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6508/0-17070523499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6508/0-1707052350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6508/0-17070523500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精品习题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2022山东德州期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等,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据材料推测,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 B.辽宁 C.西藏 D.海南
2.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 )
A.发展潜力大 B.人口密度大
C.产业结构优 D.经济实力强
(2023辽宁大连一中月考)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板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三个板块。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三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区域面积大小
B.历史沿革差异
C.经济发展状况
D.自然和交通条件
4.关于图示三个区域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不正确的是( )
A.珠三角板块优先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B.沿海板块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
C.山区板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
D.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
题组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2山东名校联盟月考)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交流为纽带。下图为京津冀城市群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与石家庄相比,廊坊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城市等级 B.自然资源
C.地理位置 D.交通设施
6.北京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辐射影响不包括( )
A.技术引领 B.矿产资源供给
C.资金支持 D.提供优质信息
(2023江苏徐州期中改编)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技术 D.人口
8.与我国其他经济带所具有相比,长江经济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是(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历史悠久 D.政策支持
9.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 )
A.生态保护 B.经济建设
C.灾害防御 D.城市建设
题组三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023江苏淮安马坝高级中学期中)202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管辖南海岛礁及其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蓝色经济的发展空间巨大。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2021年5月1日南海进入伏季休渔期,休渔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渔民修补渔网
B.缓解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1.目前在南沙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的正确措施有( )
①开发油气资源
②开展海洋科考
③发展深海捕捞业
④大力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题组四 维护海洋权益
(2023广东广州天河期中)下图为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图中表示领海范围的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岸线漫长 B.受季风影响显著
C.海洋资源丰富 D.海洋灾害很少发生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2022河南焦作温县一中期中改编)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代表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Ⅱ、Ⅰ
2.三类区域中( )
A.区域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Ⅰ区迁往Ⅱ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Ⅲ区一般大于Ⅱ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分布大量工厂的主要是Ⅱ区
(2023河南郑州中牟一中月考)《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区等六类禁止开发的区域(见下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北京市的禁止开发区域面积达18.4%,这些地区 ( )
A.呈片状分布于其他三类主体功能区域之中
B.可以适度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C.全部属于建筑物高大密集的建成区
D.大多是集中连片的风景名胜区
4.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市特有的主体功能区。下列做法有悖该功能区发展方向的是( )
A.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宗旨
B.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
C.严格限制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
D.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
题组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3山东淄博期中)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江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规模、重化工业发展、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同时也面临生态环境破坏,水、土地资源紧缺等发展瓶颈。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长江经济带( )
A.范围广,上、中、下游发展均衡
B.能源少,导致发展遭遇瓶颈
C.基础好,工业产品竞争力弱
D.发展快,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6.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协同发展,应( )
①依托长江水运,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②鼓励自主创新,避免产业集群发展
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④实施生态补偿,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广东肇庆端州中学期中,)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7.图中数字序号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的是 ( )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8.京津冀目前产业结构还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石油资源的开发
9.下列措施有利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是( )
A.将河北的钢铁企业转移到天津港区
B.扩大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
C.将调整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作为治污重点
D.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高速交通网
题组三 建设海洋强国
(2023江苏扬州模拟,)2021年10月至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悟空号”全海深AUV(无人无缆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先后刷新下潜纪录,共完成4次超万米深度下潜。下图为“悟空号”全海深AUV下潜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悟空号”全海深AUV下潜海域属于( )
A.公海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1.此次下潜体现了我国在此海域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安全利益
C.海洋经济权益
D.海洋科学利益
(2022江苏徐州月考)下图为各类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d为甲国的( )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13.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d行使的权利包括可禁止其他国家( )
A.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
B.铺设海底电缆
C.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
D.铺设海底管道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基础过关练
1.C 限制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不够好,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对比选项中的四个省级行政区,西藏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保护区众多,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众多,因此西藏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较大,C正确;山西、辽宁、海南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均比西藏小,A、B、D错误。
2.A 优化开发区域的地域类型是城镇化地区,主要位于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潜力大,A正确;与优化开发区域相比,重点开发区域人口密度小、产业结构差、经济实力弱,B、C、D错误。
3.C “珠三角”是经济发达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和“山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地区,所以图示三个区域主要是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划分的,故选C。
4.D 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结构;沿海板块交通便利,应加快发展,构建沿海经济带;山区板块以农业为主,应加强生态保护,形成生态屏障;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才能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因素,克服限制性因素,合理发展,缩小各板块间的差距,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故选D。
5.C 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城市等级比廊坊高,A错误;廊坊的面积比石家庄小,自然资源也较石家庄少,B错误;由图可知,各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与其距离北京的远近有很大的关系,廊坊因较石家庄距离北京更近,而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更大,C正确;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交通设施比廊坊更完善,D错误。
6.B 北京教育发达,技术优势明显;北京面积小,矿产资源有限;北京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北京信息优势明显,可以为各城市提供优质信息资源。
7.B 渝万高铁所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沪宁高铁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故两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正确;两高铁都是沿长江修建的,河流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A错误;我国高铁修建技术水平差别不大,C错误;人口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错误。
8.A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级行政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1%,因此腹地广阔是其与我国其他经济带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A正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交通都较便利,B错误;历史悠久、政策支持均不是其与我国其他经济带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C、D错误。
9.A 国家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所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即要优先考虑生态保护,A正确。
10.A 领海范围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故选A。
知识拓展 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
11.D 我国海岸线漫长,受季风影响显著,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灾害较多,夏秋季节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故选D。
12.C 休渔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C正确;并不是为了便于渔民修补渔网,A错误;如果是为了缓解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则可能推行禁渔政策,B错误;南海实施休渔制度,与发展近海水产养殖业关系不大,D错误。
13.D 南海地区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等非常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发展深海捕捞业等,南海地区面积广大,可进行区域渔业调查、水文调查、地质资源勘探、海洋气候调查等,发展海洋科考,①②③正确;潮汐能利用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且开展潮汐能受特殊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如喇叭形岸线地区适合开发潮汐能),所以开发利用潮汐能不是南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措施,④错误。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C 图中Ⅲ区有两个山峰图例,应为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地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生态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区分布范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位于长江沿岸和平原区,经济较发达,代表城市化地区。故选C。
图形解读
2.B 由上题分析可知,Ⅱ区为农产品主产区,Ⅰ区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多为农村,我国人口迁移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故三类区域中,区域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A错误;Ⅲ区为山地、丘陵地区,Ⅱ区为平原地区,铁路建设成本山地、丘陵地区大于平原地区,B正确;商业网点密度城市化地区大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C错误;工厂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地区,即Ⅰ区,D错误。
3.A 这些禁止开发区都占有一定的地域面积,分布比较广泛,因此应呈片状分布于其他三类主体功能区域之中,A正确;在禁止开发区内严禁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B错误;建筑物高大密集,是中心商务区的特征,禁止开发区不具备这样的特征,C错误;图中显示,禁止开发区内风景名胜区分散分布特征明显,D错误。
4.B 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要突出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是凸显其文化中心功能;严格限制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有利于保护原有文化设施;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有利于降低城市环境压力,凸显首都功能;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容易破坏历史文物,应该进行保护、修缮和传承。故选B。
5.D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范围广,上、中、下游跨越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不均衡,A错误;长江上游水能、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丰富,B错误;长江经济带工业基础好,工业产品竞争力强,C错误;由于经济发展快,河湖污染加重,上游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逐渐显现,D正确。
6.C 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协同发展,就应该依托长江水运,建立上、中、下游联运,并连接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分工合作、互通有无,①正确;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要统筹协调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加强产业分工协作,集群发展,才能发挥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自优势,增强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②错误、③正确;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激发沿江各省级行政区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④正确。故选C。
7.D 相对于北京和天津而言,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为北京和天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故图中④⑤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选D。
8.A 布局机械制造业要求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天津这些区位条件均具有优势,A正确;传统服务业适合在河北发展,B错误;创意文化产业适合在文化水平高的北京发展,C错误;天津目前没有发现大规模的石油资源,D错误。
9.D 河北的钢铁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而不是转移到天津港区,A错误;要合理发展河北大、中城市,而不是一味扩大人口规模,B错误;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产业结构,C错误;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D正确。
10.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据此结合图判断,d为甲国的专属经济区。故选C。
11.A 据图可知,d应为专属经济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和义务: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其水域、海床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与使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及保全有专属管辖权;等。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权利,以及其他与专属经济区制度不抵触的权利。故选A。
12.A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此次“悟空号”下潜的位置位于马里亚纳海沟的东侧,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一带水域,毗连区是指从领海向外延伸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从领海基线向外拓展到200海里的范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最大的范围为专属经济区,马里亚纳海沟所在位置超过了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因此属于公海,故选A。
13.D 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悟空号”全海深AUV(无人无缆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属于维护海洋科学利益,D正确;由上题可知,“悟空号”下潜的位置属于公海,因此无法体现我国在此海域的海洋经济权益和海洋政治权益,A、C错误;潜水器在公海下潜与海洋安全利益关系较小,B错误。
1.C
2.A
3.C
4.D
5.C
6.B
7.B
8.A
9.A
10.A
11.D
12.C
13.D
1.C
2.B
3.A
4.B
5.D
6.C
7.D
8.A
9.D
10.C
11.A
12.A
13.D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秀课后测评</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同步测试题,共1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