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A.甲图: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乙图:树林里圆形的光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丙图:队伍整齐排列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D.丁图: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特点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可以矫正舞姿,当她向平面镜方向移动时( )
A.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3.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这个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25分B.4时35分C.7时25分D.7时35分
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所以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上
5.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铅笔的像变大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下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的目的是使虚像更清晰
B.选用刻度尺的目的是用来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C.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选用两支同样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7.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物体距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D.牙医用平面镜检查牙齿
8.如图是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象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甲所示,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45分B.10时15分C.7时15分D.7时45分
10.小宇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总结了实验收获,对实验所用器材,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结论有了深刻理解。下列做法或观点错误的是( )
A.他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B.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30cm
D.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B.乙图:小孔成像与手影的形成原理相同
C.丙图: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的音色相同,但音调不同
D.丁图: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会变小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一块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和白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平移,蜡烛A在镜中的像变小
C.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放置一块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将一不透明的纸板放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则从A侧看不到A在镜中的像
13.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不变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靠近安全门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以下说法中( )
(1)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
(2)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4)在处换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A.只有(1)、(2)正确 B.只有(2)、(3)正确
C.只有(1)、(3)正确 D.只有(2)、(4)正确
15.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B.若在处放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变大
D.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16.小红在仪容镜前80cm处整理衣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红在镜中成的是实像B.小红与她在镜中的像距离160cm
C.小红靠近镜子时,镜中小红的像变大D.小红靠近镜子时,镜中小红的像远离镜子
17.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超超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此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 ;
A.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B.得出普遍结论
(4)实验中,若将玻璃板沿OO′为轴向蜡烛A转动(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镜中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 (选填“车内”或“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5)雯雯同学在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大致位置,她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且让镜面垂直于已经画好的直线MN,将点光源S放在MN所在的直线上,俯视图如图丙所示。接着,只要让眼睛从 (选填“A”、 “B”或“C”)区域进行观察便可确定蜡烛像的大致位置。
18.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 B”是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虚像;
(2)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平直的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 放置;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目的是 ;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下面选项中的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4)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作为屏幕,则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白纸板上 承接到 A 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 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 EF 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若玻璃板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 A 蜡烛,2s后B蜡烛应远离原来的位置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一个像是A1,A2在L2中的一个像是A2,已知A1、A2相距s1,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A1、A2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中选择平板玻璃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的平板玻璃,在较 (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实验中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应该在蜡烛 (A/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20.如图是小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最好在光线 (“较亮”或“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我们最好选用 (选填“平面镜”、“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左边将蜡烛A点燃,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的右方,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左”或“右”)方观察,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
(4)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21.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
(2)将另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对应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实验过程中,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张黑色卡纸,则此时蜡烛A的像将 (选填“亮度不变”、“变暗”或“变亮”)。
参考答案:
1-5:BDCDD 6 -10:CDDCC 11-15:BABDB 16:B
17.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不会 C B 向上 车内 B
18. 折射 垂直 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B B 不能 不 顺时针转动 20 不变
19. 确定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薄 暗 大小 未点燃 A A
20. 较暗 透明玻璃板 左 等效替代法 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放置 远离玻璃板 虚
21. 确定像的位置 相等 垂直 对称 亮度不变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精练,共40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平面镜,小明同学身高1,人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3.4 平面镜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3.4 平面镜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平面镜,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