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精品专项讲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4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拓展篇)(专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4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拓展篇)(专项练习),共5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折叠中的菱形问题,菱形的最值问题,菱形的旋转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类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菱形问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菱形,O为原点,A点坐标为(8,0),∠AOC=60°,则对角线交点E的坐标为( )
A.(4,2)B.(2,4)C.(2,6)D.(6,2)
2.如图,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C的坐标为( )
A.B.C.D.
3.如图1,点从菱形的顶点出发,沿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图2是点运动时,的面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则菱形的周长为 ( )
A.5B.C.D.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四边形OABC是菱形,,以OB为边作菱形,使顶点在OC的延长线上,再以为边作菱形,使顶点在的延长线上,再以为边作菱形,使顶点在的延长线上,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的坐标是( )
A.B.
C.D.
类型二、折叠中的菱形问题
5.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2,将△BEF沿EF所在直线翻折得到△DEF,点D为∠ABC的平分线与边AC的交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 )
A.B.C.D.
6.图,在中,,,,点是斜边上一动点,连结,将以直线为对称轴进行轴对称变换,点的对称点为,连结,则在点从点出发向点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线段长度的最小值为( )
A.1B.C.D.
7.Rt△ABC中,∠C=90°,∠B=30°,点D为AB的中点,点E在边BC(包括点B、C)上,将△BDE沿着直线DE翻折得到△B′DE,设∠BDE为α,当α为( )度时,以点A、C、B′、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A.60°B.30°C.30°或120°D.45°或60°
8.如图1,点Q为菱形ABCD的边BC上一点,将菱形 ABCD沿直线AQ 翻折,点B的对应点P落在BC的延长线上.已知动点M从点B出发,在射线 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x,△APM的面积为y.图2为y关于x的函数图象,则菱形 ABCD的面积为( )
A.12B.24C.10D.20
类型三、菱形的最值问题
9.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AB=4,BD=,E为AB的中点,点P为线段AC上的动点,则EP+BP的最小值为( )
A.4B.C. D.8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平分,,,在对角线上有一动点P,边上有一动点Q,使的值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4B.C.D.8
11.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点E,F是AC上的动点,且,若,则的最小值为( )
A.B.C.2D.
1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8,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
A.5B.10C.6D.8
类型四、菱形的旋转问题
13.如图,在中,,点、分别是边、的中点,将绕点旋转得,则四边形一定是( )
A.矩形B.菱形
C.正方形D.梯形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BCD的BC边的中点O在坐标原点上,,,轴,将菱形ABCD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点A的对应点为点,则点的坐标为( )
A.B.C.D.
15.如图.将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菱形AB′C′D′,∠B=∠β.当AC平分∠B′AC′时,∠α与∠β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A.∠α=2∠βB.2∠α=3∠β
C.4∠α+∠β=180°D.3∠α+2∠β=180°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对应得到菱形AEFG,点E在AC上,EF与CD交于点P,则DP的长是( )
A.B.C.D.
二、填空题
类型一、坐标系下的菱形问题
17.如图,若菱形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点D在y轴上,则点是______.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B的坐标分别为(0,0)、(2,2),若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135°时,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_______.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对角线上有P,Q两个动点,且,已知点,当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2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直线y=﹣x+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四边形ABCD为菱形,连接AC,点P为△ACD内一点,且∠APB=60°,点E在线段AP上,点F在线段BP上,且BF=AE,连接AF,EF,若∠AFE=30°,则AF2+EF2的值为___.
类型二、折叠中的菱形问题
21.如图,AD是△ABC的高,在AB上取一点E,在AC上取一点F,将△ABC沿过E、F的直线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给出以下判断:①EF是△ABC的中位线;②△DEF的周长等于△ABC周长的一半;③若AB=AC,则四边形AEDF是菱形;④若∠BAC是直角,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22.如图,在菱形中,F为边上一点,将沿折叠,点C恰好落在延长线上的点E处,连接交于点G,若,,则的长为______.
23.如图,在菱形ABCD中,∠A=120°,AB=2,点E是边AB上一点,以DE为对称轴将△DAE折叠得到△DGE,再折叠BE使BE落在直线EG上,点B的对应点为点H,折痕为EF且交BC于点F.
(1)∠DEF=________;
(2)若点E是AB的中点,则DF的长为________.
24.如图,在菱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将沿EF折叠,使点的对应点落在边上,若,则的长为______.
类型三、菱形的最值问题
25.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F分别在对角线AC和边AD上,连接DE,EF,若AC=4,BD=2,则DE,EF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
26.如图,在菱形中,,,点,在上,且,连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7.如在菱形中,,,E为的中点,P为对角线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2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对角线AC、BD交于点O,BD=4,点E为OD的中点,点F为AB上一点,且AF=3BF,点P为AC上一动点,连接PE、PF,则PF﹣PE的最大值为 ___.
类型四、菱形的旋转问题
29.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45°,将菱形ABCD绕点A旋转45°,得到菱形,其中B、C、D的对应点分别是,那么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30.如图,菱形ABCD,∠BAC=α,M是AC、BD的交点,P是线段BM上的动点(不与点B、M重合),将线段PA绕点P顺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PQ,点Q恰好在CD上,若要使得PQ=QD,则α的范围为_______.
31.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分别为线段和线段上的动点,且,有以下结论:①四边形为菱形;②;③为等边三角形;④.其中正确结论有__________.(填序号)
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菱形ABCD对角线BD的中点,AD∥x轴,AD=4,∠A=60°.将菱形ABCD绕点O旋转,使点D落在x轴上,则旋转后点C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的解析式为,它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直线y=-x与直线AB交于点C.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CO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求△AOC的面积;
(2)设△PAO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M是直线OC上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4.矩形ABCD中,AD=5,AB=3,将矩形ABCD沿某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A′落在线段BC上,再打开得到折痕EF.
(1)当A′与B重合时(如图1),EF= ;
(2)当折痕EF过点D时(如图2),求线段EF的长;
(3)观察图3和图4,①利用图4,证明四边形AEA′F是菱形;
②设BA′=x,当x的取值范围是 时,四边形AEA′F是菱形.
3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点E为AB边上一动点(与点A,B不重合),连接CE,将∠ACE的两边所在射线CE,CA以点C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分别交射线AD于点F,G.
(1)若∠ACE=α,求∠AFC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证明AE+AF=CG;
(3)若AB=4,点M为菱形ABCD对角线AC(不含A点)上的任意一点,则BM+AM的最小值为______.
36.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
数学实践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先制作一个透明的菱形塑料板,然后在纸上画一个与透明的菱形相似的菱形,把透明的菱形放在上面记作菱形,它们的锐角顶点重合,且,连接,.
(1)操作发现:
如图1,当边在边所在的射线上,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
(2)探究发现:
如图2,将菱形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落在边上,连接和.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探究拓广:
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时,探究并说明线段和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过点E作EF⊥ x轴于点F,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长和OF长即可.
解:过点E作EF⊥x轴于点F,
∵四边形OABC为菱形,∠AOC=60°,
∴∠AOE=∠AOC=30°,OB⊥AC,∠FAE=60°,
∴∠AEF=30°
∵A(8,0),
∴AO=8,
∴AE=AO=×8=4,
∴AF=AE=2,,
∴OF=AO−AF=8−2=6,
∴.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作CD⊥x轴,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OC=OA= 2 ,在Rt△O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D的值,即可得到C点的坐标.
解:作轴于点D,
则,
∵四边形OABC是菱形,,
∴,
又∵,
∴,
∴,
∴,
在Rt△OCD中,,,
∴,
∴,
∴,
则点C的坐标为,
故选:B.
【点拨】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OC=O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D
【分析】
由图1可知点P在AD上运动时,的底和高不变,面积不变;在DB上运动时,面积在减小;故结合图2可知菱形的边长为a,高为3,BD=5,进而构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到答案.
解:由图可知菱形的边长为a,BD=5,菱形BC边上的高是3,如图
则有
∴
∴
∴由 有
解得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懂得从图中数据提炼图形的边长并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
连接AC、BC1,分别交OB、OB1于点D、D1,利用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得OB的长,进一步在菱形OBB1C1计算出OB1,过点B1作B1M⊥x轴于M,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1M,OM,从而得B1的坐标,同理可得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根据循环规律可得B2021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连接AC, 分别交OB,与D、,
∵点A的坐标为(1,0),
∴OA=1,
∵四边形OABC是菱形,∠AOC=60°,
∴OC=OA=1,OB=2OD,∠COD=30°,∠CDO=90°,
∴,
∴,
∴,
∵∠AOC=60°,
∴∠B1OC1=90°-60°=30°,
∵四边形OBB1C1是菱形,
,
在Rt△OC1D1中,
∴,
∴OB1=2OD1=3,
过点B1作B1M⊥x轴于点M,
在Rt△OMB1中,
∴
∴,
同理可得,
,
,
,
由此可以发现规律“每经过12次作图后点的坐标符号与第一次坐标符号相同,每次菱形的边长变成原来的倍即,
∵2021÷12=168……5,
∴B2021的纵坐标符号与B5的相同,则B2021在y轴的负半轴上,
又
∴B2021的坐标为,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利用菱形的性质处理条件,掌握循环规律的处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连接BD,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
解:如图,连接BD,
∵∠C=90°,∠A=30°,AB=2,
∴BC=AB=1,∠ABC=90°-∠A=60°,
∵点D为∠ABC的平分线与边AC的交点,
∴∠ABD=∠CBD=∠ABC =30°,
∵将△BEF沿EF所在直线翻折得到△DEF,
∴BE=DE,BF=DF,
∴∠EDB=∠CBD=30°,∠FDB=∠ABD=30°,
∴∠EBD=∠FDB=30°,∠EDB=∠FBD=30°,
∴BE∥DF,BF∥D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ADF=∠C=90°,
又∵BE=DE,
∴四边形BEDF是菱形,
∴BE=BF=DF=DE,
在Rt△ADF中,
∵∠A=30°,
∵AF=2DF=2BF,
∴AB=AF+BF=2BF+BF=3BF,
∴BF=AB=,
又∵
∴△BEF是等边三角形,
∴BE=BF=EF=,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点.
6.D
【分析】
由题意可知点在AC上时,线段长度最短,故可求解.
解:∵将以直线为对称轴进行轴对称变换,点的对称点为,AC、B′C长度不变,故当A、、C在三点共线时,符合题意,
即点在AC上时,线段长度最短,即=AC-,
∵在中,,,,
∴AB=2BC=2,
∴AC=,
∴线段长度最短为AC-=,
故选D.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长度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轴对称变换的特点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7.C
【分析】
分为菱形点对角线,菱形的边长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解:∵Rt△ABC中,∠C=90°,∠B=30°,点D为AB的中点,
∴,
是等边三角形
折叠
①如图,当为菱形的边长时,
,则
②当为菱形的对角线时,此时与重合,如图
同理可得,则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确定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8.D
【分析】
由图2,可知BP=6,S△ABP=12,由图1翻折可知,AQ⊥BP,进而得出AQ=4,由勾股定理,可知BC=AB=5,菱形 ABCD的面积为BC×AQ即可求出.
解:由图2,得BP=6,S△ABP=12
∴AQ=4
由翻折可知,AQ⊥BP
由勾股定理,得BC=AB==5
∴菱形 ABCD的面积为BC×AQ=5×4=20
故选:D
【点拨】本题是一道几何变换综合题,解决本题主要用到勾股定理,翻折的性质,根据函数图象找出几何图形中的对应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C
【分析】
连接DE交AC于点P,连结BP,根据菱形的性质推出AO是BD的垂直平分线,推出PE+PB=PE+PD=DE且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AC,BO=BD=2,
∵AB=4,
∴,
连接DE交AC于点P,连结BP,作EM⊥BD于点M,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且DO=BO,即AO是BD的垂直平分线,
∴PD=PB,
∴PE+PB=PE+PD=DE且值最小,
∵E是AB的中点,EM⊥BD,
∴BE=2
∴,
∴
∴DM=BD-BM=BO=3,
∴DE=,
故选C.
【点拨】此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等,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P点位置从而确定PE+PB的最小值的情形.
10.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B=∠CBD,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D=∠CBD,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推出点A,C关于BD对称,过A作AQ⊥BC于Q交BD于P,则PQ+PC最小值=AQ,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DB=∠CBD,
∵BD平分∠ABC,
∴∠ABD=∠CBD,
∴∠ABD=∠ADB,
∴AB=AD,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点A,C关于BD对称,
过A作AQ⊥BC于Q交BD于P,
则PQ+PC最小值=AQ,
∵∠ABC=45°,
∴△AB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8,
∴AQ=AB=,
∴这个最小值为,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准确的找到P与Q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1.D
【分析】
如图,作出辅助线,当点G,F,B共线时,有最小值,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在中,求出,的长度,即可求出的长度,即为的最小值.
解:如图,过点,过点F作,DG与FG交于点G,
则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
当点G,F,B共线时,有最小值.
连接BD,由菱形的性质可知,
,
∴,,,,,
又∵,
∴.
当G,F,B共线时,,
故的最小值为,
故选: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几何问题中的最短线段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得到点G,F,B共线时,有最小值,并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2.A
【分析】
作M关于BD的对称点Q,连接NQ,交BD于P,连接MP,此时MP+NP的值最小,连接AC,求出CP、BP,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长,证出MP+NP=QN=BC,即可得出答案.
解:作M关于BD的对称点Q,连接NQ,交BD于P,连接MP,此时MP+NP的值最小,连接AC,则P是AC中点,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QBP=∠MBP,
即Q在AB上,
∵MQ⊥BD,
∴AC∥MQ,
∵M为BC中点,
∴Q为AB中点,
∵N为CD中点,四边形ABCD是菱形,
∴BQ∥CD,BQ=CN,
∴四边形BQNC是平行四边形,
∴PQ∥AD,
而点Q是AB的中点,
故PQ是△ABD的中位线,即点P是BD的中点,
同理可得,PM是△ABC的中位线,
故点P是AC的中点,
即点P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则△BPC为直角三角形,
,
在Rt△BP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
即NQ=5,
∴MP+NP=QP+NP=QN=5,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轴对称找出P的位置.
13.A
【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进而确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确定,进而确定四边形是矩形.
解:∵绕点旋转得,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是边的中点,
∴,
∴四边形是矩形.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4.D
【分析】
根据60°的菱形的性质得到OB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得到OP,P,OP长,结合图形从而得到点的坐标;
解:如图1,连接OA,∵,点O为菱形ABCD中BC边的中点,∴,,∴,∴,由旋转的性质可知,,在中,,,∴,∴点的坐标为,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坐标由图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5.C
【分析】
根据AC平分∠B′AC′,得到∠B'AC=∠C'AC,根据旋转角为∠α,得到∠BAB'=∠CAC'=∠α,根据AC平分∠BAD,得到∠BAC=∠DAC,推出∠BAB'=∠DAC',推出∠BAB'=∠B'AC=∠CAC'=∠DAC'=∠α,根据AD∥BC,得到∠B+∠BAD=180°,推出4∠α+∠β=180°.
解:∵AC平分∠B′AC′,
∴∠B'AC=∠C'AC,
∵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菱形AB′C′D′,
∴∠BAB'=∠CAC'=∠α,
∵AC平分∠BAD,
∴∠BAC=∠DAC,
∴∠BAB'=∠DAC',
∴∠BAB'=∠B'AC=∠CAC'=∠DAC'=∠α,
∵AD∥BC,
∴∠B+∠BAD=180°,
∴4∠α+∠β=180°.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旋转性质和角平分线,熟练掌握菱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旋转图形全等性质,角平分线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A
【分析】
连接BD交AC于O,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得到AD=CD=AB=2,∠BCD=∠BAD=,∠ACD=∠BAC=∠BAD=,OA=OC,AC⊥BD,求出AC=2,由旋转得AE=AB=2,∠EAG=∠BAC=,求出CE=AC-AE=2-2,再证得∠CPE=,求出PC=PE=3-,根据DP=CD-PC求出数值即可.
解:连接BD交AC于O,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B=2,∠BCD=∠BAD=,∠ACD=∠BAC=∠BAD=,OA=OC,AC⊥BD,
∴△ABD是等边三角形,
∴OB=AB=1,
∴OA=,
∴AC=2,
由旋转得AE=AB=2,∠EAG=∠BAC=,
∴CE=AC-AE=2-2,
∵四边形AEFG是菱形,
∴EF∥AG,
∴∠CEP=∠EAG=
∵∠CEP+∠ACD=,
∴∠CPE=,
∴PE=CE=-1,PC=PE=3-,
∴DP=CD-PC=2-(3-)=-1,
故选:A.
.
【点拨】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菱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记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10
【分析】
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O的长,进而三角形的面积.
解:∵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
∴AB=3-(-2)=5,AB∥CD,AD=CD=AB=5,
即CD∥x轴,
在Rt△AOD中,
由勾股定理得:OD=
∴S=
故答案:10.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O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8.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D点坐标,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点的坐标.
解: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得D点坐标为(1,1).
∴,OB与y轴的正半轴的夹角为45°,
而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夹角为90°,
∴菱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135°时,即线段OD绕点O逆时针旋转135°时,此时OD在x 轴的负半轴上,
∴菱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0),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利用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9.
【分析】
连接AP、AC交BD于点E,过A点作AD∥PQ,且AD=PQ,连接DQ、CD,则当点Q在线段CD上时CQ+CP最短,从而周长最小,则易得PA⊥OA,从而可求得点P的坐标.
解:连接AP、AC交BD于点E,过A点作AD∥PQ,且AD=PQ,连接DQ、CD,如图
∴四边形ADQP是平行四边形
∴DQ=AP,AD=PQ=2
由菱形的对称性知:AP=CP
∴DQ=CP
当点Q在线段CD上时,CQ+DQ= CQ+CP最短,从而周长=CQ+CP+2最小
∵四边形OABC是菱形
∴OC=OA=,CE=AE,AC⊥BD
∵∠AOC=60°
∴△OAC是等边三角形
∴
∵AD∥PQ
∴AC⊥AD
由勾股定理得
∴∠ACD=30°
∵AP∥CD
∴∠PAC=∠ACD=30°
∴∠PAO=∠CAO+∠PAC=90°
即PA⊥OA
∵∠AOE=30°
∴OP=2AP
在Rt△PAO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AP=2
则点P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两点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过A点作AD∥PQ,且AD=PQ.
20.25
【分析】
连接CE、CF.证明△CEF是等边三角形以及AF⊥CF,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解:如图,连接、.
,
,,,
,,
在中,,
四边形是菱形,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在和中,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中,,
.
故答案为:25.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1.①②③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及垂直的条件可得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从而可判定①正确; 由中位线定理即可判定②正确;由AB=AC及E、F分别为中点可得AE=AF,由折叠的性质即可判定③正确;当AB与AC不相等时,点D不是BC的中点,则DE与AC不平行,从而四边形AEDF不是平行四边形,故不是矩形,从而可判定④错误.
解:由折叠性质得:AE=DE,AF=DF,且EF⊥AD
∴∠EAD=∠EDA
∵AD⊥BC
∴∠EDA+∠EDB=90゜,∠EAD+∠B=90゜
∴∠EDB=∠B
∴DE=BE
∴DE=AE
即点E是AB的中点
同理:点F是A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故①正确
∵EF是△ABC的中位线
∴
∵,
∴△AEF的周长为
而△ABC的周长为AB+BC+AC
∴△AEF的周长等于△ABC周长的一半
故②正确v
∵AB=AC,E、F分别是AB、AC的中点
∴AE=AF
∵AE=DE,AF=DF
∴AE=DE=DF=AF
即四边形AEDF是菱形
故③正确
当AB与AC不相等时,点D不是BC的中点,则DE与AC不平行,从而四边形AEDF不是平行四边形,故不是矩形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折叠的性质等知识,由题意得到E、F分别是中点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CF=EF,DF⊥BC,代入相关数据可得CF=5,BC=7,由菱形的性质得DC=7,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F的长.
解:由折叠得,CF=EF,DF⊥BC,
∵BE=3,BF=2
∴EF=BE+BF=3+2=5
∴CF=5
∴BC=BF+FC=2+5=7
∵四边形ABCD是菱形
∴DC=BC=7
在Rt△DFC中,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CF=EF,DF⊥B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90° 2.8
【分析】
(1)由折叠得∠,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结论;
(2)首先证明B、G、D在同一条直线上,再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解由折叠得,∠
∴∠
∵∠
∴∠
即∠
故答案为:90°;
(2)∵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DCAB,
∴
∵∠A=120°
∴
∵点E为AB的中点,且AB=2
∴
∵点A与点G重合,
∴
∵点B与点H重合
∴
又
∴
∴点G与点H重合
∵∠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过点D作,交BC的延长线于点O,如图,
∵DCAB
∴∠
∴∠
∴
在中,
由折叠得,,
设,则
∴,
在中,
∴
解得,
∴
故答案为2.8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
【分析】
根据菱形性质和,可得,,,过点作于点,于点,过点于点,得矩形,然后利用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得,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在菱形中,,,,
,
如图,过点作于点,于点,过点于点,
得矩形,如图所示:
,,
,,
,,
由翻折可知:,,
,
,
,
,
解得,
,
在中,,,
,
,
,
,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涉及到翻折变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5.##
【分析】
如图所示:在AB上取点F′,使AF′=AF,过点D作DH⊥AB,垂足为H.因为EF+DE=EF′+DE,推出当D、E、F′共线,且点F′与H重合时,FE+DE的值最小.
解:∵菱形ABCD中,AC=4,BD=2,
∴AO=OC=2,BO=OD=1,
∴AD=AB=,
如图所示:在AB上取点F′,使AF′=AF,过点D作DH⊥AB,垂足为H.
∵S△ABD=•AO•BD=•AB•DH,
∴DH=,
∵EF+DE=EF′+DE,
∴当D、E、F′共线,且点F′与H重合时,FE+D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利用对称解决最短问题.
26.
【分析】
连接BD交AC于点O,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DO=3,当点O为MN的中点时,BM+DN的值最小,再证明得DN=BM,由勾股定理求出DN的长即可.
解:连接BD交AC于点O,如图,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
∴
又
在Rt△AOB中,
∴
∴DO=5
当点O为MN的中点时,BM+DN的值最小,
∵MN=1
∴
在Rt△DON中,
∴
在Rt△DON和Rt△BOM中,
∴
∴DN=BM
∴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BN=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
【分析】
连接AC,CE,则CE的长即为AP+PE的最小值,再根据菱形ABCD中,得出∠ABC的度数,进而判断出△ABC是等边三角形,故△BC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E的长.
解:连接AC,CE,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关于直线BD对称,
∴CE的长即为AP+PE的最小值,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E是AB的中点,
∴,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菱形的性质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1
【分析】
取OB中点E',连接PE',作射线FE'交AC于点P'.则PE=PE',当P与P'重合,P'、E'、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F﹣PE'有最大值,即为FE'的长.
解:如图,取OB中点E',连接PE',作射线FE'交AC于点P'.
则PE=PE',
∴PF﹣PE=PF﹣PE'≤FE',
当P与P'重合,P'、E'、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
PF﹣PE'有最大值,即为FE'的长,
∵在菱形ABCD中,∠ABC=120°,
∴∠ABD=60°,∠DAB=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AB=BD=AD=4.
∴OD=OB=2.
∵点E'为OB的中点,E'B=1,AF=3BF,
∴BFAB=1,
∵∠ABD=60°,
∴△BE'F为等边三角形,
∴E'F=FB=1.
故PF﹣PE的最大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大值问题、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9.
【分析】
首先由菱形的性质可知,由旋转的性质可知:,从而可证明为直角三角形,然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长度.
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为菱形,,
∴.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
在中,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证得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0.45°90°-α,α>45°,根据∠AP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27.25 位似(巩固篇)(专项练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20 特殊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拓展篇)(专项练习),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12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拓展篇)(专项练习),共6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问题,正方形最值问题,平直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问题,正方形的旋转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