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
单元
4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重点
1、学习略读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有选择的阅读,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文常及词语积累。
难点
学习略读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有选择的阅读,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想,只有品尝过生活滋味的人才能说得出它们的准确含义。至于同学们,你们想说“苦”或“乐”,未免有些“为赋新辞强说愁”了。
但梁启超对生活中的苦与乐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他的《最苦与最乐》,了解一下名人的苦乐观。
听,思考
激趣
讲授新课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曾参与“戊戌变法”,广东新会人。著作有《饮冰室全集》。梁启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词语学习:
快速阅读,思考:
1、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如何得出答案的?
2、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引用了哪些名言来证明?
3、作者认为这种“苦”与“乐”的关系怎样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苦”与“乐”呢?
再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找出论说的句子。
2、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3、作者认为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读最后一段,思考:
1、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2、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明确段落
第一部分(1-3):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说)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说)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总结)
读
读
补充笔记
读,补充笔记,练习
读课文,思考,
自由读,思考,讨论
明确目标
了解文常
完成目标1
完成目标2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恩惠 (huì) 赔礼(péi ) 悲天悯人(mǐng)
B.契约(qì) 纵然(zòng) 如释负重(shì)
C.卸却(xiè) 包揽(lǎn) 海阔天空(kuò)
D.监督(dū) 达观(dá) 别出心裁(cái)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
B.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募里去。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 , 心情放松了许多。
B. 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 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 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B.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
C.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D.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
做练习
巩固
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板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