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
展开第2课时 反比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例2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渗透自主学习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会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面积。
(2)圆的周长和半径。
(3)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师: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正比例相关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反比例关系。
探究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师: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会怎样变化?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例2图表】
组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表中有哪两种量?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相对应的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讨论后汇报:
(1)表中有容器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2)水的高度随着容器底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3)相对应的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底面积×高度=体积(一定)。
师介绍: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反比例关系。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呢?
预设:x y=k(一定)。
3.举例说明,认识强化。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预设1: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关系。
预设2:如果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
4.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
师: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得出:
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提问:从表格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点评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1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反比例
底面积×高度=体积(一定)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 y=k(一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例1和例2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正、反比例的认识和理解。本堂课的一大特点: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列举出了很多以前学习过的数量关系,整节课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板书设计反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猜想引入,提供材料,组织研究,课堂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4 比例2 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比例2 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新,探究新知,反比例图像小视频,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