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的电流热效应。
2.探究电流、电阻对发热的影响及焦耳定律的内容。
3. 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为电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渗透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家庭电路事故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的进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教学重点
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焦耳定律
教具选择
学生电源、导线、开关、电阻丝、烧杯、温度计、水、焦耳定律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
播放关于电能应用的录像:
介绍生活中的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毯、电水壶、电吹风等等。
【师】这些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分析,这是由电能转化来的。
【师】电炉丝通过导线连入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为什么?
提起学生思考,并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引入2(演示实验)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说明电流通过用电器时,会使用电器发热。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电流的热效应
【师】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任何用电器在工作时都会发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用电器中,哪些需要电流的热效应,哪些又不需要电流的热效应呢?
学生举手回答。电饭锅、电热毯、电热灭蚊器、电炒锅、电水壶都需要电流的热效应,电视机、电风扇就不需要。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电热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如何利用他的好,避免它的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要想利用好电热,就先要知道电流发热与那些因素有关。
2.探究电阻对发热的影响及探究电流对发热的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电流发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合理猜想:可能与电流、电压、电阻、通电时间等因素有关。教师与学生讨论,筛出一些无关的因素。
【师】同学们考虑的不错,电流发热确实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提出方案。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完善。
教师演示实验,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把两个电阻不同的金属丝串联起来,放入装有相同量同种液体的两个烧瓶中,通电,观察烧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告诉学生演示实验器材的原理是什么?以及观察什么?
【师】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我们可以通过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教师演示,并请学生上台观察,得出现象。然后教师与学生分析现象,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结论:
(1)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了吗?
【生】通过电炉丝和导线的电流是一样的,但因为导线的电阻很小,所以产生的热量也很小,所以发热很少。
3.焦耳定律
【师】刚才我们探究的问题,是很久以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就研究、总结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也可以叫做电热定律。
焦耳定律的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计算公式:Q= I2Rt 单位:焦耳。
【师】这个公式和我们前面学的电功公式有关系吗?
学生利用公式变形,会发现W=UIt= I2Rt= Q
【师】这个等式在任何用电器使用时都一定成立吗?
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是消耗的电能的多少,一个是产生热量的多少,如果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了热量,那么W=Q。如果像电风扇、洗衣机这样的用电器,只有部分电能转化为了热能,这个公式就不成立了。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所以在使用这个公式的时候,要注意他的使用条件,不能死记硬背,乱搬公式。
4.焦耳定律的公式应用
【师】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利用焦耳定律做做训练。
学生练习:展示下面的例题
例1:某导体的电阻是20欧。当有300毫安的电流通过时,2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例2:一只标有“220V 44W”的电烙铁,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此题?
学生做完后,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计算过程,探讨得失。
5.电热的利用、危害与电热的防止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电热在那些时候是有用的,那些时候是有害的?
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完成课中的想想议议。学生充分讨论,分析。得出在应用公式解释判断问题时,必须注意条件的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1.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
3.电热的利与弊。
四、选择与填空
1.下列各装置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B )
A.电动机 B.电炉了 C.电磁铁 D.发电机
2.小明仔细观察家中的电视机、电风扇、白炽灯和节能灯四种电器,发现它们上面都标有“220V 40W”的字样,若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C )
A.电视机 B.电风扇 C.白炽灯 D.节能灯
3.一根阻值为100Ω的电阻丝通电100S,通过的电流是2A,则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4×104 J。
4.在一些电器设备中,常采用铜而不是铝作导线,是因为同等条件下,铜导线的电阻_较小(填“较大”或“较小”),可以减小由于 发热 造成的能量损失。
5.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已知R1+R2=12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60J;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4 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2.计算:一个标有“220V,44W”的电风扇,他的电阻为2Ω,工作了10分钟。求:
(1)电风扇消耗的电能。
(2)电风扇产生的热量。
(3)电风扇的效率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课题:18.4 焦耳定律
一、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
二、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
公式:Q=I2Rt
三、电热的利用、危害和防止
七、教学反思
学生对纯电阻电路理解不透,应该多加强主方面训练和巩固。
物理人教版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a href="/wl/tb_c837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a>,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及其依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播放视频,交流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焦耳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节 焦耳定律教案</a>,共9页。
九年级全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8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新课探究,自学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当堂达标,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