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58474/0-17057147197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58474/0-17057147197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58474/0-17057147198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7页。
五 年级 下 册 二 单元备 课 教 师 单元说明说明本单元的内容构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段要求等谈谈你对本单元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写出对整个单元的设计与安排单元内容: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3、体积与体积单位;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5、解决问题;6、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2通过实例,知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了解体积(包含容积)的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各单位的实际大小。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其它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长、正方体的特征;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单元认识: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现实问题,体现本单元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从实物抽象到直观立体图形,再透视立体图形,通过多种操作活动感知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体特征。体积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既是认识体积(容积)度量单位的基础,也是探索并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以及圆柱体的基础,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教科书让学生通过开放的自主拼摆,观察,记录,从中发现长方体体积与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一般方法。教学安排:本单元划分为14个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体积与体积单位(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2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复习(2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简析例1让每个学生都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数一数、说一说,在活动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并逐步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特征。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长方体实物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思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以前我们初步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实际图形)请从这些物体中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2、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3、出示反例:这是长方体吗?为什么?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1、摸一摸,认一认(1)出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上有什么?请指一指。(2)观察思考: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和几条棱。怎样数才不容易出错。(3)及时练习:36页试一试。2.引导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1)下面我们就从面、顶点、棱,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出示讨论提纲)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几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2) 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3、迁移类推正方体的特征(1)出示正方体的模型,根据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你能说说正方体的特征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2)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如何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4、认识长、宽、高教师出示长方体,说明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长宽、高怎么样?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利用集合图说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相等,就把正方体的棱长叫做棱长。5、教师小结长、正方体的特征三、巩固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2、练习十第1题。3、第2题 四、小结与反思 学生举手口述。生举手口答举例。3.同桌讨论后回答。生独立体验:面、棱、顶点。小组交流: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数的时候要按顺序数,同桌一组互练。学生分组根据实物讨论,教师巡视。小组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1)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2)生独立思考,并汇报:正方体的6个面形同,12条棱相同。生根据实物,指出长方体的一组长、宽、高。生同桌合作,总结正方体的长宽高关系。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1、和同桌说一说长,正方体的特征2抽学生当小老师小结本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思考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 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例一时,通过观察和手摸的不同感觉,分别介绍面、棱和顶点,并在自己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例子上指认出这三个内容与同伴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在理解表面积的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教学准备教师长,正方体模型学生长,正方体模型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思考一、复习引入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成及特征。2刚才大家谈到,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同,请大家将6个面中相对的两个面用同一种符号分别标注。然后将长方体展开,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找找相对的两个面在哪里。3师介绍表面积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新课探索1、长方体表面积(1)出示例1,读题。思考:到少要用多少纸板就是求长方体的什么?(2)尝试,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情况。(3)交流,汇报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注意纠正因长和宽找错的解法。(4)对比三种计算方法,这三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为什么?2、正方体的表面积(1)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求?(2) 即时练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3、针对练习(1)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拿出长方体盒子,量出长、宽、高,并计算表面积。(2)一个长方体长3厘米,宽2厘米,高5厘米,求表面是多少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4、师生简单小结。三、巩固提高 练习十一第1,2,3题。四、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懂?2、教师小结。1生独立复习,举手汇报。2、生独立操作。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图形。生独立思考:表面积。生独立计算表面积。小组交流方法,小组汇报:小组1:分别算出6个面的面积,然后相加。小组2:分别算出同一顶点相连的三个面的面积,再乘2.小组3:将表面积展开后,切割图形求出面积。小组评价:略。生独立思考,草稿本上完成。全班汇报:因为正方体六个面相同,我们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以6就行了。(2)独立练习,全班汇报。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