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1.我们应该积极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A.饮用工业酒精会使人双目失明
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会“出汗”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观察到分子的图象
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为燃油(由碳、氢元素组成)
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而水污染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降雨淋洗将大气中的污染物冲入水中
B.农田排水
C.冰川融化
D.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B.硅酸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4.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最大是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
B.雾霾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排放废气,燃烧烟花爆竹、烹饪等原因所造成的
C.化石能源不仅不可再生,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染污性物质,因此应不再使用化石能源,这符合绿色化学的核心
D.对煤进行气化、液化、脱硫等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其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主发动机中采用液氧。液氧(O2)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有机物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溴挥发B.氯水有漂白性
C.碘升华D.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D.CS2分子的结构式:S═C═S
8.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H3O+B.Li+C.OD﹣D.OH﹣
9.分类是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SO2、N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CH4、C2H5OH、CH3COOH均属于非电解质
C.NaHCO3、AgNO3、KAl(SO4)2均属于盐
D.淀粉溶液、蛋清溶液、蔗糖溶液均属于胶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Fe(OH)3胶体静置会分层
C.HCl、SO2、Fe2+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CH3COONH4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 CH3COO﹣+NH4+
1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C.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2.科学家对液氢施加约4.95×1011Pa压力,成功制造出了“金属氢”,这是一种以氢离子和自由电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关于金属氢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可能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B.与氢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C.摩尔质量与氢气相同
D.制造 金属氢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硫酸B.蔗糖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D.硫酸铜溶液
1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雾天打开车灯会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大江入海口会形成三角洲岛屿
D.利用半透膜可以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1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带电的特性
B.Na2CO3可以用作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焙制糕点
D.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制漂白粉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强电解质
B.在常温常压下,11.2升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1m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燃烧一定要有氧气的参与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
C.某物质的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都不能导电,则其一定为非电解质
D.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通电时NaCl发生了电离
B.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存在
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4+、NO3﹣,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Na+、H+、SO42﹣三种离子
19.下列职业与化学不相关的是( )
A.水质检验员B.程序设计工程师
C.化工工程师D.化学科研工作者
20.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 )
A.纯盐酸、空气、硫酸、干冰
B.蒸馏水、氨水、氯化钠、二氧化硫
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
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
2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a、b两点对应的BaSO4的质量相同
C.c点两溶液含有相同的OH﹣
D.d点的溶质为Na2SO4
22.2022年,在卡塔尔举办的世界杯备受全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幕式的绚丽烟花利用的“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B.运动员需要补充的NaCl溶液是电解质
C.制作奖杯的材料之一18K金是合金
D.足球赛服材料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3.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SO2、CO2、NO2都是酸性氧化物
B.汽油、漂白粉、水玻璃、液氯均为混合物
C.氯化铵、硫酸钡、次氯酸钠都是强电解质
D.NH3、NH3•H2O均为电解质,且都为纯净物
24.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氨直至过量,溶液导电性发生变化,如图图示中电流(I)随氨通入量(m)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B.
C.D.
25.将石墨置于熔融的钾中可形成钾石墨,其组成主要是C8K、C24K、C36K、.C48K.、C60K等。在钾石墨中,钾原子把价电子交给石墨层,但在遇到与金属钾易反应的其他物质时会收回。下列对钾石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钾石墨中存在K+
B.钾石墨与水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C.钾石墨不导电
D.上述5种钾石墨互称同素异形体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高一(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解答】解:A.工业酒精含甲醇有毒,饮用工业酒精,甲醇损伤视神经会使人双目失明,故A正确;
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会“出汗”是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过程,故B正确;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观察到分子的图象,确定分子的真实存在,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改变,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转化为汽油的,故D错误;
故选:D。
2.【解答】解:A.降雨淋洗将空气中污染物和堆积在地上的垃圾污染物冲入水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A不选;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所以农田排水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不选;
C.冰川融化,水由固体转化为液体,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C选;
D.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D不选;
故选:C。
3.【解答】解: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酸雨污染,不能消除雾霾,故A错误;
B.硅胶多空,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进行治理,故C错误;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而95%的乙醇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易在细胞壁形成一层保护膜,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进入肺中,会引起肺部疾病,故A正确;
B.雾霾的成因包括:冬季北方采暖煤炭增加带来整体污染排放增加;大量机动车带来的路面扬尘和尾气的排放;周边的建材、化工等重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排放,燃烧烟花爆竹、烹饪等,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即利用化学方法消除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故C错误;
D.对煤进行气化、液化、脱硫等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其利用率,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液氧(O2)是元素O形成的分子中的一种,是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A。
6.【解答】解:A.溴挥发为蒸气,分子间距增大,但无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即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从而将其漂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碘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距离增大,没有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萃取溴,利用的是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甲酸甲酯中含有酯基,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A错误;
B.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为球棍模型,H2O分子正确的比例模型是,故C错误;
D.CS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其结构式为S═C═S,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则微粒带负电,因此AB均错误;氧原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都是8,H的原子中只有质子无中子,D的原子中含有一个中子一个质子,故OH﹣的质子数大于中子数。
故选:D。
9.【解答】解:A.S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2和碱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CH4、C2H5OH均属于非电解质,CH3COOH水溶液中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NaHCO3、AgNO3、KAl(SO4)2均符合盐的概念和组成属于盐,故C正确;
D.淀粉溶液、蛋清溶液均属于胶体,蔗糖溶液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都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
B.胶体是介稳体系,静置不分层,故B错误;
C.HCl、SO2、Fe2+均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
D.CH3COONH4为铵盐,则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胶体本身不带电,但是能够吸附带电离子形成胶体微粒,故A错误;
B.氯化铁与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故B错误;
C.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分别通过胶体时,会出现明显的光带,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常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是一种以氢离子和自由电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A正确;
B.是一种以氢离子和自由电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是原子构成的单质,与氢气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是一种以氢离子和自由电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是原子构成的单质,与氢气分子不同的单质,摩尔质量不同,故C错误;
D.制造金属氢过程,单质结构发生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A、稀硫酸是溶液,不是胶体,故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蔗糖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故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故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A、在雾天打开车灯会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形成的浊液,与胶体性质没有关系,故B正确;
C、大江入海口会形成三角洲岛屿属于胶体的聚沉,故C错误;
D、利用半透膜可以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利用的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与胶体性质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A.胶粒带电,胶体不带电,故A错误;
B.Na2CO3碱性太强,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NaHCO3,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C正确;
D.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太低,应用石灰乳吸收氯气来制取漂白粉,故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A、液氯是单质,所以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状况不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H2O=HClO+HCl,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性,故C正确;
D、1ml氯气参加反应,要根据具体反应来确定电子的转移情况,如1ml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也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转移电子数不到NA,故D错误;
故选:C。
17.【解答】解:A.燃烧指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钠,故A错误;
B.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故B正确;
C.非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氧气的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都不能导电,则其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过氧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2,故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A.NaCl在熔融的作用下发生的电离而导电,而不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的电离,故A错误;
B.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错误;
C.由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硝酸铵属于盐,故C错误;
D.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了Na+、H+、SO42﹣三种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A.水质检验员是对天然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进行检测和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用到化学知识,故A不选;
B.程序设计工程师是进行编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与计算机知识有关,与化学知识无关,故B选;
C.化工工程师是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工业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用到化学知识,故C不选;
D.化学科研工作者是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用到化学知识,故D不选;
故选:B。
20.【解答】解:A、纯盐酸、空气、硫酸、干冰中纯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
B、蒸馏水、氨水、氯化钠、二氧化硫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故B正确;
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中铁是单质,碳酸钙是电解质,故C错误;
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中的碳酸钠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21.【解答】解:A.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反应为H2SO4+Ba(OH)2=BaSO4↓+2H2O,则b点发生NaHSO4+Ba(OH)2=BaSO4↓+NaOH+H2O,所以对应的BaSO4的质量相同,故B正确;
C.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硫酸氢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Na2SO4,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②中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错误;
D.d点发生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则溶质为Na2SO4,故D正确;
故选:C。
22.【解答】解:A.“焰色试验”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氯化钠是电解质,运动员需要补充的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18k金是黄金含量至少达到75%的合金,因此制作奖杯的材料之一18K金是合金,故C正确;
D.聚酯纤维面料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因此足球赛服材料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B。
23.【解答】解:A、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而NO2和碱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汽油、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为混合物,而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故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为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氯化铵、硫酸钡、次氯酸钠均为盐,故都是强电解质,故C正确;
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而氨气在水溶液中导电和其本身无关,在熔融状态下不带电,故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24.【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氨直至过量,醋酸和氨气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大,继续加入氨,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溶液导电能力也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5.【解答】解:A.钾石墨其组成是C8K、C24K、C36K、C48K和C60K,属于离子化合物,钾石墨中存在K+,故A正确;
B.钾石墨遇到与金属钾易反应的其他物质时还会收回电子变回金属钾,所以遇水会剧烈反应,故B错误;
C.钾石墨中,石墨层自由移动的电子多了,导电能力比石墨强,故C错误;
D.钾石墨其组成是C8K、C24K、C36K、C48K和C60K,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
37,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化学卷: 这是一份37,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化学卷,共5页。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根据下列反应的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二: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二,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