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桂林市重点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桂林市重点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16的平方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60°,则顶角的度数是( )
A.30°B.30°或150°C.60°或150°D.60°或120°
3.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BC为边,在Rt△ABC外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CE和△BCF,连接BE、AF分别交AC、BC边于H、D两点.下列结论:①AF=BE;②∠AFC=∠EBC;③∠FAE=90°;④BD=F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个B.3个C.2个D.1个
4.下列各数-,,0.3,,,其中有理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5.如图,△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若AB=10cm,则△DBE的周长等于( )
A.10cmB.8cmC.12cmD.9cm
6.16的平方根是( )
A.4B.-4C.±4D.±2
7.在长为10cm,7cm,5cm,3cm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B.2C.3D.4
8.用计算器依次按键,得到的结果最接近的是( )
A.B.C.D.
9.某工程对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由于情况有变,……,设原计划每天绿化的面积为万平方米,列方程为,根据方程可知省略的部分是( )
A.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
B.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延误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
C.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降低了20%,结果延误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
D.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降低了20%,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
10.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ABC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的度数是( )
A.30°;B.40°;C.50°;D.60°.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x2•x3=x6B.(xy)2=xy2C.(x2)4=x8D.x2+x3=x5
12.如图,在▱ABCD中,AB=2,BC=1.以点C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P,交CD于点Q,再分别以点P,Q为圆心,大于PQ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N,射线CN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则AE的长是( )
A.B.1C.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已知中,,,长为奇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14.如图,一次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则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
15.如果把人的头顶和脚底分别看作一个点,把地球赤道看作一个圆,那么身高2m的小赵沿着赤道环行一周,他的头顶比脚底多行_____m.
16.如图,中,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经过点,分别交,于点,,.点到的距离为,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
17.已知x+y=8,xy=12,则的值为_______.
18.如果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与直线BE、直线CE、直线BF、直线CF相较于点A,G,H,D,且∠A=∠D,∠B=∠C.试判断∠1与∠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边延长至点E,使DE=AD,连接CE,F是BC边的中点,连接FD.
(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AD=6,∠A=60°,求CE的长.
21.(8分)已知:如图,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B∥DC,AB=CD,∠B=∠D,
(1)求证:△ABE≌△CDF;
(2)若点E,G分别为线段FC,FD的中点,连接EG,且EG=5,求AB的长.
22.(10分)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时,经历了以下学习过程:
(1)(探究发现)如图1,在中,若平分,时,可以得出,为中点,请用所学知识证明此结论.
(2)(学以致用)如果和等腰有一个公共的顶点,如图2,若顶点与顶点也重合,且,试探究线段和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拓展应用)如图3,在(2)的前提下,若顶点与顶点不重合,,(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23.(10分)(1)因式分解: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4.(10分)如图,已知在△ABC中,∠C=90°,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鹤岗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次函数y=ax2+bx+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荆门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s60°的值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荆州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P,点M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