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A.电极a为负极
B.石墨1上的反应式为Mn3++e﹣═Mn2+
C.电子流向:a→b,b→石墨2
D.电路上转移1.5ml电子理论上处理12.0gFeS2
2.(3分)下列有关电化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炼铜时,可用阳极泥提取贵金属
B.电冶铝工业中用石墨作电极,用冰晶石作助熔剂
C.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D.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4.(3分)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逆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在温度为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4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22%
B.343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0.02
C.343K时,提高反应物压强或浓度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a处的v正v逆=1.1,且a处的反应速率大于b处的反应速率
5.(3分)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忽略I2 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I2(aq)+I﹣(aq)⇌I3﹣(aq)△H>0
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逆>v正
D.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则 K1>K2
6.(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l,则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 (g)+12O2(g)═CO2 (g);△H=﹣283.0 kJ•ml﹣1
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l﹣1,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钾溶液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l)+KOH(l)═12K2SO4(l)+H2O(l);△H=﹣57.3 kJ•ml﹣1
C.已知H﹣H键键能为436 kJ•ml﹣1,H﹣N键键能为391 kJ•m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l﹣1,则N≡N键的键能约为946kJ•ml﹣1
D.一定条件下,反应2CO(g)═CO2(g)+C(s)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7.(3分)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l.现有SO2和O2各2ml,在恒温下的固定体积容器中反应,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a,而在绝热密闭的同一反应容器中反应,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正确关系为( )
A.a>bB.a=bC.a<bD.无法判断
8.(3分)在0.1ml•L﹣1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溶液中c(OH﹣) 增大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C.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c(NH4+)增大
D.降低温度,促进NH3•H2O电离
9.(3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某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pc(A−)c(HA)=−lgc(A−)c(H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a(HA)为10﹣4.76
B.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c(A−)c(HA)×c(OH−)不变
C.m点所示溶液中:c(H+)=c(HA)+c(OH﹣)﹣c(Na+)
D.n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
10.(3分)298K时用0.05ml•L﹣1氨水滴定20mL 0.05ml•L﹣1的叠氮酸(HN3)溶液,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阻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HN3的电离常数Ka=1.9×1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阻率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
B.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
C.c~d之间可能存在:c(N3−)=c(NH4+)>c(H+)=c(OH﹣)
D.0.05ml•L﹣1NH3若用溶液滴定20mL 0.05ml•L﹣1氨水,则所得曲线完全相同
11.(3分)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3:PbSO4(s)+CO32−(aq)⇌PbCO3(s)+SO42−(aq) K=2.2×105.经处理 得到的PbCO3灼烧后获得PbO,PbO再经一步转变为Pb.某实验中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残留Na2CO3为1×10﹣5m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Ksp(PbSO4)小于Ksp(PbCO3)
B.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的pH升高
C.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后c(SO42−)=2.2ml/L
12.(3分)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13.(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Al3+、Na+、NO3﹣
B.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C.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D.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增大,则HX、HY、HZ的酸性依次减弱
14.(3分)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AB.BC.CD.D
15.(3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6.(3分)一种“固定CO2”的电化学装置如图。该电化学装置放电时可将CO2转化为C和Li2CO3,充电时仅使Li2CO3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CO2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向电极X方向移动
B.放电时,每转移4mle﹣,理论上生成1ml c
C.充电时,阳极反应:C+2Li2CO3﹣4e﹣═3CO2↑+4Li+
D.充电时,电极Y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二.工艺流程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14分)一种“氢氧化锶﹣氯化镁法”制备“牙膏用氯化锶(Sr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1)锶与钙同主族。金属锶应保存在 中(填“水”、“乙醇”或“煤油”)。
(2)天青石(主要成分SrSO4)经过多步反应后可制得工业碳酸锶。其中第一步是与过量焦炭隔绝空气微波加热还原为硫化锶,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碳酸锶中含有CaCO3、MgCO3、BaCO3等杂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4)“重结晶”时蒸馏水用量[以质量比m(H2O):m(SrO)表示]对Sr(OH)2•8H2O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如表。最合适的质量比为 ,当质量比大于该比值时,Sr(OH)2•8H2O产率减小,其原因是 。
(5)水氯镁石是盐湖提钾后的副产品,其中SO42﹣含量约为1%,“净化”过程中常使用SrCl2除杂,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6)若需进一步获得无水氯化锶,必须对SrCl2•6H2O(M=267g•ml﹣1)进行脱水。脱水过程采用烘干法在170℃下预脱水,失重达33.7%,此时获得的产物化学式为 。
18.(12分)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l•L﹣1、2.00m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3)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2: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4)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19.(14分)氯碱厂质检人员用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1)洗涤滴定管前必须首先 .
(2)选用盐酸作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实验.将盐酸装入 ,NaOH溶液装入 ,滴加 作指示剂.滴定时,眼睛注视 ,当锥形瓶内 即达滴定终点.记录此时滴定管内液面读数V(末).
(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标准盐酸浓度:0.1054ml/L
若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1005ml/L,实验误差是 %.
(4)若测定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 .
A、见到指示剂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C、读数时,若滴定前视线偏低,滴定后视线偏高
D、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液体,滴定终点时尖嘴部分有气泡.
20.(12分)由铜片,铁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铜片上放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铁片上无气体产生),硫酸恰好反应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的正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2)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哪一种,消耗的质量是多少?(要求要有计算过程)
(3)有多少电子通过了导线?(同上)
(4)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同上)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电极a为正极,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石墨1为电解池的阳极,Mn2+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3+离子,电极反应式为Mn2+﹣e﹣=Mn3+,故B错误;
C.电子由电源的负极b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石墨2,由电解池阳极石墨1流向电源正极a,电池内电路和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流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1mlFeS2氧化为Fe3+和SO42−,则有FeS2~失(1+7×2)e﹣=15e﹣,则电路上转移1.5ml电子理论上处理FeS2的质量为0.1ml×120g/ml=12.0g,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比Cu不活泼的金属Ag、Au等不能失去电子,形成阳极泥,则可用阳极泥提取贵金属,故A正确;
B.电解氧化铝制备Al,氧化铝的熔点高,用石墨作电极,用冰晶石作助熔剂,故B正确;
C.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构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加快铁制品腐蚀,故C错误;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放热反应也可能是非自发的,吸热反应也可能是自发的,故A错误;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可自发进行,故B错误;
C.在恰当条件下,如满足△H﹣T△S<0,则可自发进行,故C正确;
D.有些自发进行的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才能进行,如氢气和氧气需要点燃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a点所在曲线为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点所在曲线为32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A、由a点所在曲线可知,343K时,SiHCl3的平衡转化率为22%,故A正确;
B、反应三段式为2SiHCl3(g)⇌SiH2Cl2(g)+SiCl4(g),设起始时SiHCl3(g)的物质的量为aml,
起始量(ml):a 0 0
变化量(ml):0.22a 0.11a 0.11a
平衡量(ml):0.78a 0.11a 0.11a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化的反应,各物质的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可将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数值直接代入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计算,即平衡常数K=c(SiCl4)⋅c(SiH2Cl2)c2(SiHCl3)=0.11a×0.11a(0.78a)2=1216084≈0.02,故B正确;
C、提高反应物压强相当浓度增大,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可以缩短达到平衡时间,故C正确;
D、a点时反应三段式为2SiHCl3(g)⇌SiH2Cl2(g)+SiCl4(g),设起始时SiHCl3(g)的物质的量为nml,
起始量(ml):n 0 0
变化量(ml):0.2n 0.1n 0.1n
平衡量(ml):0.8n 0.1n 0.1n
xSiHCl3=0.8nn=0.8,xSiH2Cl2=xSiCl4=0.1,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得出平衡常数K=k正k逆,343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由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则a点时v正=k正x2SiHCl3,v逆=k逆xSiH2Cl2xSiCl4,所以a处的v正v逆=k正k逆×x2SiHCl3xSiH2Cl2⋅xSiCl4=K×(0.8)20.1×0.1=0.02×64=1.28>1.1,故D错误;
故选:D。
5.【解答】解:A.由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I3﹣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I2(aq)+I﹣(aq)⇌I3﹣(aq)的△H<0,故A错误;
B.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I3﹣)变小,则c(I2)应变大,所以状态B的c(I2)大,故B错误;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若反应趋向于平衡,则反应向生成的I3﹣方向移动,则v正>v逆,故C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燃烧热是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H=﹣283.0KJ/ml,故A正确;
B、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aq)+KOH(aq)=12K2SO2(aq)+H2O(l);△H=﹣57.3KJ/ml,故B错误;
C、已知:H﹣H键能为436kJ/ml,H﹣N键能为391kJ/ml,令N≡N的键能为x,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l,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x+3×436kJ/ml﹣2×3×391kJ/ml=﹣92.4kJ/ml,解得:x=946 kJ/ml,故C正确;
D、△H﹣T△S<0,反应自发进行,反应△S<0,满足△H﹣T△S<0,则△H<0,故D正确;
故选:B。
7.【解答】解:2SO2(g)+O2(g)⇌2SO3(g)△H=﹣196.6kJ/ml,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恒温下的固定体积容器中反应,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a,在绝热密闭的同一反应容器中反应,由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b<a,
故选:A。
8.【解答】解: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NH4++OH﹣,
A.向氨水加入水,促进NH3•H2O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H﹣)增大,但c(OH﹣)减小,溶液pH变小,故A错误;
B.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常数不变,故B错误;
C.向氨水中通入少量HCl气体,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溶液中n(OH﹣)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NH4+)增大,故C正确;
D.电离为吸热过程,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m点,c(HA)=c(A﹣),Ka(HA)=c(H+)⋅c(A−)c(HA);=c(H+)=10﹣4.76,故A正确;
B.Ka(HA)=c(H+)⋅c(A−)c(HA),c(A−)c(HA)×c(OH−)=c(A−)⋅c(H+)c(HA)⋅c(H+)⋅c(OH−)=ka(HA)kw;所以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c(A−)c(HA)×c(OH−)保持不变,故B正确;
C.m点c(HA)=c(A﹣),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a+)+c(H+)=c(A﹣)+c(OH﹣),则c(H+)=c(HA)+c(OH﹣)﹣c(Na+),故C正确;
D.n点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A和NaA,所以n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故D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A.同温度下,单位体积中的离子个数越多,离子浓度大,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故A正确;
B.NH3•H2O和HN3都是弱电解质,NH4N3为强电解质,电阻率最小时溶质为NH4N3,双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b、c、d四点中,c点最低含NH4N3最多,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故B正确;
C.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HN3的电离常数Ka=1.9×10﹣5,c点二者恰好反应时NH4N3的水溶液显极弱的酸性,此时电阻率最小,由图可知在bc之间有中性点,溶液中性时有c(N3−)=c(NH4+)>c(H+)=c(OH﹣),故C正确;
D.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HN3的电离常数Ka=1.9×10﹣5,因为二者的电离常数不同,所以开始的电阻率不同,0.05ml•L﹣1NH3若用溶液滴定20mL 0.05ml•L﹣1氨水,则所得曲线不能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1.【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Ksp(BaSO4)Ksp(BaCO3)=2.2×105,则相同温度下Ksp(PbSO4)大于Ksp(PbCO3),故A错误;
B.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变为硫酸钠溶液或硫酸氢钠溶液,pH减小,故B错误;
C.反应涉及PbSO4(s)+CO32−(aq)⇌PbCO3(s)+SO42−(aq)、PbCO3的分解以及Pb的生成,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K=c(SO42−)c(CO32−)=2.2×105,残留Na2CO3为1×10﹣5ml/L,可知反应后c(SO42−)=2.2ml/L,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标准液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知c(待测)偏高,故A错误;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不变,结果不变,故B错误;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知c(待测)偏高,故C错误;
D.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知c(待测)偏低,故D正确;
故选:D。
13.【解答】解:A.Al3+、Na+、NO3﹣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铁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故B正确;
C.Na2CO3、Na2SiO3等溶液呈碱性,需要又能够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盛放,故C正确;
D.缺少NaX、NaY、NaZ溶液的浓度,无法比较HX、HY、HZ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A、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所以A装置不符合该原电池反应,故A错误。
B、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装置符合该原电池反应,故B正确。
C、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应为铜盐溶液,所以C装置不符合该原电池反应,故C错误。
D、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应为铜盐溶液,所以D装置不符合该原电池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
发生:Zn+Cu2+=Zn2++Cu,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用时少于b,但生成的氢气少也少于b,图象应为。
故选:D。
16.【解答】解:A.放电时,X极上Li失电子,则X为负极,Y为正极,Li+向电极Y方向移动,故A错误;
B.正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和Li2CO3,C的化合价降低4价,则每转移4ml电子,理论上生成1ml C,故B正确;
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上是碳酸根中氧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氧气,而不是C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
D.该电池充电时,电源的负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即电极X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错误。
故选:B。
二.工艺流程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解答】解:(1)金属锶很活泼,易与水中的氢发生置换反应和醇羟基中氢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可保存在煤油中;
故答案为:煤油;
(2)此过程中硫酸锶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化锶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rSO4+4C加热¯SrS+4CO↑;
故答案为:SrSO4+4C加热¯SrS+4CO↑;
(3)工业碳酸锶中含有CaCO3、MgCO3、BaCO3等杂质,煅烧后生成对应氧化物,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MgCO3煅烧后得到的Mg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gO和Ca(OH)2;
故答案为:MgO和Ca(OH)2;
(4)题给信息中Sr(OH)2⋅8H2O纯度都已经达到98%以上,产率是在质量比mH2O:mSrO=8:1时最高为92.17%,当质量比大于该比值时,Sr(OH)2⋅8H2O产率减小,其原因是随着蒸馏水溶剂的增加,在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中部分Sr(OH)2留在母液中导致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8:1;随着蒸馏水溶剂的增加,在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中部分Sr(OH)2留在母液中导致产率降低;
(5)水氯镁石是盐湖提钾后的副产品,其中SO42﹣含量约为1%,“净化”过程中常使用SrCl2除杂,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Sr2+=SrSO4↓;
故答案为:SO42﹣+Sr2+=SrSO4↓;
(6)脱水过程采用烘干法在170℃下预脱水,失重达33.7%,设烘干法在170℃下脱去x个结晶水,则18x267×100%=33.7%,x=5,即SrCl2•6H2O脱水失去5个结晶水,故此时获得的产物化学式为:SrCl2⋅H2O;
故答案为:SrCl2⋅H2O。
18.【解答】解:(1)由实验目的可知,探究浓度、温度、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①②的温度、大理石规格相同,只有浓度不同,实验①③中只有温度不同,实验①④中只有大理石规格不同,
故答案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298;粗颗粒;1.00;308; 粗颗粒;2.00;298;细颗粒;2.00;
(2)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或向内推针筒的活塞,若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或向内推针筒的活塞,若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①中70至90s,CO2生成的质量为m(CO2)=0.95g﹣0.85g=0.1g,根据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可知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n(HNO3)=0.1g44g/ml×2=1220ml,溶液体积为25mL=0.025L,所以HNO3减少的浓度△c(HNO3)=1220ml0.025L=211ml/L,反应的时间t=90s﹣70s=20s,所以HNO3在70﹣90s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NO3)=211mlL20s=1110ml•L﹣1•s﹣1=0.009 ml•L﹣1•s﹣1,
故答案为:0.009 ml•L﹣1•s﹣1;
(4)实验②、③和④所用大理石的质量均为10.00g,其物质的量为10.00g100g/ml=0.1ml,实验①、③和④所用硝酸的量相同均为:2.00ml/L×0.025L=0.05ml,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可知,硝酸不足,生成CO2的质量按硝酸计算得:0.05ml×12×44g/ml=1.10g,实验②所用硝酸的量为1.00ml/L×0.025L=0.025ml,大理石过量,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0.025ml×12×44g/ml=0.55g;
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且HNO3浓度①>②,浓度越大,反应越快,故曲线斜率①>②;
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且温度③高于①,温度越高反应越快,故曲线斜率③>①;
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且实验④为细颗粒,实验①为粗颗粒,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故反应速率④>①,故曲线斜率④>①,根据以上特征,画出图为,
故答案为:。
19.【解答】解(1)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所以洗涤前必须首先检漏;
故答案为:检漏;
(2)一般标准液装滴定管内,待测液装锥形瓶,所以盐酸放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放锥形瓶内;指示剂可选酚酞,红色变无色滴定完成,或者选甲基橙,黄色变橙色滴定完成;视线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判定滴定终点,终点颜色突变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终点.
故答案为:滴定管;锥形瓶;甲基橙/酚酞;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红色变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
(3)两次消耗的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20.20mL,20.00mL,消耗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20mL+20.00mL2=20.10mL,
HCl~NaOH
1 1
0.1054ml/L×20.10mL×10﹣3 c(HCl)×20.00mL×10﹣3
解得:c(HCl)=0.1054ml/L×20.10mL×10−320.00×10−3=0.1059ml/L,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1005ml/L,则误差为:0.1059−×100%=5.4%;
故答案为:20.20;20.00;0.1059;5.4;
(4)A、见到指示剂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反应不充分,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A正确;
B、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
C、读数时,若滴定前视线偏低,滴定后视线偏高,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正确;
D、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液体,滴定终点时尖嘴部分有气泡,气泡占一部分体积,故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20.【解答】解:(1)活泼的铁是负极,不活泼的铜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铜;2H++2e﹣=H2↑;
(2)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负极铁,根据关系式Fe~~H2↑,所以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答: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铁;消耗铁的质量为5.6g;
(3)1ml铁参加反应转移2ml的电子,所以5.6g的铁转移0.2ml的电子,答:0.2ml电子通过了导线;
(4)根据公式c=nV=,答: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l/L.A
B
C
D
正极
Zn
Cu
Zn
Cu
负极
Cu
Zn
Cu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CuCl2
ZnCl2
ZnCl2
质量mH2O:mSrO
4:1
5:1
6:1
7:1
8:1
9:1
10:1
Sr(OH)2•8H2O纯度%
98.64
98.68
98.65
98.64
98.63
98.63
98.65
Sr(OH)2•8H2O产率%
17.91
53.36
63.50
72.66
92.17
89.65
88.93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④
实验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NaOH溶液浓度(ml/L)
初读数
末读数
体积
1
20.00
0.50
20.70
2
20.00
6.00
26.0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1NaClO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1NaClO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