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1课 古代亚非优质教案
展开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的主要成就,认识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文明古国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认识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教学环节】
【导入】
概念释疑:何为“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文明产生的标志: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第一章:古代亚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图片展示)比较出土的石器有何不同?
原始社会因为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原始社会
1、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2、原始社会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旧石器时代:人们共同劳动、平等生活。
4、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世界地图展示)各地先后进入文明时代,国家产生,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二、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
(地图展示)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形成一个肥沃的冲积平原。
适合农牧业发展,大麦、小麦、豆类、羊等
2.文明的进程
(1)公元前4千纪至前3千纪初,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一系列城市。
(2)约前2334年,萨尔贡一世(图片展示)登上基什王位,建立阿卡德王国。他初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个地区性大国。
(3)公元前18世纪前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图片展示)
《汉谟拉比法典》(图片展示)
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282条。
【问题探究】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
1至5条是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至126条是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至195条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至214条关于人身保护和“同态复仇法”……
242至27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至282条是关于奴隶的规定
材料二:……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 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根据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答: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和权威。
材料:古巴比伦王朝被赫梯人灭亡后,整个两河流域处于一片衰败状态,直到公元前1000年代,北部的亚述王朝开始起,亚述人南征北战不仅统一了两河流域,还征服了西方的以色列王国,两次入侵埃及,一时之间整个近东地区成了亚述人的天下。公元前538年,波斯大军攻占了巴比伦城,两河流城众多城市被毁,文字失传。昔日的辉煌被无情地掩埋在茫茫的黄沙之中,两河流域地区成为失落的天堂。
——李海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死而复生的文明》,光明日报,2012年2月23日
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330年)(图片展示)
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三、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自然环境:(图片展示)
(1)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小麦)
(2)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文明进程(图片展示)
(1)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2)前3100年,埃及初步统一。
(3)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
3.文明的衰落(图片展示)
古埃及前后延续长达三千年之久。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后来,又被阿拉伯帝国征服。最终古埃及文明消失。
四、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自然环境(图片展示)
(1)古印度三面环海,雨水丰沛、植被茂盛,适合农业发展。
(2)已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工具较进步。
2.文明进程(图片展示)
公元前2千纪后期至前1千纪,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北部,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过程中,诞生了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宗教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与官吏
第三等级:吠舍:雅利安族普通劳动者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最底层:贱民,等级之外“不可接触者”。
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影响逐渐扩大,后传播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 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思考: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地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
(提示:从人类的起源角度论证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评价: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自形成后,异常牢固,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消极影响。(1947年法律废除)
3.印度文明的衰亡(图片展示)
公元前4世纪,阿育王建立了规模的空前的孔雀王国。前2世纪后,大夏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等先后侵略。印度长期四分五裂。
第二章:古代亚非文化
一、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1、楔形文字(图片展示)
在巴比伦,由于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却有着大量的两河冲击平原的泥土,所以人们便以泥版作为书写材料。……它具有很强的粘性。……写直线和线条就要容易得多。……书写工具通常是芦苇杆笔,由于这种笔笔尖细、笔尾粗,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压就形成一个笔划,而且呈楔形或钉子型。
——《世界文明之旅》,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
2、《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图片展示)
3、天文和数学成就
(1)人们已经能够区分恒星和行星,观测日食、月食并记录下来。
(2)他们的历法与中国的农历相似,按月亮的运行周期把1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29天或30天,并根据需要插入闰月,以使历法与太阳年吻合。
(3)他们使用十进制和六十进制,也知道勾股定理。六十进制在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用来计算粮食产量、劳动力人数和商品数量。
4、建筑艺术方面
(1)苏美尔人用黏土建造起多层塔庙,创作了精美的壁画和雕刻。
(2)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门口有两尊巨大的人首飞牛石雕,犹如护卫,墙壁上多以雕刻和壁画装饰,其内容主要表现国王的日常活动、祭祀、狩猎和战争。
(3)巴比伦城的伊斯塔尔门气势恢宏,以蓝色为主色调,城门墙壁上装饰着各种动物图案,有传说中的独角兽,也有马匹、狮子和牛等动物。
5、《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
二、古代埃及文明成就(图片展示)
文学: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文字:象形文字;
历法: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建筑:金字塔;
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书写材料:纸莎草是古埃及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三、古印度文明成就
1、史诗: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2、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3、佛教
时间:前6—前4世纪
创始人:释迦牟尼
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的等级体系
地位: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
影响: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18课 美苏冷战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8课 美苏冷战公开课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随堂测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6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等奖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6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a href="/ls/tb_c403765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精品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探究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