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第七单元》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课后作业】(附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66941/0-17045847526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第七单元》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课后作业】(附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66941/0-17045847526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第七单元》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课后作业】(附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66941/0-17045847527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后测评
展开下列有关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A. 氢能源是化石能源B. 煤是纯净物
C.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能源D.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点燃天然气前要先验纯
C.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能提高燃料利用率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井”中着火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
B. “长竹剥开去节”属于物理变化
C. 文中涉及了蒸发结晶
D. “合缝漆布”是确保气密性良好
下列有关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能源是化石能源B. 煤是纯净物
C.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能源D.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
C.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都会放热
B.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放热
D. 人类利用的热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B. “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C. 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2021年,山西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能源供给成绩单:全年实现原煤产量12亿吨,完成发电量3826亿千瓦时,煤层气(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95亿立方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属于可再生能源B.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O
C. 煤层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D. 煤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中国化学家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Ⅰ中产生的气体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B. 反应Ⅱ为:2H2O2- 催化剂 光照2H2O+O2↑
C. 反应Ⅰ和反应Ⅱ中两种催化剂的质量都减小
D. 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 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 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CO2和O2的循环
C.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化石燃料燃烧都生成CO2和H2O
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具有可燃性B. 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 是可再生能源D.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H2O
B. MgO的作用是催化剂
C. 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
D. 参加反应的CO2与H2质量比是1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8.0分)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______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______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北京冬奥会期间,185辆宇通氢燃料客车闪耀会场内外,展现出河南制造的新实力。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氢燃料电池车的作用是将 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氢化物,它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020年4月3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
(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他两种是 ______(任填一种)。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②请写出一个与A含有相同元素的有机物的化学式 ______。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通过天然气制氢气的一种原理为:CH4+H2O-催化剂CO+3H2,CO+H2O-催化剂CO2+H2,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为______。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神舟十三号凯旋,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一台阶,但能源和环境还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和新能源汽车,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重大课题,也是化学研究的一重大领域。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______等。
(2)煤燃烧时排放SO2和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这一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已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______(答一条),以缓解这一环境问题。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煤、天然气、氢气、乙醇(俗称酒精)、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硫、氮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填写名称)。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氢能源不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包含煤、石油和天然气,故错误;
B、煤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C、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使用后能生产出来,是可再生能源,正确;
D、石油是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分类以及能源的认知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答案】A
【解析】解:A、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产品,故A错误;
B、天然气不纯时,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天然气前要先验纯,故B正确;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故C正确;
D、将煤块粉碎可以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煤炭的燃烧,能提高燃料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D、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灭火的方法以及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火井”中着火的物质是甲烷,甲烷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长竹剥开去节”是将长竹打通竹节,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利用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水分结晶,故C正确;
D、“合缝漆布”是在竹子外包漆布,确保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甲烷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
B、根据“长竹剥开去节”,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水分结晶进行分析;
D、根据在竹子外包漆布,确保气密性良好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见能源的分类等,注意理解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4.【答案】C
【解析】解:A、氢能源不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包含煤、石油和天然气,故错误;
B、煤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C、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使用后能生产出来,是可再生能源,正确;
D、石油是天然能源,不是化工产品,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分类以及能源的认知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答案】B
【解析】
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故说法正确;
B. 燃烧能放出热量,但并不是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与水反应同样会放出热量,故说法错误;
C.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说法正确;
D.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故说法正确。
故选: B 。
6.【答案】B
【解析】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吸收热量 ( 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 ) ,有的放出热量 ( 如燃料的燃烧 ) , A 说法错误;
B. 化学反应不但生成了新物质,而且还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说法正确;
C. 并不是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的过程中也会放出热量, C 说法错误;
D. 人类利用的热量并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核能等, D 说法错误。
故选: B 。
7.【答案】A
【解析】
A 、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A 说法正确;
B 、“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B 说法错误;
C 、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说法错误;
D 、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 D 说法错误;
故选 A 。
8.【答案】C
【解析】解:A、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资源,选项错误;
B、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即甲烷,选项错误;
C、煤层气燃烧即甲烷燃烧,会产生蓝色火焰,选项正确;
D、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选项错误;
故选:C。
A、根据能源的分类分析;
B、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选项错误;
C、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
C、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此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变为淡蓝色的液氧,故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答案】C
【解析】解:A、反应Ⅰ是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故A正确;
B、反应Ⅱ是由过氧化氢一种物质生成水和氧气两种物质,化学方程式为2H2O2- 催化剂 光照2H2O+O2↑,故B正确;
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两种催化剂的质量都不变,故C错误;
D、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1.【答案】B
【解析】解:A、由流程图可知,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说法正确;
B、过程1中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B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故C说法正确;
D、在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炭黑和Fe3O4都是固体,需要解决分离问题,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通过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图,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分解反应和物质的变化等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即可分析就解答。
12.【答案】C
【解析】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故 A 错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不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而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故 B 错误;
C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C 正确;
D 、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生成 CO ,故 D 错误。
故选: C 。
13.【答案】C
【解析】解:A、石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是一种黏稠状液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石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解:A、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目前为甲烷,只含有碳和氢元素,比反应物中缺少氧元素,而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还有水生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
B、根据图示关系,氧化镁反应前后未发生反应,只是起到携带二氧化碳和碳原子的作用,使反应可以发生,因此作为催化剂使用,选项B正确;
C、甲烷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选项C正确;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CH4+2H2O,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质量比=44:8=11:2,选项D错误;
故选:D。
15.【答案】(1)煤;甲烷;
(2)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答对一个即可);广泛;电;
(3)混合物;可再生。
【解析】解:(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故答案为:煤;甲烷;
(2)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答对一个即可);广泛;电;
(3)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混合物;可再生;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水;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广泛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醇汽油是混合物,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
16.【答案】2H2+O2- 点燃 2H2O 化学 CaH2+2H2O=Ca(OH)2+2H2↑
【解析】解: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2H2O;氢燃料电池车的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氢化物,它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故答案为:2H2+O2- 点燃 2H2O;化学;CaH2+2H2O=Ca(OH)2+2H2↑。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7.【答案】混合物 煤或石油 1:4 C2H4(合理即可) CH4+CO2- 一定条件 2CO+2H2
【解析】解:(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但它还含有二氧化碳等其它成分,所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煤和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
(2)①从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4;
②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也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合理即可);
③根据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 一定条件 2CO+2H2。
18.【答案】石油 氧
【解析】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由CH4+H2O- 催化剂 CO+3H2,CO+H2O- 催化剂 CO2+H2,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反应前后,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为氧。
19.【答案】天然气 使用脱硫煤(合理即可) 太阳能(合理即可)
【解析】解:(1)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2)减少酸雨的形成,要减少SO2和NO2等污染物的排放,可使用脱硫煤(合理即可)。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0.【答案】 氢气
氢气、乙醇
NO
硫元素
C
【解析】(1)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煤、天然气、汽油、柴油等物质燃烧时能生成大量对环境不利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氢气、乙醇。故答案为氢气;氢气、乙醇。
(2)由质量守恒定律和SO2+NO2=SO3+X,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硫、氧、氮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4、1,而反应后硫、氧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3,所以X中必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O。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氮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故答案为NO;硫元素。
(3)A.化学反应过程中不都会发生放热现象,化学反应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A错误;
B.在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故C正确。
故选C。
初中人教版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hx/tb_c1158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后测评</a>,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步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