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江苏卷第17题 稳态与调节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展开动物生理部分与人体健康、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学习和实践中与动物生理有关的情境比比皆是,动物生理部分是高考命题中的必考热点。作为学科情境,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既考查知识与能力,又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渗透。
通过近三年试题分析发现,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调节(神经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免疫的具体应用及分析、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的情境在高考试题中得以考查,是本部分内容中的高频考点。科学研究对人体健康的探索从未停止,相关的论文、热点,也成为试题情境,多以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的形式呈现。试题情境有流程图、结构示意图、文字信息,试题呈现有一定的新颖性,但不会让考生感到无从解答,只要考生正确获取信息,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必备知识,合理运用“知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探究”等方式方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就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解决问题。
(2021江苏卷T17). 下表和图为外加激素处理对某种水稻萌发影响的结果。萌发速率(T50)表达最终发芽率50%所需的时间,发芽率为萌发种子在总数中的比率。“脱落酸一恢复”组为1.0mml/L脱落酸浸泡后,洗去脱落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1mml/L浓度时,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
B. 1.0mml/L浓度时,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
C. 赤霉素仅改变T50,不改变最终发芽率
D. 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与对照组相比,用2.5mml/L的赤霉素处理后,种子提前萌发,但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相同;用1.0mml/L脱落酸处理后,种子不能萌发;“脱落酸一恢复”组处理后,种子延迟萌发,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相同。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激素浓度为0组)比较,0.01mml/L和0.1mml/L的赤霉素作用效果不显著。1.0mml/L及以上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后,种子不萌发。
【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0.1mml/L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T50为82,与对照组的平均T50基本相同,说明该浓度的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组的平均T50为111,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A正确;
B、据表格数据可知,1.0mml/L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T50为80,低于对照组的平均T50,说明赤霉素促进萌发,1.0mml/L浓度时,脱落酸组不萌发,但不能说明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B错误;
C、综合分析曲线图和表格数据可知,赤霉素仅改变T50,使种子提前萌发,但不改变最终发芽率,C正确;
D、不能说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D错误。
故选AC。
1.下图是研究2,4-D对红色金钱柳悬浮细胞生长与花青素合成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
B.培养基应用葡萄糖、无机盐、激素等配制
C.本实验中2,4-D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D.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2,4-D会促进花青素的合成
【答案】ACD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详解】A、愈伤组织是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是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原理,A正确;
B、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特定激素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需要添加蔗糖,B错误;
C、2,4-D是生长素类似物,由图可知,生物量随2,4-D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本实验中2,4-D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C正确;
D、当2,4-D的浓度小于0.25mg/L时,花青素的产量高于对照组,说明一定浓度的2,4-D会促进花青素的合成,D正确。
故选ACD。
2.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的生理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NE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G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过程②与过程①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有NE的浓度、NE起作用所需的时间不同等
C.由过程②得知,脑和脊髓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D.过度紧张、焦虑会导致毛囊细胞减少引起脱发以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出现白发
【答案】ABD
【分析】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径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NE或传出神经分泌NE作用于MeSc,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
【详解】A、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糖皮质激素又可以反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激素分泌,因此属于分级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
B、过程②是作为神经递质作用于MeSc,过程①作为激素作用于MeSc,因此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有NE的浓度、NE起作用所需的时间不同等,B正确;
C、由过程②得知,NE由传出神经释放,脑和脊髓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但并无内分泌细胞功能,C错误;
D、过度紧张、焦虑通过两条途径导致毛囊细胞减少引起脱发以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出现白发,D正确。
故选ABD。
3.肝脏是哺乳动物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餐后胆固醇的合成量会增加,其调节机制如图,图中mTORC1、AMPK、USP20、HMGCR均为调节代谢过程的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将乙酰CA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为内质网
B.葡萄糖浓度增加可通过抑制AMPK进而抑制mTORC1的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mTORC1
D.USP20基因缺失或其药理抑制作用可以提高胆固醇的水平
【答案】AC
【分析】从图中看出,在细胞内利用乙酰-CA合成胆固醇,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抑制AMPK的作用,而AMPK可以抑制mTORC1。
【详解】A、从图中看出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乙酰-CA;胆固醇属于脂质,脂质合成场所在滑面内质网,A正确;
B、从图葡萄糖浓度升高,进入肝细胞的葡萄糖增加,抑制AMPK活性,而AMPK抑制mTORC1,因此高糖使其不再抑制mTORC1的活性,B错误;
C、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mTORC1,活化后的mTORC1促进USP20磷酸化,磷酸化的USP20使HMGCR稳定催化乙酰-CA合成胆固醇,使胆固醇的合成量增加,C正确;
D、由于磷酸化的USP20使HMGCR稳定催化乙酰-CA合成胆固醇,因此USP20基因缺失或其药理抑制作用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D错误。
故选AC。
4.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象。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独脚金内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
C.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根部,“?”处为顶端优势缺失
D.若施加外源SL,突变体1和突变体2均表现顶端优势
【答案】ACD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详解】A、植物激素不能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信息,调节生命活动。A错误;
B、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B正确;
C、组别1恢复了顶端优势,组别2没有恢复顶端优势,1、2对照说明SL的合成部位最可能在根部。也能说明突变体1的SL合成受阻,突变体2的SL信息传递缺陷。组别3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2的根部能合成SL。可知,组别4中突变体2的根部能产生SL,SL合成受阻的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接受了SL,可以表现出顶端优势。C错误;
D、突变体1是SL合成受阻突变体,突变体2是SL信息传递缺陷突变体。若施加外源SL,突变体1表现顶端优势,而突变体2不能。D错误。
故选ACD。
5.黄瓜植株有雌株(仅花的雌蕊发育)、雄株(仅花的雄蕊发育)与两性植株(花的雌雄蕊均发育)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A和B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雄花黄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
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雌蕊能发育的植株比例为1/2
D.对两性植株外源施加乙烯,可以使其转化为雌株
【答案】AD
【分析】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黄瓜的花受到基因型和乙烯的共同影响,A基因存在时会合成乙烯,促进雌蕊的发育,同时激活B基因,B基因的表达会进一步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雄蕊的发育,故可推知,A_B_的植株开雌花,A_bb的植株开两性花,aaB_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
【详解】A、B基因的表达会促进乙烯的产生,乙烯的产生又会促进B基因的表达,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造成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A_B_=1/2×3/4=3/8的植株开雌花,A_bb=1/2×1/4=1/8的植株开两性花,雌蕊均能发育,则开雌花的植株比例为3/8+1/8=1/2,C正确;
D、较高浓度的乙烯会抑制雄蕊的发育,出现雌花,但不能将雄花转化为雌花,D错误。
故选AD。
6.2021年12月Nature报道,科学家鉴定出Fabkin是一种新激素,该激素能通过一种不寻常的分子机制引发糖尿病。当蛋白FABP4从脂肪细胞中分泌出来并进入血液时,与腺苷激酶(ADK)和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 结合形成Fabkin激素复合物,调节机制如图。在一定情况下,Fabkin的作用会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当给糖尿病小鼠注射Fabkin抗体时,小鼠恢复到了健康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Fabkin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
B.细胞表面受体感知ATP/ADP的变化,触发细胞对变化的能量状态作出反应
C.Fabkin通过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外的能量信号
D.用抗体中和糖尿病小鼠的Fabkin活性,小鼠的胰岛B细胞数量会有所提升
【答案】BCD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当蛋白FABP4从脂肪细胞中分泌出来并进入血液时,与腺苷激酶(ADK)和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结合形成Fabkin激素复合物。Fabkin激素复合物活性正常时,FABP4调节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ADK可以调节ATP的含量,使ATP的含量增多,NDPK可以调节ADP的含量,使ADP的含量减少,即当ATP的含量多于ADP时,Fabkin的作用会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当给糖尿病小鼠注射Fabkin抗体时,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ADK的调节作用使ATP的含量减少,NDPK的调节作用使ADP的含量增加,使ATP的含量少于ADP,小鼠恢复到了健康状态。
【详解】A、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Fabkin是通过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外的能量信号从而对胰岛B细胞发挥作用,所以血液中的Fabkin并没有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作用,A错误;
B、当ATP的含量多于ADP时,Fabkin的作用会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当ATP的含量少于ADP,小鼠恢复到了健康状态,所以细胞表面受体可以感知ATP/ADP的变化,触发细胞对变化的能量状态作出反应,B正确;
C、Fabkin激素复合物活性正常时,FABP4调节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ADK可以调节ATP的含量,使ATP的含量增多,NDPK可以调节ADP的含量,使ADP的含量减少;当给糖尿病小鼠注射Fabkin抗体时,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ADK的调节作用使ATP的含量减少,NDPK的调节作用使ADP的含量增加;故Fabkin通过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外的能量信号,C正确;
D、当给糖尿病小鼠注射Fabkin抗体时,抗体中和了糖尿病小鼠的Fabkin的活性,FABP4改变NDPK和ADK两种酶的活性,ADK的调节作用使ATP的含量减少,NDPK的调节作用使ADP的含量增加,使ATP的含量少于ADP,小鼠恢复到了健康状态,说明用抗体中和糖尿病小鼠的Fabkin活性,小鼠的胰岛B细胞数量会有所提升,D正确。
故选BCD。
7.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绪、感觉、兴奋等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可卡因能延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但长期吸食会引发多巴胺受体减少。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B.多巴胺能重吸收运回突触前膜,故神经冲动的传递具有双向性
C.可卡因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减少,不利于回收利用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降低细胞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导致精神萎靡
【答案】BC
【分析】多巴胺属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详解】A、多巴胺属于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会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正确;
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错误;
C、可卡因会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延长兴奋时间,C错误;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导致多巴胺受体减少,降低细胞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导致精神萎靡,D正确。
故选BC。
8.1937年霍奇金以蛙坐骨神经为材料,研究冷却阻滞对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影响,记录距冷却阻滞点不同距离处膜内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坐骨神经应始终置于无菌水中
B.实验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应选择神经元轴突
C.冷却阻滞影响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D.本研究还可证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BC
【分析】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神经节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
2、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详解】A、实验中坐骨神经应始终置于任氏液中,A错误;
B、轴突较长易操作,并且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通过轴突,所以实验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应选择神经元轴突,B正确;
C、据图分析,冷却阻滞点不同距离处膜内电位降低,所以冷却阻滞影响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C正确;
D、本研究只研究了一个方向的兴奋的传导,不能证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故选BC。
9.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副交感神经作用减弱
C.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答案】AC
【分析】1、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注射心得安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
2、分析图可知: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前后对比可知,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注射心得安使心率减慢,且减慢的幅度小于加快的幅度,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详解】A、据曲线图可知,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A错误;
B、注射阿托品后心率加快,说明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副交感神经作用减弱,B正确;
C、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说明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C错误;
D、图中最后一次测得的心率比对照组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AC。
10.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答案】AD
【分析】1、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注射心得安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
2、分析图可知,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前后对比可知,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注射心得安使心率减慢,且减慢的幅度小于加快的幅度,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详解】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A正确;
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B错误;
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AD。
激素浓度(mml/L)
平均T50(h)
赤霉素
脱落酸
0
83
83
0.01
83
87
0.1
82
111
1.0
80
未萌发
2.5
67
未萌发
组别
处理
结果
1
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
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2
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
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3
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
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4
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
?
押江苏卷第21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观题-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这是一份押江苏卷第21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观题-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文件包含押江苏卷第21题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观题-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原卷版docx、押江苏卷第21题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观题-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江苏卷第19题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这是一份押江苏卷第19题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文件包含押江苏卷第19题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原卷版docx、押江苏卷第19题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江苏卷第18题 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这是一份押江苏卷第18题 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文件包含押江苏卷第18题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原卷版docx、押江苏卷第18题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