着就觉得太单调了,很无聊呢。于是,我们俩决定来场比赛。我们约定,谁先骑完三圈回到起点,就算谁取得了胜利。
    约定好了规则后,比赛就要开始了,“一、二、三,跑——”,随着一声号令,我们俩骑着自行车像箭样飞了出去,一圈、两圈……我们都努力地蹬着,虽然都是满头大汗,可是谁也不松懈,都想第一个回到起点。马上要最后冲刺了,可是我还在好朋友后面呢,不行,我一定要超过她,我暗暗下着决心。我准备从她的左后方超过去,可就在我拼力想要超过去的时候,不幸发生了,朋友不知道我要超过去,她的自行车突然向左边侧了一下,“砰”的一声,两辆车来了个亲密接触,我们撞车了,我们两个都摔了个四脚朝天。
    “哎哟、哎哟——好疼啊!”有几颗小金豆从我的眼中滚了出来。泪眼朦胧中我看了看我的朋友,她居然没有哭,她好像也受伤了,可是她却看着我笑,要知道我可是姐姐啊!她跑过来拉我起来,真是坚强的小妹妹呢,看她如此坚强,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小金豆停止了翻滚,我们拍拍身上的土,带着小小的伤痕,推着各自的自行车回家了。
    人生中会有很多的挫折,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蓝天下不怕困难自由翱翔的雄鹰。如果你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害怕、退缩,那你永远都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鸟,永远成长不大。
    我终于懂得,小溪虽是细流,但是只要坚强,终会拥抱大海;雏鹰虽小,但是只要坚强,终会翱翔蓝天。我们要坚强,要坚持不懈,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点评】文章以歌曲开头,吸引人,并提出了本文中心。本文详细记叙了“我”和朋友比赛骑车的故事,从这件事情中,“我”学会了坚强,明白了少年的该有模样。文章中心突出,事件记叙完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更有深度。
    A.谐(xié)
    冀(yì)
    B.谐(xié)
    冀(jì)
    C.谐(kǎi)
    冀(yì)
    D.谐(kǎi)
    冀(jì)
    读书摘记
    选段
    批注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姓名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选自《西游记》第十五回)
    四个“我不去了”刻画出取经初期的孙悟空① 的形象。
    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信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
    那大圣至西岸,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甚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赋予了孙悟空② 的形象。
    研读心得:③
    学段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放风筝的情况
    我的表现
    风筝不驯服


    “我”沮丧极了
    风筝服从母亲指挥


    “我”坚定了信心
    A.谐(xié)
    冀(yì)
    B.谐(xié)
    冀(jì)
    C.谐(kǎi)
    冀(yì)
    D.谐(kǎi)
    冀(jì)
    读书摘记
    选段
    批注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姓名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选自《西游记》第十五回)
    四个“我不去了”刻画出取经初期的孙悟空① 惧怕困难波折、急躁、桀骜不驯 的形象。
    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信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
    那大圣至西岸,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甚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赋予了孙悟空② 有责任心,对取经的坚定、对师父的眷恋和对师徒情的珍惜 的形象。
    研读心得:③ 孙悟空成长变化了,对师父从开始的不在乎、不尊重、不耐烦到后来的关切和尊重;对取经从开始的无所谓、随心所欲到后来的充满责任感。成长就是离开舒适区,勇于挑战自我。
    学段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放风筝的情况
    我的表现
    风筝不驯服
    ① “我”情绪糟糕极了
    ② 风筝摔了许多跟头
    “我”沮丧极了
    风筝服从母亲指挥
    ③ “我”感到很好奇
    ④ 风筝就是引路人
    “我”坚定了信心
    相关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著阅读, 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