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 (2017)9 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设计
展开1.科学概念:学生将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状态是由力的作用决定的,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或静止。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探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现象,并学习简单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现象产生好奇心,乐于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状态是由力的作用决定的。
2.学习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和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资料、PPT课件、小车、橡皮筋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笔、纸、小球等简单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推一个东西,它就会动起来;当拉一个东西,它就会停下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力和运动的探究。
(二)探究过程(30分钟)
1.观察与描述(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的桌子、摆动的钟摆等,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深入观察和描述,记录在纸上。【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观察力。同时让学生了解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实验与探究(10分钟)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如使用小车在桌面上滑动,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使用橡皮筋拉伸,观察其形变等。【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加深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总结与提升(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原理为人类服务,提出一些应用实例。【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与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4.拓展与延伸(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例子,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持续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恒心。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普遍现象。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6 数星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6 数星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