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三首(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32623/0-17071460874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古诗三首(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32623/0-17071460874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 古诗三首(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32623/0-17071460874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3 古诗三首(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3 古诗三首(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共7页。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10小题)1.看一看,写一写。 2.读拼音,写词语。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春城: (2)五侯: (3)擢: (4)素: (5)盈盈: (6)中庭: (7)地白: 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1)《寒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代诗人 ,“十五夜”指的是 。5.读拼音,写词语。 6.根据意思写诗句。(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7.填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河汉”指的是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的故事。(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8.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寒食②轻烟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看一看,写一写。 【解答】故答案为:2.读拼音,写词语。【解答】故答案为:文章 栖息轻盈 乌鸦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2)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擢: 伸出。 (4)素: 白皙。 (5)盈盈: 清澈的样子。 (6)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7)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解答】(1)出自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城:指春天的京城。(2)出自韩翃的《寒食》。轻烟散入五侯家: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3)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伸出。(4)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白皙。(5)出自《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清澈的样子。(6)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中庭:即庭中,庭院中。(7)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故答案为:(1)指春天的京城。(2)这里泛指权贵豪门。(3)伸出。(4)白皙。(5)清澈的样子。(6)即庭中,庭院中。(7)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1)《寒食》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韩翃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寒食节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离情别意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王建 ,“十五夜”指的是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 。【解答】(1)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2)出自汉代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3)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故答案为:(1)唐 韩翃 寒食节;(2)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离情别意;(3)唐 王建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5.读拼音,写词语。 【解答】故答案为:王侯 哭泣 轻盈 乌鸦 栖息6.根据意思写诗句。(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答】(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故答案为:(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填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河汉”指的是 银河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牛郎织女 的故事。(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中词语的辨析及文学常识的了解。结合课内注释可和,在“河汉”指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天河。结合平时的阅读可知,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夫妻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圆的悲哀。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居两地。(2)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A、C、D说法正确。B.不当。“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更加突显了牛郎织女不得会面的悲剧。故答案为:(1)银河 牛郎织女;(2)B。8.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寒食②轻烟【解答】①寒食:季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②轻烟:轻淡的烟雾。故答案为:①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②逝去的时间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解答】(1)有误,《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白天的景象,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象。(2)(3)正确。(4)有误,“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疑问句。故答案为:(1)×;(2)√;(3)√;(4)×。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解答】(1)正确。(2)正确。(3)有误,句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根据句意应划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2)√;(3)×。wén zhāng qī xī qīng yíng wū yā wáng hóu kū qì qīng yíng wū yā qī xī wén zhāng 文章 qī xī 栖息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wáng hóu 王侯 kū qì 哭泣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qī xī 栖息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一.试题(共10小题)1.看一看,写一写。 2.读拼音,写词语。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春城: (2)五侯: (3)擢: (4)素: (5)盈盈: (6)中庭: (7)地白: 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1)《寒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代诗人 ,“十五夜”指的是 。5.读拼音,写词语。 6.根据意思写诗句。(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7.填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河汉”指的是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的故事。(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8.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寒食②轻烟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基础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古诗三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0小题)1.看一看,写一写。 【解答】故答案为:2.读拼音,写词语。【解答】故答案为:文章 栖息轻盈 乌鸦3.理解词语 结合课文《古诗三首》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2)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擢: 伸出。 (4)素: 白皙。 (5)盈盈: 清澈的样子。 (6)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7)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解答】(1)出自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城:指春天的京城。(2)出自韩翃的《寒食》。轻烟散入五侯家: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3)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伸出。(4)出自《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白皙。(5)出自《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清澈的样子。(6)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中庭:即庭中,庭院中。(7)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故答案为:(1)指春天的京城。(2)这里泛指权贵豪门。(3)伸出。(4)白皙。(5)清澈的样子。(6)即庭中,庭院中。(7)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4.初读感知 根据课文《古诗三首》内容填空。(1)《寒食》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韩翃 ,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 寒食节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 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 离情别意 。(3)《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王建 ,“十五夜”指的是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 。【解答】(1)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这首诗写到的传统节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2)出自汉代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表达了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3)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故答案为:(1)唐 韩翃 寒食节;(2)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 离情别意;(3)唐 王建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5.读拼音,写词语。 【解答】故答案为:王侯 哭泣 轻盈 乌鸦 栖息6.根据意思写诗句。(1)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答】(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谁家。故答案为:(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填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河汉”指的是 银河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牛郎织女 的故事。(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解答】(1)考查了对诗句中词语的辨析及文学常识的了解。结合课内注释可和,在“河汉”指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天河。结合平时的阅读可知,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夫妻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圆的悲哀。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居两地。(2)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A、C、D说法正确。B.不当。“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更加突显了牛郎织女不得会面的悲剧。故答案为:(1)银河 牛郎织女;(2)B。8.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寒食②轻烟【解答】①寒食:季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②轻烟:轻淡的烟雾。故答案为:①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②逝去的时间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 (3)《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解答】(1)有误,《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白天的景象,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象。(2)(3)正确。(4)有误,“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疑问句。故答案为:(1)×;(2)√;(3)√;(4)×。10.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解答】(1)正确。(2)正确。(3)有误,句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根据句意应划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2)√;(3)×。wén zhāng qī xī qīng yíng wū yā wáng hóu kū qì qīng yíng wū yā qī xī wén zhāng 文章 qī xī 栖息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wáng hóu 王侯 kū qì 哭泣 qīng yíng 轻盈 wū yā 乌鸦 qī xī 栖息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