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转场B. 加注燃料C. 点火发射D. 飞船对接
【答案】C
【解析】
【详解】火箭转场、燃料加注、飞船对接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点火发射过程中涉及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铁丝燃烧
C. 量取液体D. 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加液体,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错误;
B、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错误;
D、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并使用玻璃棒引流,正确。
故选D。
3. 2021年10月13日,兴化市长江引水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兴化156万人从此饮用上了长江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B.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
D. 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C、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符合题意。
故选D。
5. 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镓是金属元素
B. 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C.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氮化镓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镓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B、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是“1”,不是“g”,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 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B. 2C. 3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3的质子数为2,故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
7.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N:表示两个氮元素B. 2C:表示两个碳原子
C.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 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2N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C中的2表示2个碳原子,故选项正确;
C、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 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转化观: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也能与金属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高压水枪灭火
C.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D. 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使火燃烧的更旺,此选项不正确;
B、图书馆内起火,为尽可能保全资料,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用水灭火会造成二次损害,此选项不正确;
C、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容易停电,故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此选项不正确;
D、遭遇火灾险情时,物质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故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0. 2021年的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中国已经成功使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核心就是两步:先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再由甲醇合成淀粉。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甲醇+H2O,甲醇的化学式为
A. CH4B. COC. CH4OD. C2H6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1、6、2,生成物水中氢和氧的原子数分别为2和1,故甲醇中含有的碳、氢、氧原子数为1、4、1,即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故选C。
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金刚石、水银B. 化合物:空气、五氧化二磷
C. 氧化物:水、干冰D. 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金刚石是碳单质,水银是汞单质,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五氧化二磷是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错误。
C、水是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干冰是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正确。
D、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是混合物。氯化钠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AC。
12. 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6
B. 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3
C.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16×9)=354,故选项错误;
B、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32:3,故选项正确;
C、某元素质量分数=,所以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质量分数之比,质量占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则绿原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
D、绿原酸是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中甲与丙变化质量比4:7
C. 待测数值是36
D. 该反应中只有丁是反应物
【答案】C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8+2+14+55=待测+2+30+11,待测=36,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小,丁是反应物。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6-8):(30-14)=7:4,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待测数值是36,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只有丁是反应物,符合题意。
故选CD。
14.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2H4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丙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消耗氧气64gB. R只含碳、氢元素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44g+36g-16g=64g,此选项正确;
B、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变,即参加反应的碳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12g+4g=16g,该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故说明R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此选项正确;
C、根据B中的分析可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即说明物质R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此选项不正确;
D、R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12g,则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 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氮分子______;
②碘原子______;
③铁离子______;
④氢氧根______;
⑤碳酸______;
⑥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③电解水______。
【答案】(1) ①. N2 ②. I ③. Fe3+ ④. OH- ⑤. H2CO3 ⑥.
(2) ①. ②.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N2;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碘原子I;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Fe3+;
④氢氧根OH-;
⑤碳酸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CO3;
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小问2详解】
①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气体,;
②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③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7.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答两个即可)
(3)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1中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优点是______。(答一个即可)
(5)图2中BC段气压变化原因是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1)
(2) ①.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面升至“1”刻度 ②. ③. 不支持燃烧 ④. 不溶于水(合理即可)
(3) ①. 将集气瓶内氧气完全消耗 ②. 偏小
(4)实验过程无污染(或实验结果更准确)
(5) ①. 红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 ②.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面升至“1”刻度,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溶于水等;
【小问3详解】
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将集气瓶内氧气完全消耗;
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倒吸进入集气瓶水偏少,则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将偏小;
【小问4详解】
图1中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过程无污染;
【小问5详解】
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
18.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C,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常用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水槽
(2) ①. BF ②. ③. 分解
(3) ①.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 a ④. 澄清石灰水 ⑤.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①是分液漏斗;②是水槽;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是固体,且需要加热,选择B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要求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故选择排水法F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可通过控制右端活塞的开与关来控制固液的接触与分离,进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将______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
(3)下列物质中,也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______(填标号)。
A. Na2SO4B. Fe2(SO4)3C. KCl
(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的完整实验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答案】(1)2H2O22H2O+O2↑
(2) ①. 带火星的木条 ②. 无气泡(或没有明显现象) ③. FeCl3
(3)B (4) ①. A ②. E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小问2详解】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题中给出信息: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此加入硫酸钾溶液,实验现象为无气泡;
iii 根据题中信息,加入氯化铁后,产生大量气泡,且过氧化氢的量增大,并不会改变产生气泡的量,说明不是氯化铁和过氧化氢反应,而是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故填:带火星的木条;无气泡(或没有明显现象);FeCl3。
【小问3详解】
当加入硫酸钾后并不产生气泡,说明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做催化剂,漂白液和过氧化氢生成氯化钠,最后加过氧化氢无气泡,说明氯离子不能做催化剂,根据题意,FeCl3可以作催化剂,又因为氯离子不能做催化剂,所以铁离子一定可以做催化剂,硫酸铁中含有铁离子故选:B。
【小问4详解】
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不需要酒精灯,排水法制氧气用导管F不需要E,故填:A;E。
20. 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煅烧含有200kg碳酸钙的贝壳,最多可得到氧化钙多少千克?
【答案】解:设煅烧含有200kg碳酸钙的贝壳,最多可得到氧化钙为x
x=112kg
答:最多可得到氧化钙112kg。
【解析】
【详解】解析见答案。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2
14
5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30
11
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
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K2SO4溶液
______
实验结论
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
(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
ii、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______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8页。
这是一份39,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废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生评价化学A卷试题,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