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的,直到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对于细胞学说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打破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
C.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2.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鉴定:向豆浆中先加入NaOH溶液,再滴入CuSO4溶液,并水浴加热
B.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 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C.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D.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
B.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C.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
D.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4.下图所示为生物体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水大多以②形式存在,①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当外界环境高温干旱时,细胞中的水由①向②转化,有利于细胞抵抗干旱环境
C.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D.与衰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中②占比更大,细胞代谢越旺盛
5.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1种甲
B.乙中至少含有3个氨基
C.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6.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iR140”分子中每一个磷酸基团都与两个核糖相连
B.“miR140”分子中含有尿嘧啶,不含有胸腺嘧啶
C.“miR140”分子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D.“miR140”分子对小鼠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7.下图为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模型,细胞膜外侧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质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3为该模型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图中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该侧还应该含有糖类分子
C.图中1为通道蛋白,是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的通道
D.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的细胞膜与红细胞膜在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
8.下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③是中心体,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①是线粒体,可以彻底分解葡萄糖
D.⑤是核孔,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一定不会进行有氧呼吸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可能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小白鼠吸入O2,则在其尿液中可检测到H2O,呼出的CO2中也可能含有18O
D.有氧呼吸的实质是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并且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0.细胞内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代谢过程都与酶的特性有关。现有关于酶特性的实例:①人体在奔跑时,依赖肌细胞快速提供大量的能量:②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不相互干扰。下列判断最合理的是( )
A.①②都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
B.①②都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
C.①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②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
D.①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②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
11.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吸收葡萄糖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说明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
B.Na+转运出细胞时消耗ATP,会使细胞内ADP含量显著增加
C.葡萄糖进入细胞不消耗ATP,因此氧气浓度对于葡萄糖的运输没有影响
D.图中ATP的合成所需能量只来自呼吸作用
12.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1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在黑暗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容器中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min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A点给予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消耗量将减少
C.0~15min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为6×10-7ml
D.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14.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1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二、读图填空题
16.下图甲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染色体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d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若由b组成的某种物质分子结构简式如图乙,请据图回答:该物质可称为_____________肽。b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构成C的基本单位c有_____________种,C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
(4)若某B分子包含由20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肽链,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该B分子含有_____________个肽键。
17.新冠病毒侵染细胞、完成增殖并出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新冠病毒棘突蛋白首先识别并与受体ACE2结合,在宿主细胞膜上___________蛋白的作用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性,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
(2)在病毒RNA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细胞器)合成病毒蛋白质。在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可被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中进行复制,并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运出。
(3)子代病毒RNA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在___________(细胞器)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4)病毒侵染使得宿主细胞大量死亡,据本研究结果,分析防治新冠病毒可能的思路包括__________(多项选择)。
A.阻断病毒与ACE2的识别B.抑制细胞核糖体的功能
C.抑制分子孔的形成D.抑制病毒RNA的复制
18.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Ⅰ、Ⅱ、Ⅲ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Ⅱ、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图丙表示在种植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中,CO2浓度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图丁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三种植物中最适合间作的两种是___________;叶肉细胞在a、b点时都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Ⅰ中产生的O2参与Ⅲ的第___________阶段;Ⅱ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从图丙曲线变化分析,图中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为___________。
(4)图丁中,如果温度上升5 ℃,b点将向___________(填“左上”“右下”“左下”或“右上”)方移动。
(5)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___________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 ℃降为5 ℃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___________(选填:<、≤、=、≥、>)25 ℃。
(6)请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甲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_条。图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图甲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对应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阶段。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时期(填具体时期)。
(2)图乙中cd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甲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4)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四个步骤制作临时装片。为了能观察到染色体,需要用___________进行染色。
20.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
(1)若要检测洋葱管状叶细胞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或蛋白质,一般先对叶用___________试剂脱色处理后才进行实验;然后破碎叶得提取液,用___________试剂检测,当出现砖红色沉淀时,则说明有还原糖;用___________试剂检测,当出紫色时,则说明有蛋白质。
(2)若用洋葱绿色的管状叶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后,用白色光照射试管中色素提取液后经分光三棱镜后投射到白板上,观察可见光区域,发现___________光区域有暗带;用层析液(试剂)分离滤纸上的色素,离滤液细线最远一条色素带颜色是___________。
(3)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___________→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最好选择分生区,此处结构特点是细胞多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说明了动植物的统一性,A正确;
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B正确;
C、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了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B、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应先加入NaOH溶液(A液),再滴入CuSO4溶液(B液),不需要水浴加热,AB错误;
C、鉴定脂肪时的操作步骤为: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C正确;
D、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无机盐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A正确;
B、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形态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细胞中的水大多以②自由水形式存在,①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
B、当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上升时,可提高代谢水平,降低植物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能力,所以当外界环境高温干旱时,细胞中的水由②自由水向①结合水转化,有利于细胞抵抗干旱环境,B错误;
C、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C正确;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则幼嫩细胞与衰老细胞相比,生长代谢旺盛,②自由水含量高,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图甲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1种,图乙中的蛋白质中最多含有21种氨基酸,A正确;
B、乙是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3个氨基,B正确;
C、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果图甲氨基酸中的R为-C3H5O2,则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4+5=9个H原子,由两分子该氨基酸形成二肽需要脱去一分子水(每分子水中含有2个H),则由两分子该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H原子数=2×9-2=16个,C正确;
D、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丙所示的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miR140”分子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RNA),单链RNA具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5’端),该磷酸基团只连接一个核糖,A错误;
B、“miR140”分子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不含碱基T(胸腺嘧啶),B正确;
C、“miR140”分子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单体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
D、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这说明“miR140”分子对小鼠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7.答案:C
解析:A、3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A侧有致密的蛋白层,为外侧,外侧还分布有多糖和蛋白质结合成的糖蛋白,B正确;
C、通道蛋白具有选择透过性,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与有核组织的细胞膜可能存在差异,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②是高尔基体,和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A错误;
B、③是中心体,细胞分裂期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非间期,B错误;
C、①是线粒体,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只能利用细胞质基质分解葡萄糖后的产物丙酮酸,C错误;
D、⑤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孔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如酶,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可能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A错误;
B、剧烈运动时,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小白鼠吸入18O2,18O2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18O2,因此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C正确;
D、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线粒体只能利用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后的产物丙酮酸,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①人体在奔跑时,依赖肌细胞快速提供大量的能量,快速提供能量的过程依赖酶的高效性来完成,即体现的是酶的高效性;
②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不相互干扰,说明不同的酶只能催化相应的反应过程,不至于导致代谢紊乱,即体现的是酶的专一性,即C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Na+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但不能转运其他离子,说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A错误;
B、ATP与ADP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Na+转运出细胞时消耗ATP,不会使细胞内ADP含量显著增加,B错误;
C、葡萄糖进入细胞不消耗ATP,但需要依靠钠离子形成的电子势能,而钠离子从细胞出去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氧气浓度对于葡萄糖的运输有影响,C错误;
D、图中为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ATP的合成所需能量只来自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
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
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13.答案:C
解析:A、在0~5min之间,容器处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
B、A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光照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还原C3,而短时间内 C3化合物的合成不变,因此C3化合物含量在短时间内消耗量增加,B错误;
C、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 (5-4)x10-7ml÷5min=0.2x10-7ml/min;5~ 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8-4) x10-7ml÷ 10min=0.4x10-7ml/min,小麦只在5~15min时进行真光合作用,故0~15min小麦的氧气产生量=(0.4x10-7ml/min+0.2x10-7ml/min) x10min=6x10-7ml,C正确;
D、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其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点对应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A正确;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B正确;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中着丝点(着丝粒)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
D、由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期间,D正确。
故选C。
16.答案:(1)纤维素;维生素D
(2)五;
(3)4;胸腺嘧啶
(4)2016;18
解析:(1)A的组成元素是C、H、O,且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物质A是纤维素;d表示维生素D,该物质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B是蛋白质,b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由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多肽中含有4个肽键,所以b形成乙时脱去了4分子水,因此该物质的名称为五肽,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3)C是DNA,c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人体细胞中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酸有4种,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
(4)若某蛋白质分子由20个氨基酸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20-2=18个肽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7×20-18×(20-2)=2016。
17.答案:(1)T; 流动性
(2)核糖体;内质网
(3)高尔基体;胞吐
(4)ACD
解析:(1)由图可知,新冠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后,在宿主细胞膜上T蛋白的协助下进入细胞,该过程中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完成。
(2)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在病毒RNA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在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可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复制。而后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运出。
(3)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子代新冠病毒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即子代病毒RNA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4)A、若能阻断病毒与ACE2的识别则可以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进而起到预防病毒感染的目的,A正确;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若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则正常细胞的功能也能受到抑制,因而不可取,B错误;
C、抑制分子孔的形成能抑制病毒RNA的指导合成相应蛋白质的过程,进而可抑制病毒的组装过程,因而能达到抑制病毒增殖的目的,C正确;
D、若能抑制病毒RNA的复制,则可阻止病毒的增殖过程进而能到达治疗的目的,D正确。
故选ACD。
18.答案:(1)Ⅰ和Ⅲ;线粒体
(2)三;叶绿体基质
(3)b、c
(4)左下
(5)光强度;≥
(6)CO2+H2O (CH2O)+O2
解析:(1)由图甲可知,I需要强光条件,Ⅲ需要弱光条件,Ⅱ介于二者之间,因此I和Ⅲ最适合间作,图甲中a点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强度,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点无光,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因此在a、b点时都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图乙中Ⅰ是光反应阶段,Ⅱ是暗反应阶段,Ⅲ是有氧呼吸,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从图丙曲线变化分析,图中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为b、c,光照弱时,呼吸作用速率高于光合作用速率,密封玻璃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加,直到b点两者速率相等;bc段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大于呼吸作用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直至c点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4)图丁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浓度的关系,因此如果温度上升5℃,麦芽糖酶的活性将下降,催化速率降低,b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5)光饱和点是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应该大于或等于25℃。
(6)光合作用的过程可表示为:CO2+H2O (CH2O)+O2。
19.答案:(1)8;8;bc;②;前期、末期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4)分生;解离→漂洗→染色;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解析:(1)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共有4条染色体,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当也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该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共含有8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中的bc段。图甲细胞下一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对应图丙中的②。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前期为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为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2)cd段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由2个变为1个,
(3)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4)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实验的观察。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需要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来染色。
20.答案:(1)无水乙醇;斐林;双缩脲
(2)红光和蓝紫光;橙黄色
(3)染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解析:(1)洋葱管状叶细胞中含有色素,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的色素对实验的干扰,一般采用无水乙醇进行脱色处理;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性糖一般采用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一般采用双缩脲试剂。
(2)用管状叶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后,绿叶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观察可见光区域,发现红光和蓝紫光区域有暗带;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其中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较快,反之则较慢,因此离滤液细线最远一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甲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