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展开一、单选题
1.(2024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用途,如钠在700~800℃时可将Ti从其氟化物中置换出来,MgO、熔点很高,可作耐高温材料。将直接加热得MgO。工业上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中提取Al,主要步骤是将铝土矿溶于NaOH溶液,过滤得溶液,通入足量的得沉淀,热分解得,电解熔融得金属Al。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Na、Mg、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ⅢA
B.Na、Mg、Al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C.、、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用表示
D.Na、Mg、Al单质在工业上均可通过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获取
2.(2024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B.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D.CO2的电子式:
3.(2024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O3、O4互为同素异形体B.K2O、K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同
C.H2O、H2O2均属于共价化合物D.、、互为同位素
4.(2024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可用于制备含氯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和高锰酸钾用于工业制取氯气B.NaClO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上述含氧化合物都是电解质D.NaOH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
5.(2023上·江苏·高一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肯定含有极性共价键
6.(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表示为: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D.的电离方程式为:
7.(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B.C.D.
8.(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末)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B.的结构式:
C.的电子式: D.的空间填充模型:
9.(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B.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结构如图)分子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
D.溶液中,的数目为
10.(2023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电子式: B.分子的结构式: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1.(2021上·江苏南通·高一海门中学校考期末)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历程如下(部分微粒未画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型
B.上述过程中CO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C和O
C.上述过程中O2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O原子
D.CO和O原子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分子
12.(2023上·江苏泰州·高一泰州中学校考期末)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混合物中原子总数为
B.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C.常温下,铁粉与过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的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总数为
13.(2023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现代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创。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表中的“1、2、3、4”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现代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对应:“一、二、三……”与现代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对应,共18列;“①、②、③、④……”表示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②<⑤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⑤<⑧
C.⑥⑨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⑦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4.(2023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反应,可用于解决冬季开采石油井下结蜡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B.是非电解质
C.结构示意图D.水分子的电子式为
二、填空题
15.(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在考古学中常用于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它与、互称为 。
(3)(结构式为)可作某些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属于 化合物。
(4)将N和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组成的化合物X投入水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并释放出。
①写出化合物X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白色沉淀溶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2023上·江苏无锡·高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考期末)铁盐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绿矾(FeSO4·7H2O)常用作补血剂。
①绿矾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②配制含FeSO4的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一种铁基脱硫剂脱除硫化氢(H2S)的方法包括吸收和再生两个阶段,其工艺流程原理如下:
① 写出“再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当吸收224 mL(标准状况)H2S时,若要保持脱硫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所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l(写出计算过程)。
17.(2022上·江苏泰州·高一泰州中学校考期末)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硒在自然界中稀少而分散,常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而得。
(1)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表示为 ;
②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
(2)阳极泥中的硒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工业上提取硒的流程如下:
①请写出与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还原”步骤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
C.热稳定性:D.酸性:
18.(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的“位一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下表列出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④⑨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2)元素②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下同)。
(3)元素⑤⑧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大的是 。
(4)元素⑥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如果发现119号元素,它应该位于周期表的位置为 。
19.(2021上·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末)①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干冰吸热升华;③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④加热晶体使之熔化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上述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使共价键断裂的是 ;用于使离子键断裂的是 ;仅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
20.(2024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元素周期表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能表示出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下图是达姆开夫式圆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圆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与⑤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
(2)③、④、⑤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⑤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5)比较N、P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填氢化物的化学式)。
(6)铝及其化合物应用很广泛,其中明矾可做净水剂,写出明矾的化学式 ,明矾的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1.(2023上·江苏宿迁·高一江苏省泗阳中学校考期末)硒(Se)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硒在自然界中稀少而分散,常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而得。
(1)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S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表示为 ;
②用电子式表示H2Se的形成过程 。
(2)阳极泥中的硒主要以Se和Cu2Se的形式存在,工业上提取硒的流程如下:
①请写出Cu2Se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还原”步骤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As>Se>Te
C.热稳定性:H2Te>H2Se>HBrD.酸性:HClO4>HBrO4>H2SeO4
22.(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⑤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①~⑧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 (填化学式);
(3)元素⑦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
(4)④、⑤、⑥、⑦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5)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下列方案中不能证明非金属性⑧比⑦强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⑧比⑦的强
B.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的价态⑧比⑦的高
C.简单气态氢化物对应水溶液的酸性⑧比⑦的强
D.⑧的单质可将⑦的单质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3.(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⑧的符号是 。
(2)元素⑤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元素③、⑤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离子是 。
(4)元素②、⑦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稳定性较强的分子是 。
(5)元素①、③、④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6)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2023上·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上述元素中的单质可以用于制作半导体的是 (填字母)。
(2)c、d、e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对应元素符号表示,下同),c、d、e三种元素对应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由上述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h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电子式为 。
(5)3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6)向水溶液中通入少量g的单质,有f的单质生成。由此可知氧化性: > 。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4
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族
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参考答案:
1.D
【详解】A.Na、Mg、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第三周期第ⅡA族、第三周期第ⅢA族,A错误;
B.Na、Mg、Al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为11、12、13,B错误;
C.、、离子的质子数不同,故结构示意图不能用表示,C错误;
D.Na、Mg、Al均为活泼金属单质,其单质在工业上均可通过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获取,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该模型是CH4的空间填充模型,其球棍模型为,A错误;
B.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
C.在原子符号表示中,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质量数是16,可表示为:,C错误;
D. 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O2、O3、O4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氧化钾中氧离子与钾离子的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钾中过氧根离子与钾离子的个数比也为1∶2,则氧化钾和过氧化钾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故B错误;
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工业制取氯气用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故A错误;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B错误;
C.上述含氧化合物有氢氧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均是电解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破坏了离子键,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为硫元素,Y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为钠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为铝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
B.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铝,B正确;
C.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水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C错误;
D.氧和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存在有离子键或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不存在极性键,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S2-的质子数为16,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 , 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8+10=18,该核素为,故B正确;
C.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Na+和构成,中O原子间共用1对电子,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电子式为 ,故C正确;
D.NaHCO3电离生成Na+和,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D正确;
故选:A。
7.B
【详解】A.氯化钙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次氯酸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为,故A错误;
B.H2O水共价化合物,H与O单键结合,O原子上还有两对孤电子对,其结构式书写正确,故B正确;
C.NaOH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填充模型不出现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线段,图中是球棍模型,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9.B
【详解】A.不是标准状况,无法根据体积确定氢气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铁即0.1ml,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失去电子数目为,故B正确;
C.为1ml,结合结构式可知含6mlP-P键,共价键数目为,故C错误;
D.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确定离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分子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结构式为: ,故B正确;
C.Na是11号元素,外层有10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C错误;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为20+17=37,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CO2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采用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型,A正确;
B.从图中可知,上述过程中CO分子化学键并未断裂,B错误;
C.从图中可知,上述过程中O2分子中O-O键断裂形成O原子,C正确;
D.CO与O原子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了CO2,CO2中具有C=O极性共价键,D正确;
故答案选B。
12.A
【详解】A.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l,含有原子3ml,个数为3NA个,故A正确;
B.NaHCO3晶体由Na+、构成,因此0.1 ml NaHCO3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故B错误;
C.常温下Fe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不能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总数,故C错误;
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离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②⑤分别为钠、氧,则原子半径:②>⑤,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⑤⑧分别为氧、硫,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⑤>⑧,B错误;
C.⑥⑨分别为镁、氯,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
D.⑦⑧分别为铝、硫,铝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具有弱酸性和弱碱性,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A.中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A错误;
B.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结构示意图,C错误;
D.水为共价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为,D正确;
故选D。
15.(1)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同位素
(3) 共价键 离子
(4) Mg3N2+6H2O=3Mg(OH)2+2NH3↑ Mg(OH)2+2H+=Mg2++2H2O
【详解】(1)由位置可知Cl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
(2)12C、13C质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二者互称为同位素,故答案为:同位素。
(3)BeCl2的结构式为Cl-Be-Cl,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镁的金属性比铍强,MgCl2是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共价键;离子。
(4)①Mg3N2发生水解生成Mg(OH)2和NH3,反应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故答案为:Mg3N2+6H2O=3Mg(OH)2+2NH3↑;
②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故答案为:Mg(OH)2+2H+=Mg2++2H2O。
16.(1) 离子键和共价键 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2)
(3)
【详解】(1)①绿矾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亚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和硫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配制含FeSO4的溶液时,FeSO4易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答案为: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2)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氧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和电荷守恒,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为:;
(3)① 由图可知“再生”过程是亚铁离子和氧气、氢离子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的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为:;
②吸收过程的反应:,再生过程的反应,若要保持脱硫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题意可知需要满足下列电子转移关系:,,需要氧气,答案为:;
17.(1) 第四周期,第ⅥA族
(2)
(3)AD
【详解】(1)①S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A族;
②H2Se的电子式为:,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①与浓反应生成CuSO4、SO2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还原”步骤被还原生成Se,SO2被氧化生成,电子由S元素转移到Se元素,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为:;
(3)A.SeO2中Se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故B错误;
C.非金属性Se<S<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H2Se<H2S<HCl,故C错误;
D.非金属性Se<Br<Cl,则酸性:H2SeO4<HBrO4<HClO4,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18.(1)共价键、离子键
(2)HNO3
(3)HF
(4)Al(OH)3+OH-=[Al(OH)4]-
(5)第八周期ⅠA族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⑨号元素分别为H、C、N、O、F、Na、Al、Cl、K。
【详解】(1)H、O、K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KOH,含有O原子和H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氢氧根和钾离子形成的离子键;
(2)同周期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所以C、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HNO3;
(3)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所以F、Cl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大的HF;
(4)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5)目前发现的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零族,则119号元素位于第八周期ⅠA族。
19. ① ④ ②③
【详解】①水属于共价化合物,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水分子内共价键断裂;②干冰属于共价化合物,干冰吸热升华,发生物理变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③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发生物理变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④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加热晶体使之熔化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物理变化,克服离子键。则上述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使共价键断裂的是①;用于使离子键断裂的是④;仅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②③。
20.(1)
(2)Na>S>Cl
(3)H++OH—=H2O
(4)Cl2+H2OH++Cl—+HClO
(5)NH3>PH3
(6) KAl(SO4)2·12H2O A13++3H2OAl(OH)3+3H+
【分析】由图可知,①为C元素、②为Ar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S元素、⑤为Cl元素。
【详解】(1)氯化钠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三种原子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答案为:Na>S>Cl;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4)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5)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氨分子的稳定性强于磷化氢,故答案为:NH3>PH3;
(6)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称,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聚沉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3++3H2OAl(OH)3+3H+,故答案为:KAl(SO4)2·12H2O;A13++3H2OAl(OH)3+3H+。
21.(1) 第四周期第ⅥA族
(2) Cu2Se+6H2SO4(浓)2CuSO4+4SO2↑+SeO2+6H2O
(3)AD
【分析】阳极泥中的Se、Cu2Se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产生CuSO4、SeO2、SO2、H2O,SeO2、SO2、H2O反应产生Se、H2SO4。
【详解】(1)①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根据Se元素的位置可知:S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②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Se盐酸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Se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从而形成H2Se分子,故用电子式表示H2Se的形成过程为:
(2)①Cu2Se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SO4、SO2、SeO2和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e+6H2SO4(浓)2CuSO4+4SO2↑+SeO2+6H2O;
②在还原步骤,SO2、SeO2、H2O反应产生H2SO4、Se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SeO2+2H2O=2H2SO4+Se,反应过程中SO2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H2SO4,SeO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Se单质,转移电子数目是4e-,用单线桥发生表示电子转移为 ;
(3)A.SeO2中Se元素化合价为+ 4价,处于中间价态,则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向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Te>As>Se,B错误;
C.非金属性:Te<Se<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H2Te<H2Se<HBr,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1>Br>Se,则酸性:HC1O4>HBrO4>H2SeO4,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AD。
22.(1)第三周期第IA族
(2)
(3)
(4)
(5)Al(OH)3+OH-= [Al(OH)4]-
(6)C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F、⑤为Na、⑥为Al、⑦为S、⑧为Cl。
【详解】(1)元素⑤是Na,N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
(2)①~⑧号元素中具有两性的最高价氧化物是Al2O3;
(3)元素⑦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为H2S,分子中S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 > F- > Na+ > Al3+,所以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5)元素⑤、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H)4]-;
(6)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⑧比⑦的强,说明⑧的非金属性更强,故A不选;
B.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的价态⑧比⑦的高,说明⑧单质氧化性更强,则⑧的非金属性更强,故B不选;
C.简单气态氢化物对应水溶液的酸性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如非金属性F>Cl,但 HF属于弱酸,而HCl是强酸,故C选;
D.⑧的单质可将⑦的单质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说明⑧单质氧化性更强,则⑧的非金属性更强,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23.(1)P
(2)
(3)O2-
(4)CH4
(5)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6)NaOH+Al(OH)3=NaAlO2+2H2O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C,③是O,④是Na,⑤是Mg,⑥是Al,⑦是Si,⑧是P,⑨是Cl元素,然后利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及位置的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元素⑧是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P;
(2)元素⑤是Mg,元素⑨是Cl,二者反应产生MgCl2是离子化合物,2个Cl-与Mg2+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③是O,⑤是Mg,二者形成的简单离子O2-、Mg2+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二者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故离子半径:O2->Mg2+,即O2-半径较大;
(4)元素②是C,⑦是Si,二者是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就越差,故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稳定性较强的分子是CH4;
(5)①是H,③是O,④是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OH是离子化合物,Na+与OH-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OH-中H、O原子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故NaOH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6)④是Na,⑥是Al,两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NaOH、Al(OH)3,其中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强碱NaOH反应产生NaAlO2、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
24.(1)i
(2)
(3)
(4)
(5)第四周期ⅥA族
(6) S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是H元素、b是N元素、c是F元素、d是Na元素、e是Al元素、f是S元素、g是Cl元素、h是Ca元素、i是Ge元素。
【详解】(1)Ge可以用于制作半导体。
(2)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为。
(3)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最强的为。
(4)Ca为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aF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5)3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ⅥA族。
(6)氯气通入H2S中发生反应Cl2+H2S=S↓+2HCl,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Cl2>S。
07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7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物质的化学计量--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2物质的化学计量--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7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这是一份07氯气及氯的化合物--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