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四示意图的判读(附解析)
展开(2023·浙江卷)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下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扩大水稻播种 B.拓展生物通道
C.保障游客安全 D.增加雨水下渗
2.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 )
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并没有种植水稻,且扩大种植面积不属于生态作用,A项错误;修建鱼道使原本被田埂割裂的稻田,连在一起,使鱼类有更宽阔的生长空间,拓展了生物通道,B项正确;架空的木栈道修建鱼道,并没有增强游客的安全性,且保障安全不属于生态作用,C项错误;田埂变鱼道,对于雨水下渗的影响很小,D项错误。故选B。第2题,据所学可知,秦岭淮河以南,土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土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粮食以小麦为主。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源充足,水稻种植面积大,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A项正确;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水源缺少,都不适合种植水稻,不能引进稻鱼生态系统,B、C、D项错误。故选A。
[答案] 1.B 2.A
1.图示特点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地理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发展演变规律等。地理示意图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2.常考内容
(1)地理原理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地理原理示意图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背斜与向斜示意图,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要求会利用图中的符号分析图示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2)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的图形。常见的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示意图有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等。
(3)地理关联示意图,指运用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结起来,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常见的关联示意图有天体系统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经济部门结构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
(4)地理模式示意图,指利用某些模式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必然联系或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图形。运用模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常见的地理模式示意图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等。
3.读图方法
(1)看名称,明确是何种地理事物的联系过程。
(2)分析图例,识别箭头的意义或过程,明白因果或逻辑。
(3)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推断。
(4)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验证图形的表示方式。
(5)对照设问要求,根据相关原理,精心组织答案。
(2023·潮州二模)湖沼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古气候演变过程。大气中的汞主要随降水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后随径流进入湖泊,并被有机质吸附并沉积。某科研团队对南岭东部大湖沼泽进行钻孔取样,发现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湖岸植被、湖泊水位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湖沼相沉积序列中汞含量具有指示流域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图为湖泊沉积物采样点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科研团队通过对所采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某一段沉积岩层自下向上汞含量具有减少的趋势,这说明该沉积岩层形成时期( )
A.湖盆地壳下沉 B.大气降水偏少
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减弱
2.湖泊沉积物样品中某一沉积层内出现深黑色有机质层,可推测该沉积层形成时期可能出现( )
A.东南季风减弱 B.东北季风减弱
C.西南季风增强 D.西北季风增强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进入湖泊的汞主要是被有机质吸附后沉积,而沉积岩层自下向上汞含量具有减少的趋势,说明沉积岩层下部有机质含量多,上部有机质含量少。由材料“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湖岸植被、湖泊水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知,沉积岩层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湖岸植被,而其多少则与湖泊水位对湖岸植被的影响有关,当湖泊水位升高时,淹没湖岸低地,导致湖岸植被的生长空间变小,湖岸植被数量变少,提供的有机质变少,吸附汞也相应减少,由此得出随着湖泊面积扩大,水位上升,植被数量减少,湖中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汞含量自下而上减少,C项正确。与湖盆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没有直接关联,大气降水偏少有可能带来湖水水位下降,造成汞含量增多,A、B、D项错误。故选C。第2题,湖泊沉积物样品中某一沉积层内出现深黑色有机质层,说明该沉积层形成时期有较多有机质沉积,由此可推测当时植被数量较多,植被生长空间较大,湖泊水位较低。而南岭东部湖泊的水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可知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南岭地区降水变少,湖泊水位降低,植被生长空间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提供的有机质增加,最终在湖底沉积形成深黑色有机质层,A项正确;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不是该地区盛行风,西北季风带来的降水较少,影响较小,B、C、D项错误。故选A。
答案:1.C 2.A
(2023·广州二模)围绕高铁站点而建的高铁新城可以促进中心城区发展,影响城镇空间布局。高铁新城与中心城区形成了副中心式,双城式和飞地式三种空间模式(下图)。据此,完成3~5题。
3.甲、乙、丙三种模式分别表示( )
A.双城式、副中心式、飞地式
B.飞地式、双城式、副中心式
C.副中心式、双城式、飞地式
D.飞地式、副中心式、双城式
4.三种模式中,高铁新城对中心城区起促进作用( )
A.最小的是甲模式 B.最小的是乙模式
C.最小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5.与甲模式相比,乙模式土地利用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类型多样 B.成本低
C.利用率高 D.面积大
解析:第3题,高铁新城与中心城区的不同布局形成甲、乙、丙三种模式,其中甲模式在规划城区以外建设高铁新成,为飞地式,乙模式里,两个城区在同一个规划城区里,一主一副,属于副中心式,排除B、C项;丙模式里,两个城区位于两个不同规划城区里,说明属于双城式,D项正确、排除A。故选D。第4题,三种模式中,高铁新城对中心城区起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最大的是副中心式,最小的是飞地式,在同一规划城区的关联性远大于不同城区之间,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第5题,与甲模式相比,乙模式土地利用最突出的优势是可以在同一个规划下进行土地的综合利用,利用率更高,C项正确;类型和面积从模式图中看,差异不大,A、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用地成本的差异,B项错误。故选C。
答案:3.D 4.A 5.C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三分布图的判读(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三分布图的判读(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方法,墨脱县主要的降水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五剖面图的判读(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五剖面图的判读(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读图方法,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一景观图的判读(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三部分专题一地理图表的判读类型一景观图的判读(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