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可先用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B.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C.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外面的材料是耐高温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理相同
2.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显碱性:
B.溶液中含有:
C.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D.红热木炭遇浓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3.下列轮廓图或模型中正确的是( )
A.键电子云轮廓图
B.键电子云轮廓图
C.分子的球棍模型
D.分子的VSEPR模型
4.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
C.、、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间的键角为,中间的键角为107°,中间的键角为105°,说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
B.的立体结构是正四边形
C.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最外层的稳定结构
D.的立体结构是三角锥形
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空间构型为V形的分子
B.、和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
C.CO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1(已知CO和互为等电子体,具有类似的结构)
D.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断裂2mlO-H的同时形成1mlH-H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消耗3mlFe的同时生成
8.厨房垃圾发酵液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表示乳酸根离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交换膜Ⅰ为阴离子交换膜,从浓缩室通过向阳极移动
B.交换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从浓缩室通过向阴极移动
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到0.6ml/L,则阴极上产生的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9.20℃时饱和溶液1L,其浓度为0.1ml/L,其电离方程式为,,若要使该溶液中浓度增大,同时使浓度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已知CuS为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的极难溶沉淀)( )
A.加入适量的水B.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
C.加入适量的固体D.加入适量的固体
10.是-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某同学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
B.将产生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迅速褪色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将与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
11.已知①相同温度下:,;②电离出的能力:,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将FeS加入稀盐酸中:
B.向溶液中通气体:
C.将溶液和溶液混合:
D.向少量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12.某种化学品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W、X、Y、Z、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在同一周期,Z、M同处另一周期,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对应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B.与W的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W大的元素有3种
C.Z、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相同,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不相等
D.在该化合物中Y和Z的杂化类型不同
13.化学上把外加少量酸、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25℃时,浓度均为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缓冲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CN的电离方程式为
B.相同条件下,HCN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
C.向1.0L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溶液pH基本不变
D.上述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14.亚砷酸()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将KOH溶液滴入亚砷酸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患者用药后人体中含As元素的主要微粒是
B.pH在10~13之间,随pH增大水解程度减小
C.通常情况下,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D.交点b的溶液中:
15.回答下列问题:
(1)键长:N−N__________N=N(用“>”或“”或“
(2)>
(3)>
(4);直线形
解析:(1)键长:N−N中共用电子对比N=N少一对,则两对共用电子对对氮原子作用力强,键长,故答案为:>。
(2)碳碳单键中为σ键,碳碳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σ键重叠程度大于π键,故键能:,故选:>。
(3)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是直线型分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为180°,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是杂化为V型分子,分子中键角119.5°,键角:,故答案为:>。
(4)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中的N是按杂化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且没有孤电子对,则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16.答案:(1)
(2)6;哑铃(纺锤)形
(3)
(4)d;;
解析:(1)A为H元素,C为N元素,则为,其电子式为;
(2)B为C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轨道上的电子,p轨道呈哑铃(纺锤)形;
(3)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D为O元素,E为Mg元素,F为Cl元素,D、E、F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H为26号元素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d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检验时常用到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17.答案:(1)>;126;96
(2)阴;0.448
(3)减小;1.6;3:1
解析:(1)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a点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为0.4,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已知的起始压强为90kPa,平衡后总压强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①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则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由于需要阴极区产生的迁移到阳极区维持阳极区的碱性,所以电解池中选择阴离子交换膜而不选择阳离子交换膜;
③当阴极区收集到6.72L(标况下)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3ml,转移0.6m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0.3ml氯气,产生,根据方程式可知阳极区收集到的体积(标况下)是。
(3)①将烟气通入的溶液,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以电离为主,显酸性,故溶液pH不断减小;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反应方程式:,溶液中反应的亚硫酸根离子和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2,即溶液中参加反应的亚硫酸根为,则生成;
②b点时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和,根据电荷守恒:,因,故,则,由图可读出b点时,,则,因在同一体系,。
18.答案:(1);
(2)酸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偏高
(3)2.63g
解析:(1)根据电解原理NaCl转化为氯酸钠,发生氧化反应,氯酸钠在阳极生成,电极方程式为:;反应Ⅲ是硫酸钠、盐酸生成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溶液显酸性,所以准确量取10.00mL溶液的玻璃仪器是酸式滴定管;
②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前溶液中存在,溶液为蓝色,滴定终点时完全转化为,蓝色会褪去,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
③由方程式、得关系式,,所以的溶液中含有的的物质的量为,则10mL的原溶液含有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④若实验中使用的标准溶液部分因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则滴定完全时消耗偏大,导致所测得的原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3)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的氧化能力,其意思即为每克含氯消毒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多少克得到的电子数。的氯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1价,的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因此有等式,计算得到,因此的有效氯含量为2.63g。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p能级电子数比能级电子数少1个
D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p轨道中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E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
F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G元素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H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4,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Na>Al>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4,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1),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