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第2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科学家屠哟哟因提取青蒿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符号 2N、N2、2CO、CO2,数字“2”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2N
    B.N2
    C.2CO
    D.CO2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3.X物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书为
    A.CH3COOHB.C2H5OHC.CH4D.C2H4
    4.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界的碳、氧循环B.分子运动现象
    C.洗涤剂除油污D.煤制成煤气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6.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
    7.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 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C.D.
    8.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B.液氧C.青铜D.干冰
    9.科学家屠哟哟因提取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水分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22:5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冰与水B.泥沙与水C.植物油与水D.蔗糖与水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溶剂量不变时,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质量一定越大
    C.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明显现象;再将等质量、表面积相同的甲、丙分别投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速率比丙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13.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钻木取火D.掩耳盗铃
    14.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打开汽水瓶有气泡冒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
    1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硫酸锌B.澄清石灰水C.铁水D.红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温馨提示:试管口没有棉花)_____;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_____时氧气已经集满。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证明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乙同学利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选填“a”或“b”)通入。
    (4)下图是二氧化碳、氧气性质实验装置图(烧杯内放有两只燃着的蜡烛),请回答:
    ①A处:现象_____;B处: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②C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果没有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点)。
    (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
    18.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19.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是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香叶醛(化学式为C10H16O)存在于柠檬油中,具有柠檬、柑橘果香。广泛应用于肥皂、花露水的加香剂中。请计算:
    (1)香叶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15.2g香叶醛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21.(8分)根据如图信息进行计算(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入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1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胡椒、花生油、面粉、白糖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
    (2)消毒液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写名称)。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C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把30g甲溶解在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把N点甲的溶液转化为M点溶液的方法(写一种)_____。
    ③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降到t2°C,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④要配制等质量t3°C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多是_____。配制过程中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偏大”或“偏小”)
    23.(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样品(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参加反应的锌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要使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5)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稀硫酸,则需要浓硫酸的的质量为_____。
    (6)若工业上用含Cu2S 80%的辉铜矿111t(炼制过程中辉铜矿的损失率为20%),能炼出上述黄铜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B
    3、B
    4、C
    5、B
    6、D
    7、C
    8、B
    9、B
    10、D
    11、C
    12、A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2KClO32KCl+3O2↑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或集气瓶瓶外有气泡冒出) BD或BF(答一种即可)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装置填BF将燃着的木条放到导管口b处) b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铁丝可能过粗或氧气不纯或火柴没有燃尽就伸入氧气瓶中或铁丝表面有锈(答出一点即可)
    17、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或实验后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等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8、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缓冲气压,防止胶塞冲出 较多固体
    19、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催化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Fe + 2O2Fe3O4 2H2O22H2O+O2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15:2(2)1.6g
    21、(1)10g(2)1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白糖 酒精 30g 65 添加溶质 乙大于甲大于丙 丙 偏小
    23、 65/2=x/0.2g 74% 54.7g 10g 76.8t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证明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设计

    相关试卷

    重庆綦江长寿巴南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綦江长寿巴南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瑞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瑞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