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案设计,共5页。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欣赏美景,品析手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1、品析美景和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
【课前发放任务卡(见附件一),包含“学习目标”“小石潭游览路线图”“写给柳宗元的话”三部分内容】
一、导入新课
游戏激趣导入:看图猜诗《悯农》《竹里馆》《江雪》,由《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引出柳宗元,介绍他被誉为“游记散文宗师”,由此得知他在散文上的造诣之深。今天学习他的散文名篇《小石潭记》。
二、文常知识
1.“记”这一古代文体,多为游记,也可以叙事、状物。本文是一篇游记。利用游记这一文体,把本节课的学习化为一次游览之旅,以小石潭为目的地,以学习目标为游学任务,以作者柳宗元为导游——“与柳同游”,每完成一项任务在任务卡中画星自评。
2.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柳柳州”(官终柳州刺史)。
三、教学活动“与柳同游”
环节一:畅读课文
1.听范读:老师范读全文,学生听读标注字音和停顿,如有字音疑问,老师解答。设计“字音大通关”检查反馈:蒙络(luò)摇缀(zhuì)、参差(cēn cī)披拂、斗(cēn cī)折蛇行、悄怆(qiǎ chuàng)幽邃、寂寥(liá)无人。
2.疏通文意:
在课前预习自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组内解决自己未能翻译的词句,老师解答组内未能解决的翻译。检查反馈句子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单独展示读,全班齐读,适当进行朗读评价和指导。
4.学生自评任务一完成情况。
“与柳同游”之环节二:探寻美景
1.再读课文,圈画标志性词句,理清游览线路,绘制简单路线图。
预设:从小丘西行——隔篁竹——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同时此环节点明解释“移步换景”的手法。
2.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拍摄一处你眼中小石潭最美丽的风景,并说明你的理由。
预设:水——“闻水声,如鸣佩环” “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清 石——“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奇 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绿 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乐 溪——“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穿插写景手法讲解: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
3.学生自评任务二完成情况
“与柳同游”之环节三:体悟情感
1.圈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探究:作者的感情由快乐变为悲苦,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变化的?出示背景链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探山访水。
预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学生自评任务三完成情况
四、拓展延伸:
1.谈一谈——小石潭跟柳宗元有没有相似之处?
•柳宗元:我贬谪在这荒远之地
•小石潭:我远离城市静静独处
•柳宗元:隔篁竹,我闻到了你如鸣佩环的水声
•小石潭:伐翠竹,你见到了我全石为底的姿容
•柳宗元:我愿是条鱼儿游在你身旁,和你守候那明媚的日光
•小石潭:我只是一湾浅浅的石潭,承受不住万千的离愁
•柳宗元:四面竹树,我心寂寥依旧
•小石潭:千年流淌,溪流凄寒如故
•合:记下吧!记下吧!
•只为心底里的彷徨无助
预设:美丽的小石潭被埋没了很多年,在柳宗元一行人来之前是不为世人所知的,而且永州乃蛮荒之地,人烟稀少,今后能来欣赏小石潭的人一定也不多。这就和被贬谪在永州,才华横溢、极富政治理想的柳宗元比较相似。此时此刻,在柳宗元眼中,小石潭就是另外一个他,他就是另一个小石潭。
2.写一写——柳宗元,我想对你说在任务卡对应的位置写出给柳宗元的话,学生展示。激发学生感悟古代文人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1.任务卡满星学生展示,老师表扬激励。
2.本节课跟随柳宗元游览了优美的小石潭风光,感受到了他精彩绝伦的文笔,从他的文字中体悟到他的情感变化,对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六、作业设计:
1.结合课文内容,为小石潭写一段导游词(200字左右)
2.课下阅读《永州八记》的其他篇目
七、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
水——清
石——奇 乐
树——绿 景——情
鱼——乐 悲
溪——曲
本课教学反思
对于这堂课,我认为自身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疏忽了文言文教学通读这个根本环节。他们毕竟只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语文根底单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以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很差。
第二、基础知识落实的还不到位,这对课文的朗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言文的阅读要建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只有弄懂了课文意思,读起来才会连贯、流畅。否则的话,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查阅资料、自学课文的能力,在经验中也具备了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例如“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景抒情〞等。但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概括。 以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注重朗读和字词的教学,不能忽视这类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给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机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诵读疏通 完成积累,默读梳理 明踪探情,品读抒怀 观景明情,悟读追问 知人论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诵读疏通 完成积累,默读梳理 明踪探情,品读抒怀 观景明情,悟读追问 知人论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