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01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02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广东一模)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1~2题。
    1.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表现为( )
    A.土耳其地震是板块张裂
    B.新西兰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
    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
    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2.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 )
    A.震级高,震源深
    B.两大板块运动速度快
    C.同一断裂上两次强震
    D.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
    解析:第1题,土耳其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A项错误;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地震的地区,B项对;土耳其地震的形成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C项错误;新西兰地震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D项错误。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发生地震,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发生地震后逃生时间比较短,很多人来不及逃脱就被倒塌的房屋掩盖;且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增加了伤亡的几率,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D项对;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震级高,震源较浅,A项错误;板块运动速度是较慢的,B项错误;新西兰地震属于强烈地震,土耳其地震是双强震加之多次余震,都可能使死亡人数增多,但与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比不是最重要的自然原因,C项错误。故选D。
    答案:1.B 2.D
    (2023·梅州二模)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3~4题。
    3.据材料判断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化特点( )
    A.T1至T4年龄变新
    B.T1至T4年龄变老
    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
    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
    4.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 )
    A.由侵蚀转为沉积
    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型河床
    C.比较稳定
    D.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
    解析:第3题,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据图可知:T1为基座阶地,阶地面海拔约680 m,拔河高度10~12 m,上部为厚约2 m的阶地沉积物。T2阶地海拔约690 m,拔河高度约20 m,主要为堆积阶地,阶地下部见大量磨圆的粗大砾石。T3主要为基座阶地,T3阶地面海拔约700 m,拔河高度约30 m,在观测剖面上,砂泥质沉积物中见一厚约20 cm的砾石层。T4阶地海拔大约720 m,拔河高度约50 m,下部为砂泥质沉积物;中部为厚约0.5 m的砾石层,上部为厚约2 m的砂泥质层,据此推测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一直在变老,故选B。第4题,旺草盆地芙蓉江的四级阶地都显示强烈的侵蚀特征,T1、T3、T4阶地均切割出厚度较大的坚硬基岩,T2底部则沉积了粗大的砾石层,现代芙蓉江河床裸露的基岩也表明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故选D。
    答案:3.B 4.D
    (2023·湛江二模)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境内,锦江自北向南流经园区,丹霞山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风化洞穴是丹霞山重要的景观地貌类型,在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其中蜂窝状洞穴最具特色。下图示意锦江两岸的禄意堂(为较浅的弧形崖壁)和锦石岩洞穴(洞穴内部的蜂窝状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禄意堂崖壁蜂窝状洞穴大)相对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丹霞山山体崖壁上岩洞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 B.冰川侵蚀和生物风化
    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 D.冻融作用和生物风化
    6.禄意堂崖壁上蜂窝状洞穴的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内部坚硬,受外力侵蚀弱
    B.暴露在崖壁外表,受侵蚀严重
    C.表层有地衣覆盖,保护作用强
    D.分布海拔较高,水汽到达量少
    解析:第5题,根据已学知识,红色砂岩和砾岩属于沉积岩,图示景观位于广东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风力侵蚀较弱,没有冻融作用和冰川侵蚀,B、C、D项错误;图中地貌为陡崖,受锦江水汽的影响,岩石因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了大大小小涡状洞穴,A项正确。故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不同岩性的岩石因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了大大小小涡状洞穴,读图可知,禄意堂的一侧岩性比较疏松,锦石岩下部洞穴的上部岩石的岩性比较坚硬,禄意堂一侧岩石容易被风化和流水侵蚀,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侵蚀导致洞穴坍塌,留下的部分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B项正确,A项错误;地衣对外力的侵蚀影响较小,C项错误;虽然分布海拔较高,但是接触面积较大,水汽到达量并不少,D项错误。故选B。
    答案:5.A 6.B
    (2023·广州一模)冰川地貌发育受地形、岩性、气候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某谷地局部区域不同地质时期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7~8题。
    7.a—b—c演变过程反映该地气候( )
    A.持续变暖 B.先变暖后变冷
    C.持续变冷 D.先变冷后变暖
    8.与乙处相比,甲处冰蚀洼地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较硬
    B.冰川携带物质较少
    C.海拔较高
    D.河床初始坡度较大
    解析:第7题,a为冰川发育前河床纵剖面,主要受流水侵蚀形成,流水为冰川融水,b为早期冰川谷底剖面线,出现明显的冰蚀洼地,反映出气候先变冷,冰川侵蚀形成洼地,c时期裸露出谷底,说明冰川后退,反映出气候变暖,所以a—b—c演变过程反映该地气候先变冷后变暖,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第8题,甲乙两处为同一种基岩,岩性性质差异不大,如果岩性较硬,应较难被侵蚀,A项错误;冰川携带物质对冰川侵蚀作用影响较小,B项错误;甲乙两处海拔高度均较高,且高度相差不大,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冰川地貌发育受地形、岩性、气候等因素影响”,甲乙两地岩性、气候相差不大,所以甲处冰蚀洼地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处河床初始坡度较大,冰川的侵蚀作用强,冰蚀洼地规模较大,乙处坡度较小,冰川的侵蚀作用较弱,冰蚀洼地规模较小,D项正确。故选D。
    答案:7.D 8.D
    (2023·郴州三模)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的当地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U形谷特征可反映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模式(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⑥和⑧的原始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冰斗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第一期形成⑦⑧,第二期形成④⑤⑥,第三期形成①②③
    B.第一期形成①②③,第二期形成④⑤⑥,第三期形成⑦⑧
    C.第一期形成①⑥③,第二期形成②④⑦,第三期形成③⑤
    D.第一期形成③⑤,第二期形成②④⑦,第三期形成①⑥⑧
    10.该山区气候的主要变化趋势为( )
    A.先暖后冷 B.先冷后暖
    C.逐期变暖 D.逐期变冷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因此最下面最先遭受外力破坏形成冰斗,因此⑦最先形成;图中F为断层,改变了冰斗⑥和⑧的原始位置,⑧在下,形成时间较早,结合断层两侧岩层的冰斗位置,应与⑦差不多在同一时间,⑥则晚于⑧形成,应在第二期;第二期应在⑦之上,④⑤都在第二期,剩下的①②③则在第三期,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U形谷特征可反映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U形谷B海拔较低,说明当时雪线高度较低,气候较冷;U形谷A海拔较高,规模展宽,说明当时雪线高度较高,且冰川活动活跃,气候较暖,因此气候变化趋势由冷变暖,逐渐变暖,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答案:9.A 10.C
    (2023·山东枣庄二模)澉浦以西的钱塘江河口,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泥沙易冲易淤,每年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12—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图1示意钱塘江河口观测点位,图2示意1997年4—7月和7—11月钱塘江河口段沿程冲淤量。据此,完成11~12题。
    11.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 )
    A.上游冲刷,下游淤积
    B.上游淤积,下游冲刷
    C.上游下游皆冲刷
    D.上游下游皆淤积
    12.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 )
    A.4月、7月 B.7月、11月
    C.11月、7月 D.7月、4月
    解析:第11题,读图可以得出,7—11月闸口至老盐仓冲淤量为负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淤积为主,7—11月老盐仓至澉浦冲淤量为正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下游冲刷为主,这是因为7—11月是河流枯水期,上游河流速慢,下游外力作用以潮流作用为主,流速快,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4—7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7—11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11月河床最低,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7月与11月,所以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答案:11.B 12.B
    二、综合题(共2道题)
    13.(2023·广东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 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 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黄土堆积多为风力远程搬运的粉尘颗粒),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在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
    (1)指出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说明原因。
    (3)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大致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请从物源、动力条件分析全球变冷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的原因。
    解析:第(1)题,如图所示,该区域附近有长江河漫滩平原、长江河床,受西北风影响,泥沙从上风方向的河漫滩、长江河床搬运到此处堆积;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北方分布着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偏北风将泥沙搬运到该地区沉积;另外中亚、西亚及西北沙漠在西北风作用下远程输送粉尘颗粒。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粉尘颗粒经西北季风分选堆积而成;再根据图片可知,该区域东南方向分布着赣东北山地,起阻挡作用,减小风速,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砂山-黄土堆积物粒径逐渐减小。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3)题,全球变冷,气温降低,陆地冰川面积增大,海水减少,导致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海洋面积减少,陆地面积增大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和气压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冬季风的搬运能力增强,从北方携带的粉尘颗粒多。全球变冷,河流水位下降,长江河床、河漫滩大面积干露,泥沙出露的多,物源丰富,被搬运和堆积的增多,从而黄土沉积速率增大。
    答案:(1)上风方向的河漫滩、河床细颗粒物质;北方黄土高原的粉尘颗粒;中亚、西亚及西北沙漠远程输送的粉尘颗粒。
    (2)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粉尘颗粒经西北季风分选堆积而成;赣东北山地起阻挡作用,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砂山—黄土堆积物粒径逐渐减小。
    (3)全球变冷,陆地冰川面积增大;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冬季风的搬运能力增强。全球变冷,河流水位下降,长江河床、河漫滩大面积干露,物源丰富,从而黄土沉积速率增大。
    14.(2023·长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美科罗拉多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它是由多个峡谷连接而形成的,河流如何切穿分水岭使两边峡谷相连是科罗拉多峡谷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大峡谷东段(小虚框内区域)是通过喀斯特连接模式演化形成的,大峡谷的东北部(大虚框内区域)正在发生着喀斯特连接现象。图1为科罗拉多峡谷分布示意图。图2为虚框内区域地下河示意图。
    (1)简述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
    (2)根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描述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
    (3)依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什么地貌,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
    (4)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被袭夺河的河流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石灰岩的形成需要水相环境,并且石灰岩一般形成在温暖并且生物量大的环境,所以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为气候温暖,属于浅海或者湖泊环境,并且水生生物丰富。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所以以岩溶地貌为主,因此地表水会渗入到地下,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溶蚀后形成落水洞,因此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在地下相连通会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形成后,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侵蚀的面积扩大后,顶部的岩石发生崩塌从而形成峡谷。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落水洞下渗的水在地下相连通会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形成后,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侵蚀的面积扩大后,顶部的岩石发生崩塌从而形成峡谷,所以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峡谷地貌,由于该峡谷地貌由岩石崩塌而形成,因此两侧应相对较为陡峭,谷底由于地下水溶蚀的作用应该相对平坦开阔,并且峡谷会相对较深,由于崩塌形成,所以谷底会有大块的砾石堆积,不会具有明显的河流阶地。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会发生河流袭夺,被袭夺的河流上游由于与下游的落差加大,因此上游河水的流速会增快。由于河流袭夺发生后被袭夺的河流下游水会发生改道,所以下游河水流向会发生改变,因此下游河段会出现断流与湖泊,并且会导致下游河段流域面积与流量减小。
    答案:(1)浅海(湖泊)环境;气候温暖;水生生物丰富。
    (2)地表水渗入地下,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形成地下暗河,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顶部岩石发生坍塌,形成峡谷。
    (3)峡谷(谷地)。两侧陡(峻);谷底平坦开阔;峡谷较深;谷底有大块砾石堆积;无明显阶地。
    (4)下游(上部河段)河水流向发生改变,下流河段出现断流和湖泊;下游河段流域面积减小,流量减小;上游河水的流速加快。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七产业区位因素(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七产业区位因素(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规律(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规律(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四地质作用微专题4冲淤平衡(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四地质作用微专题4冲淤平衡(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冲淤原理,思维构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