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专项练习+知识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专项练习+知识清单,文件包含第四单元专项练习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考衔接-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原卷版docx、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原卷版docx、第四单元专项练习科普类文本主题阅读-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原卷版docx、第四单元专项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高考题型-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原卷版docx、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专项练习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考衔接-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清单docx、第四单元专项练习科普类文本主题阅读-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专项练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高考题型-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9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普类文本主题阅读掌握阅读方法,体会科学精神1 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方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步骤与方法主要是:①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先整体上了解文章在谈什么,粗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②研读文本,理清结构。自然科学论著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结构层次也因而较为明显。作者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可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快速梳理文本的结构层次。③圈点勾画,化整为零。将文中的概念性词语,观点性句子、总结性句子、作者刻意强调的句子等关键性句子,用自己可以识别的线条或符号标记下来。这样,文章的核心内容就会凸显出来。④淡化专业概念(术语),注重逻辑关系。自然科学论著一般有较为专业的概念或术语,比如《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里的“变种”“物种”,《宇宙的边疆》一文里的“星系”“光年”等。在阅读中,不必过度深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应侧重于作者对相关概念的关系表述,理解其间的逻辑关系。⑤分析方法,明确观点。自然科学论著属于论说文,其内容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论说文有差别。但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我们常见的论说文是没有差别的,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句子,一般也是较容易理解的。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这样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阅读。请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主要概念、基本观点、支持观点的现象与事实,完成下面表格。2 理解文本蕴涵的科学精神(1)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自然选择的证明》整理了哪些事实,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达尔文又是以什么来证明结论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浑盖之争”为什么能够持续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场争论对当下的学术争鸣有哪些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严谨缜密的语言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讲究严密、准确、简洁、平实。当然,其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文章,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课文回扣·规律总结品味自然科学论著语言 品味角度:语言严密、准确 自然科学论著语言的严密,指的是按照事物之间或内部的内在联系,用语言确切地反映出来,语言表述的意思必须与说明对象的本身特点和情形相一致。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准确是第一位的。自然科学论著是给人知识的,要求说明事物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阅读中要注意辨析文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进行说明的。自然科学论著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其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课文范例: 《宇宙的边疆》:“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 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 典例探究·迁移运用(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稻米传奇文 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①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②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 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③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1.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2.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本文语言也具有简洁、平实的特点,这表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3.赏析文章的用词特点。4.文章较多地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实践演练·素养提升1.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2.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3.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编题)简析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自然科学论著语言的逻辑与雄辩1.《自然选择的证明》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中,始终否定“特创论”。达尔文否定“特创论”谬误,语言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样是表述“地球的宝贵”,甲段文字“感性”,乙段文字“理性”。请结合两段文字,分析“感性”的语言是否会影响理性的表达。甲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节选自《宇宙的边疆》乙只有一个地球。——高一(上册)地理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版,第12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的最后一段为例,分析语言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概念基本观点现象与事实《自然选择的证明》①变种②物种③变异④遗传⑤________⑥本能遗传⑦________①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①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②②每一纲中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使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性状分异也就更大。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③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③④④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要在其所筑的巢内糊上一层泥土。⑤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⑤⑥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⑥⑦⑦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宇宙的边疆》①宇宙②________③行星④恒星⑤________①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典型的地方。①②②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有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①“天圆地方”说②_________③盖天说④浑天说⑤_________①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①关于宇宙结构,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②②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孔子师徒的说法固然可以弥补它在形式上的缺陷,但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③③宣夜说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不利于科学发展。④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④⑤⑤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学者们仍然在讨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孰是孰非。⑥古人在浑盖之争中注重学说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⑥⑦⑦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但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佛教学说为依据,强行要求人们放弃自己所信奉的宇宙结构学说的事例。⑧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⑧
科普类文本主题阅读掌握阅读方法,体会科学精神1 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方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步骤与方法主要是:①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先整体上了解文章在谈什么,粗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②研读文本,理清结构。自然科学论著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结构层次也因而较为明显。作者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可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快速梳理文本的结构层次。③圈点勾画,化整为零。将文中的概念性词语,观点性句子、总结性句子、作者刻意强调的句子等关键性句子,用自己可以识别的线条或符号标记下来。这样,文章的核心内容就会凸显出来。④淡化专业概念(术语),注重逻辑关系。自然科学论著一般有较为专业的概念或术语,比如《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里的“变种”“物种”,《宇宙的边疆》一文里的“星系”“光年”等。在阅读中,不必过度深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应侧重于作者对相关概念的关系表述,理解其间的逻辑关系。⑤分析方法,明确观点。自然科学论著属于论说文,其内容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论说文有差别。但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我们常见的论说文是没有差别的,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句子,一般也是较容易理解的。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这样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阅读。请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主要概念、基本观点、支持观点的现象与事实,完成下面表格。2 理解文本蕴涵的科学精神(1)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自然选择的证明》整理了哪些事实,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达尔文又是以什么来证明结论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浑盖之争”为什么能够持续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场争论对当下的学术争鸣有哪些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严谨缜密的语言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讲究严密、准确、简洁、平实。当然,其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文章,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课文回扣·规律总结品味自然科学论著语言 品味角度:语言严密、准确 自然科学论著语言的严密,指的是按照事物之间或内部的内在联系,用语言确切地反映出来,语言表述的意思必须与说明对象的本身特点和情形相一致。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准确是第一位的。自然科学论著是给人知识的,要求说明事物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阅读中要注意辨析文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进行说明的。自然科学论著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其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课文范例: 《宇宙的边疆》:“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 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 典例探究·迁移运用(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稻米传奇文 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①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②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 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③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1.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2.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本文语言也具有简洁、平实的特点,这表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3.赏析文章的用词特点。4.文章较多地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实践演练·素养提升1.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2.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3.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编题)简析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自然科学论著语言的逻辑与雄辩1.《自然选择的证明》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中,始终否定“特创论”。达尔文否定“特创论”谬误,语言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样是表述“地球的宝贵”,甲段文字“感性”,乙段文字“理性”。请结合两段文字,分析“感性”的语言是否会影响理性的表达。甲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节选自《宇宙的边疆》乙只有一个地球。——高一(上册)地理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版,第12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的最后一段为例,分析语言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概念基本观点现象与事实《自然选择的证明》①变种②物种③变异④遗传⑤________⑥本能遗传⑦________①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①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②②每一纲中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使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性状分异也就更大。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③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③④④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要在其所筑的巢内糊上一层泥土。⑤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⑤⑥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⑥⑦⑦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宇宙的边疆》①宇宙②________③行星④恒星⑤________①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典型的地方。①②②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有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①“天圆地方”说②_________③盖天说④浑天说⑤_________①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①关于宇宙结构,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②②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孔子师徒的说法固然可以弥补它在形式上的缺陷,但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③③宣夜说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不利于科学发展。④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④⑤⑤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学者们仍然在讨论浑天说和盖天说的孰是孰非。⑥古人在浑盖之争中注重学说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⑥⑦⑦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但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佛教学说为依据,强行要求人们放弃自己所信奉的宇宙结构学说的事例。⑧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