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雨燕文学社的成员在社团交流会上回顾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请你阅读其中一位同学的文字,完成各题。
打开课本,我们可以欣赏名家笔下美不胜收的四时之景,聆听伟人对以身______(xùn)职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赞美,赞叹牧羊人将荒原变成绿______(zhōu)的执着,感慨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_____(jié)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嗔笑黄冠大鹦鹉把人捉弄得蹒跚而行的窘态,瞠目赤身露体的国王举行盛典的滑稽,传承博学_____(dǔ)志的儒家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细细品读中,我们的视野愈加开阔,我们的思想日益深邃。
(1)请用正楷字将横线处的词语补充完整。
①xùn( )职②绿zhōu( )
③jié( )然不同④博学dǔ( )志
(2)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diān jīB.diān jíC.chēn jīD.chēn jí
(3)对“美不胜收”中“胜”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打败别人B.完、尽
C.优美的景物、境界等D.承担或承受
2.古诗词默写。
古诗中常常会写到“月”。借“月”可绘景,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 , ”写出了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景致,烘托了凄凉的氛围。借“月”可寄情,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借“月”可言志,在《观沧海》中,曹操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抒发雄心壮志的语句是“ , ; , ”。
3.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距离2023年春节已经很近了,只是随着我们的长大,年味似乎也越来越淡了。浓郁的年味是儿时的回忆,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吃年夜饭……
【材料一】然而,对于年味是否变淡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二】
正如人们在春节里穿新衣、添新岁、纳新福,期待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一样,春节其实也是需要经常维新的。特别是在今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形势下,春节文化也在经历着创新蝶变。怎样过年,形式一直在变,但价值内核却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对未来光景的无比期待,而这些价值,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1)请根据材料一,概况出两条关键信息。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今年的春节活动建言献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请你仿照示例,再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示例: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体现了春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的习俗。
仿写:(1)
(2)
二、阅读˙鉴赏(共46分)
(一)写人叙事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温暖
张洪霞
①我要和二樱、姜花她们去镇上批发冰棍儿卖。头天晚上,父亲用纸壳箱给我糊了一个小箱子,箱子外面沾了一层过年裱棚剩下的花纸,那一朵朵粉色的小花仿佛活了般在箱子上肆意开放。
②翌日一大早,我背着小箱子走出家门,正在园子里跟父亲一起浇地的母亲从豆角架旁探出头来,再三叮嘱:“你们仨要在一起,不要分开啊。”
③我冲满脸焦虑的母亲不住地点头,又朝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挥挥手,满心欢喜地往村外奔去。
④在村头,二樱说:“咱们是不是出来早了?”
⑤我抬头看了看天,太阳还羞羞答答地躲在云层里。姜花说:“太阳一定还在睡懒觉。”
⑥二樱说:“太阳在梳洗打扮呢。”
⑦她们俩的话让我忍不住笑了,姜花指着二樱说:“你以为太阳和你一样喜欢臭美呢!”说完拉着我笑着跑开了。
⑧我们的笑声唤醒了路边花儿的芬芳,也惊醒了那些晶莹剔透的露珠,它们在花瓣上、草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⑨等我们赶到镇上的冰棍厂时,那里已经排了很多人。我们批发完冰棍,去了离镇子不远的一个村庄,刚一进村,姜花就拖着长长的尾音喊了声:“冰——棍儿。”
⑩二樱没忍住,噗嗤一笑,姜花瞪了她一眼,说:“不喊,怎么卖冰棍?”
⑪姜花去年夏天跟她哥哥卖过冰棍,所以她喊得很轻松自然。看姜花满脸严肃,我慌乱地低下头,姜花见状,忙伸手搂过我,用力地抱了抱我,说:“放心吧,咱们说好的,我们俩带着你卖冰棍。”
⑫我喊不出声来,我是哑女。
⑬姜花背对着我,跟二樱说:“你忘了,咱俩是怎么跟她妈妈保证的?”
⑭二樱说:“我没忘。”然后,张了张嘴,还是有点难为情,喊不出来。
⑮姜花看她不争气的样子,感觉好气又好笑,耐心地说:“卖冰棍就是靠喊的,不然人家在屋里、在院子里怎么知道有卖冰棍的。”说着,清清嗓子,又喊了一声:“冰——棍儿。”
⑯二樱红着脸,也跟着喊,居然喊出了清脆悠长的一声:“冰——棍儿。”
⑰她们俩的喊声飘荡在田间地头,飘荡在村子里的角角落落,每卖出一根冰棍,我们都高兴地不得了。
⑱走过几个村子,冰棍卖得差不多了,姜花说:“我们该往家的方向绕了。一边往回走,一边卖剩下的冰棍,到家之前,我们的冰棍也就卖完了。”
⑲大几岁的姜花就是有主意,我和二樱就知道使劲儿地点头。
⑳中午时分,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脚下的路就像被大火球烧烤了似的,滚烫滚烫的。不远处有条小河,清冽的河水细细地流淌着,我们跑过去,使劲儿地往脸上、胳膊上撩着水。
㉑河那边有几个人在筛沙子,看到我们,他们停了下来,其中一个人喊道:“小孩,还有没有冰棍儿啊?有就过来。”
㉒我们急急忙忙地蹚过小河,喊话的大叔看着我们仨,说:“该买你们谁的冰棍呢?”
㉓“大叔,先买她的冰棍。”她们俩指着我异口同声地说。
㉔大叔笑了,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小箱子上的小粉花,说:“买你的吧。”
㉕我打开箱子,掀开毛巾,手一摸上去,感觉冰棍有点软,我抽出手,有点不好意思地比划着:还是买她们的吧,我的冰棍儿要化了。
㉖大叔蹲下来,把手伸进箱子里,说:“还行,能吃,过一会儿,你就更卖不出去了。”他边说边拿出十根冰棍分了下去,又转过头对我说:“就剩两根了,要不,我都买了吧?”
㉗我刚想点头,看到旁边几个人一边擦着黝黑的脸上的汗水,一边畅快地吃着冰棍,刹那间,我改变了主意,头摇得像拨浪鼓。姜花使劲儿地冲我眨眼睛,我明白她的意思,她让我把那两根冰棍赶紧脱手,我却执拗地不点头。
㉘一路上,姜花都在数落我,说:“你个小傻瓜啊,看你那两根化了的冰棍儿卖谁去?”
㉙我笑着,手里紧紧地攥着大叔给的冰棍钱,心里感觉甜丝丝的,就像刚吃了一根冰棍儿似的。
㉚穿过一片树林,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跳跃在我们红扑扑、汗津津的脸上,就像开出了一朵金色的花。
㉛到村头要分开了,我走过去分别抱了抱她们,然后,在她俩不知所措的目光里,飞快地往家里跑去。看到父母还在园子里忙碌,我没有惊动他们,跑进屋,把攥得汗津津的一卷钱,放在父亲的烟笸箩旁。然后打开箱子,准备拿出毛巾包裹着的冰棍儿,可是,冰棍儿已经融化得不成样子了,我转身找出两个碗,把冰棍儿放进碗里,提溜出冰棍儿纸,放到嘴边吸了一口。
㉜在园子里,母亲转身看到我,脸上露出惊喜,说:“看你这脸晒的,还有这一身的汗。”她摘下脖子上的毛巾,要给我擦汗,我躲过母亲的手,把碗递给她。
㉝母亲接过碗,问道:“娃,你怎么不吃。”
㉞我舔了舔嘴唇,比划道:“刚吃过了。”
㉟母亲用勺子把糨糊一样的冰棍儿送到嘴边尝了一口,回头跟同样端着碗、满脸幸福的父亲说:“真甜!”
㊱那是1984年的夏天,我10岁。
(选自《海燕》2022年第5期)
6.文章题目为《温暖》,文章写了哪些“温暖”的事情,请梳理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7.阅读下面句子,说说姜花“严肃”和我“慌乱”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看姜花满脸严肃,我慌乱地低下头,姜花见状,忙伸手搂过我,用力地抱了抱我,说:“放心吧,咱们说好的,我们俩带着你卖冰棍。”
8.文中多处对乡村的自然风光进行了描写,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妙处。
9.读完这篇小说,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亲情、友爱、成长、美好……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阅读感受。
(二)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杨花榆荚核桃花
①春意的加深是从柳絮颜色开始的。先是鹅黄,后是淡绿、深绿、苍绿,最后便化作漫天雪飞。我的同乡昌黎先生叹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柳絮其实是比杨花更早的先驱。不过现在城里也看不到会飞的柳絮了,每一棵柳树上都插着几个针管样的东西,是专门用来抑制柳絮变成“雪绒花”的。现代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却扼杀了许多古来的诗意。
②每次去河边散步,看见那一条条绿丝绦上悬垂生长的柳絮,一天天地从嫩到老,默默地、毫无价值地走完了它的生命周期,便很为城里人的不懂吃柳絮而惋惜。而我自己,也是很多年不曾吃过新鲜的柳絮了。
③柳絮长老了以后,榆荚却正当食。小区桥头旁长着几株榆树,每次经过,都要抬头望一望。那笑意盈盈的榆荚,如一串串淡绿色的小钱币,挂满了树枝,被晴蓝的天空衬托着,亮丽得很。
④我从小是把榆荚喊作榆钱的。老家王村的屋墙边长着一株高大的榆树,每年春天我都要爬上房顶去摘榆钱,给母亲做菜用。她用夸奖人的语气说,榆树真是个好树,榆钱榆叶可以吃,就连榆树皮在最饥荒的年代里也可以救命。
⑤王村人吃榆钱是做成白面榆钱窝头。刚出锅的窝头暄腾腾,冒着热气,适合直接吃;晾凉以后的榆钱窝头,可以切成薄片,拌上醋蒜汁,滋味丰厚。记得去年有朋友蒸了一锅榆钱窝头,馈赠了我们几个。这榆钱窝头个子小小的,虽然比我母亲蒸的小多了(母亲的窝头如庞然大物),但我们一家人还是吃得意然未尽。
⑥今年想买榆钱,却无处可买,城市里的榆树高高在上,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爬上树去公然采摘吧?
⑦有一天早起,朋友打电话来说捡了一大盆褐色糊糊的不知何物,是一夜风雨从树上落下来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花”指的是杨花,还没“漫天作雪飞”之前的嫩杨花也叫作杨毛。有人立即说,杨毛是可以吃的。这让我很是吃了一惊,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还是第一次知道杨毛竟然是一道菜。
⑧王村多杨树,每年春天,一树一树的嫩杨花扑簌簌往下掉,地面上落了厚厚一层。大人们拿了竹扫帚,毫不怜惜地把它们扫到墙根——王村人也没把杨毛当作一道菜。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子却拿来吓唬人,趁人不备,把杨毛放进别人脖颈里,让人误以为是那种毛刺多足的毛毛虫。被吓的人常常惊乍地跳将起来,手舞足蹈地去“捉虫子”,引得始作俑者哈哈大笑。
⑨杨毛怎么吃呢?我望着那一盆可疑物直犯嘀咕。有人说用开水烫了,包包子吃。实在想象不出杨毛馅的包子是什么味道,终究是没吃过。
⑩初春,城外的南山上好物极多。杨毛、榆钱、香椿芽、花椒芽自不必说,还有一种是我原先从未听说过的核桃花。据说吃核桃花的最佳时机,是它含苞待放的短短几天,错过去,它就老了。从核桃树上插下来嫩绿色的核桃花絮,开水焯了之后,与五花肉拌馅包饺子吃,是极美味的。有经验者说,包核桃花饺子时适宜放一些韭菜进去,以提鲜味。究竟有多鲜呢?我也没有吃过。
⑪清明节快到了,朋友邀我去他迁到南山的新居。新居宽屋大院,养着几只鸡,种着几畦菜。站在院子里,可以凭栏远眺,青山寂寂,白云隐隐,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痴念院子的后山,有几株杏树,杏花开得正是烂漫。忽然觉得眼前就是故乡的万亩杏园,漫山遍野的,都是杏树。清朗的天空下,我欣欣然走在粉白嫣红的杏花林中。
(节选自《野蔬闲花》,有删改)
10.阅读要梳理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按示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1.阅读要揣摩语言特点,体会表达的精妙。默读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每一棵柳树上都插着几个针管样的东西,是专门用来抑制柳絮变成雪绒花的。(赏析句中加点字词“都”“专门”)
②那笑意盈盈的榆荚,如一串串淡绿色的小钱币,挂满了树枝,被晴蓝的天空衬托着,亮丽得很。(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12.阅读要有全文意识,体悟作者的情思。文章所写内容大多与“吃”有关,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你读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三)整本书阅读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3.如果我们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回忆”。下面哪两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藤野先生 陈莲河 阿长 衍太太
14.我们阅读经典,可以和书中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你从《西游记》中哪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情节和自身实际谈一谈。
(四)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④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终业:完成学业。④奚:为什么,怎么。
1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限划两处)
赐 譬 渴 者 之 饮 江 海 知 足 而 已
18.请结合【甲】文段,谈一谈为什么子贡说孔子“犹江海”“不能识”呢?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9.“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有何作用?
20.“雨”是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意象,请简析这两首诗中的“雨”在作用上有何不同?
三、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21.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你崇拜的人是谁呢?他怎样照亮了你前行的路?请以《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忌套作,忌抄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班名;
③语言流畅,书面要整洁、美观。
22.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道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补全题目“________从未走远”,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班名;
④语言流畅,书面整洁、美观。
参考答案与解析
1.(1) 殉 洲 截 笃
(2)C
(3)B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殉职(xùn zhí):(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绿洲(lǜ zhōu):沙漠中有水和草的地方。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博学笃志(bó xué dǔ zhì):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本题考查字音。
嗔笑(chēn ):指欲笑欲恼。“嗔”原是指生气,嗔笑是略带生气地笑。
滑稽(jī):指(举止言谈)诙谐而引人发笑。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义。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胜:完、尽。
故选B。
2.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烽、霜、愁、郎、灿烂。
3.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看出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根据对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的特点,可确定下联中,与上联“如棋”相对的是“似海”,删除“好”“大”;与“让一着”相对的是“纳百川”,删除“能够”;与“亏我”相对的是“容他”或“忍他”,“容”或“忍”删除一个。故下联为: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忍他。
4.(1)示例:不同年龄的人群主要的春节活动不同,其中老年人更偏向于传统民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参与春晚线上活动的热情逐渐降低。
(2)接老人来城里一起过新年,感受现代化都市的春节魅力。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化信息化相结合,赋予传统民俗新的时代意义。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仔细观察图表内容,青少年主要春节活动为抢红包、吃美食;中年人以拜年、聚餐为主;老年人主要是参加民俗活动;青少年观看央视春晚占15%,中年占60%,老年人占25%。参与春晚线上活动青少年占40%,中年人占50%,老年人占10%。青少年感觉年味变淡占5%,中年占25%,老年人占70%。
据此可得:不同年龄的人群主要的春节活动不同,其中老年人更偏向于传统民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参与春晚线上活动的热情逐渐降低。
(2)本题考查意见建议。
结合【材料一】数据可知,老年人春节活动多为参加民俗活动,观看央视春晚、参加春晚线上活动的比例都很低,结合【材料二】“春节其实也是需要经常维新的。特别是在今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形势下,春节文化也在经历着创新蝶变”等可据此拟写建议。
如:可将老人接到城里过年,感受不同的过年习俗和氛围;将传统春节活动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开发多种过年娱乐活动,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唐代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体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北宋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体现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体现了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围绕传统节日仿写。
示例: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体现了元宵节“观灯”的习俗。
宋代程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体现了清明节“踏春”的习俗。
6.①父亲用纸壳箱为“我”糊了卖冰棍的花箱子,在出门时母亲再三叮嘱;②二樱、姜花两位小伙伴在卖冰棍过程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③河边筛沙子的大叔买了我十根冰棍;④“我”不舍得卖出剩下的两根将要融化了的冰棍,把它带回家给父母吃。 7.姜花满脸“严肃”是因为前文二樱听了姜花的叫卖声没忍住笑,而姜花觉得“叫卖”很正常;“我”的“慌乱”是因为“我”看到姜花“叫卖”自然,而“我”是哑女,无法叫卖冰棍。这里运用了神态描写,“严肃”表现了姜花卖冰棍时的认真,“慌乱”表现了“我”由于生理缺陷产生的自卑与无助。 8.示例一:我们的笑声唤醒了路边花儿的芬芳,也惊醒了那些晶莹剔透的露珠,它们在花瓣上、草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通过描写乡村清晨的花香、露珠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三个小伙伴清早出门卖冰棍儿的愉悦心情。
示例二:中午时分,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脚下的路就像被大火球烧烤了似的,滚烫滚烫的。不远处有条小河,清冽的河水细细地流淌着,我们跑过去,使劲儿地往脸上、胳膊上撩着水。通过描写中午时高温的路和清冽的河水,从侧面表现了天气的炎热,也为下文筛沙子大叔买“我”的冰棍埋下伏笔。
示例三:穿过一片树林,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跳跃在我们红扑扑、汗津津的脸上,就像开出了一朵金色的花。通过描写灿烂的午间阳光,表现了三个孩子卖完冰棍归家的喜悦,含蓄地赞美了乡村孩子内心的淳朴与美好。 9.亲情示例:父亲为“我”糊制卖冰棍的粉花箱子,母亲在“我”出门时的再三叮嘱,表现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关爱;“我”不舍得出售快要融化的两根冰棍,把它们带回家给父母吃,表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感受到了父母与孩子相亲相爱的浓浓亲情。
友爱示例:姜花和二樱在卖冰棍的过程中处处对“我”照顾,帮哑女的“我”叫卖,遇到顾客时主动建议先买“我”的冰棍,体现了小伙伴之间的友爱。我从中感受到小伙伴之间友情的温暖。
成长示例:“我”作为一名残疾人,体验了人生第一次自食其力,并从中学会了回报父母,在卖冰棍的过程中成长了;二樱从最初不敢叫卖的难为情,到敢于叫卖,体现了个人能力的成长。我从中看到了每个小伙伴的成长与心灵的美好。
美好示例:乡间美好的自然风光,小伙伴之间的友爱,“我”与父母的相亲相爱,筛沙子大叔的淳朴善良都体现了温暖与美好的主题。我不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也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感动。
【解析】6.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第①段“父亲用纸壳箱给我糊了一个小箱子”、第②段“母亲从豆角架旁探出头来,再三叮嘱:‘你们仨要在一起,不要分开啊’”,可概括为:父亲用纸壳箱为“我”糊了卖冰棍的花箱子,在出门时母亲再三叮嘱;
结合第⑪段“姜花见状,忙伸手搂过我,用力地抱了抱我,说:‘放心吧,咱们说好的,我们俩带着你卖冰棍’”、第㉓段“‘大叔,先买她的冰棍。’她们俩指着我异口同声地说”,可概括为:二樱、姜花两位小伙伴在卖冰棍过程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结合第㉖段“大叔蹲下来,把手伸进箱子里,说:‘还行,过一会,你就更卖不出去了’他边说边拿出十根冰棍分了下去,又转过头对我说:‘就剩两根了,要不,我都买了吧’”,可概括为:③河边筛沙子的大叔买了我十根冰棍;
结合第㉟段“母亲用勺子把糨糊一样的冰棍儿送到嘴边尝了一口,回头跟同样端着碗、满脸幸福的父亲说:‘真甜’”,可概括为:“我”不舍得卖出剩下的两根将要融化了的冰棍,把它带回家给父母吃。
7.本题考查分析词语表达效果。
这个句子在第⑪段,写姜花带没有经验的“我”卖冰棍时交代“我”的话语。
结合第⑩段“二樱没忍住,噗嗤一笑,姜花瞪了她一眼,说:‘不喊,怎么卖冰棍’”,可知二樱听了姜花的叫卖声没忍住笑,而姜花觉得“叫卖”很正常,因此满脸“严肃”地表明自己吆喝声是必要的。“严肃”是神态描写,写出了姜花卖冰棍时的认真态度。
结合第⑫段“我喊不出声来,我是哑女”,可知“我”无法像姜花一样吆喝着叫声,因此感到“慌乱”。“慌乱地低下头”,是神态描写,又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由于生理缺陷而感到自卑与无助的心理。
8.本题考查环境描写。
文章写“我”和二樱、姜花去镇上批发冰棍儿然后沿村叫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乡村,有对乡村的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找出其中一处,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如:第⑧段“我们的笑声唤醒了路边花儿的芬芳,也惊醒了那些晶莹剔透的露珠,它们在花瓣上、草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写“我们”在赶往冰棍厂的路上的见闻。花儿芬芳,露珠晶莹,这些美好的景物,烘托了“我”和两个小伙伴要去卖冰棍前的愉悦心情。
9.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从“亲情”“友爱”“成长”“美好”等任选一个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即可。
文章记叙了姜花与二樱带“我”卖冰棍,姜花与二樱让大叔先买“我”的冰棍,大叔主动要求买下“我”即将融化的冰棍,在村口“我”主动拥抱姜花与二樱,“我”把快要融化的冰棍送给父母吃等内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帮助让人感到温暖的故事;人要懂得感恩与回馈;姜花与二樱设身处地地帮“我”,是真正的朋友。可以围绕这几个角度,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谈感悟。
示例:友爱。姜花与二樱带着患有言语障碍的“我”卖冰棍,并让顾客先买“我”的冰棍;大叔主动要求买下“我”即将融化的冰棍。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平凡而温暖的友爱,只要有这点友爱在,我们就不害怕任何艰难险阻。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10. 引出下文的回忆; 初春,城外的南山上; 清明节,南山的新居 11.示例:①“都”是无一例外,“专门”指人为特意设定,这些词强调了人为干涉柳絮变成“雪绒花”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为做法抹杀诗意的惋惜和难过。
②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榆荚人的情态“笑盈盈”,同时将榆荚比作小钱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荚的亮丽色泽和繁茂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榆荚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12.示例: 从“而我自己,也是很多年不曾吃过新鲜的柳絮了”可知对人为破坏柳树自然生长做法的惋惜和难过。
从“每年春天我都要爬上房顶去摘榆钱,给母亲做菜用。她用夸奖人的语气说,榆树真是个好树,榆钱榆叶可以吃,就连榆树皮在最饥荒的年代里也可以救命”,可知对榆树在最饥荒的年代里发挥巨大作用的赞美和对童年美好往事的怀念。
从“杨毛是可以吃的。这让我很是吃了一惊,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还是第一次知道杨毛竟然是一道菜”,可知对大自然(杨毛)无私奉献人类的赞美。
从“这榆钱窝头个子小小的,虽然比我母亲蒸的小多了(母亲的窝头如庞然大物),但我们一家人还是吃得意然未尽”,可知对母亲以及对母亲做的榆钱窝头的怀念。
【解析】10.考查对文章理思路的梳理与概括。根据提示找到相关段落和语句,完善填空。
一空,根据“小区桥头旁长着几株榆树……”“我从小是把榆荚喊作榆钱的”,可知由榆荚却正当食引出下文对小时候摘榆钱,吃榆钱窝头往事的回忆。
二空。根据“写核桃花”“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不难找到第⑩段,“初春,城外的南山上好物极多”提取答案“初春,城外的南山上”。
三空,根据“写杏花”“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不难找到第⑪段,“清明节快到了,朋友邀我去他迁到南山的新居段”提取答案“清明节,南山的新居”。
11.考查揣摩语言特点,体会表达的精妙。
①句加点词语“都”说明无一例外,“专门”表示特意、故意的意思。可见,“每一棵柳树上都插着几个针管样的东西,是专门用来抑制柳絮变成雪绒花的”是指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却人为地用药物给柳树注射,进而扼杀了许多古来的诗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是在扼杀柳树的自然规律,阻止柳絮的飘飞,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这种做法的惋惜、不解和难过。
②“笑意盈盈的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一串串淡绿色的小钱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榆荚人的情态“笑盈盈”,同时将榆荚比作小钱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荚的亮丽色泽和繁茂形态,结合“柳絮长老了以后,榆荚却正当食。小区桥头旁长着几株榆树,每次经过,都要抬头望一望”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榆荚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12.考查体悟作者的情思。找出文中与“吃”有关的内容,体会蕴涵的情感。
从第②段“而我自己,也是很多年不曾吃过新鲜的柳絮了”可知对人为破坏柳树自然生长做法的惋惜和难过。
从第④段“每年春天我都要爬上房顶去摘榆钱,给母亲做菜用。她用夸奖人的语气说,榆树真是个好树,榆钱榆叶可以吃,就连榆树皮在最饥荒的年代里也可以救命”,可知对榆树在最饥荒的年代里发挥巨大作用的赞美和对童年美好往事的怀念。
从第⑦段“杨毛是可以吃的。这让我很是吃了一惊,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还是第一次知道杨毛竟然是一道菜”,可知对大自然(杨毛)无私奉献人类的赞美。
从第⑤段“这榆钱窝头个子小小的,虽然比我母亲蒸的小多了(母亲的窝头如庞然大物),但我们一家人还是吃得意然未尽”,可知对母亲以及对母亲做的榆钱窝头的怀念。
13.示例:衍太太 陈莲河 。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怂恿鲁迅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吃冰,看不健康书籍等。衍太太为人刻薄、自私虚伪,无法体现“温馨回忆”。陈莲河是《父亲的病》中一个庸医形象,他在给父亲医病时“巧妙”使用连环套诈骗,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最终没有医治好父亲的病,也无法体现“温馨回忆”。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分析。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位辛勤治学、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的老师,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显示出他是真正的君子。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战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因此可以入群。
陈莲河:《父亲的病》中写了绍兴城 的 “名医”陈莲河,他道貌岸然,拿药引作为诈骗手段,贪婪而又谨小慎微,时时变化花样,置医德、医风而不顾,肆意敲诈,出乖露丑,骗术败露,溜之大吉。所以也不能入群。
阿长: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因此可以入群。
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对作者来说,衍太太并不能带给作者“温馨的回忆”。所以也不能入群。
14.示例:我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孙悟空重情重义,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多次遭受师父的误解,甚至被赶走,但他依旧忠心耿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师父前往西天取经。我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班级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总会尽自己所能出手相助。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评价。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围绕作品人物与自己的相似点谈即可。
示例:我从《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猪八戒好吃懒做,一路上老想着能够分行李回高老庄,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修成了正果。就好像生活中的我,也想着享受,想着不出力就能过上好的生活,老想面对困难打退堂鼓。但好在我始终没有最终放弃自己,还算一个上进的学生。
15.(1)愉快,高兴(2)离开(3)如同,像 16.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17.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18.示例一:孔子一生不断求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孔子十五岁有志做学问,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顺从意愿,不逾越法度。由此可见孔子“犹如海”。子贡完成学业后就离开了孔子,当然不能识孔子。
示例二:孔子虚心好学,他看见别人的优点会虚心学习,看见别人的缺点也会引以为戒,反省自己。因此孔子是在不断修缮自我,由此可见孔子“犹如海”。子贡完成学业后就离开了孔子,当然不能识孔子。
【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赵简子不高兴。说:同“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的“说”即与此同义。
(2)句意:完成学业才离开他。去:离开。“太丘舍去”的“去”也是“离开”的意思。
(3)句意:孔子就像江海一样。犹:如同,好像。成语“虽死犹生、过犹不及”的“犹”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不义,不正当的手段;于,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为: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赐”是主语,后边应停顿;“譬渴者之饮江海”与“知足而已”构成因果关系,中间应该停顿,故断句为: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可知,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识高深、宽广,犹如江海,自己仅仅学到皮毛,所以说不了解孔子。这句话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敬仰态度。
子贡把孔比作江海一样深不可测,是有道理的,可结合甲文中具体的某句进行分析。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孔子一生不断地学习,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子贡完成学业后就离开孔子了,显然对孔子后半生增加的知识更不了解,因此“不能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
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19.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发了在巴蜀羁旅中的孤独凄凉之感。 20.《夜雨寄北》中的“雨”表达了游子羁旅巴蜀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强调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雨”既指自然界的雨,又象征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解析】19.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句诗属于环境描写。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内心充满孤寂、凄凉。
20.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答。
《夜雨寄北》第一个“巴山夜雨”叙写秋雨缠绵的夜晚,渲染出凄清忧伤的氛围;第二个“巴山夜雨”是作者想象与妻子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作者借“雨”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并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因此,作者借“雨”这意象,抒发想要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21.范文: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你已经慢慢占据了我小小的心,每当我有困难时,你总是在我眼前,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题记
初一的时候,我还记得我跟你不怎么熟悉,那时候几乎没跟你说上几句话,几乎都要忘记你是和我一班的人,记忆力几乎都没有你。
初二的时候,在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慢慢和你说起话来,而且我们两还很聊得来,那时候,我们慢慢的认识了起来,但关系也不是很好。初三的时候,我坐到了你的身边,当时,你在班里最好的朋友走了,当时我们就坐在一起,所以成了依靠。
我还记得,初三上学期时候,那时候是傣族过年的时候,广场上很热闹,你打电话叫了我,只叫了我一个人。我和你来到广场上,我们开心的玩着,笑着。那时候人山人海,你牵起了我的手说:“人很多,小心走丢”我很开心,你拉着我穿梭在人群中,心里暖暖的。从那时候起,你就在我心中从同学升到了朋友。
我一直把你当做最好的朋友。当我在学校里,每次都累到想要放弃的时候,你想法设法来整我,然后叫我继续坚持,不许放弃自己。你每次鼓励我的话,都好像山里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灵,到最后,我都会坚持下来。
有一次,你无意的说了句: 你们又不算是我的朋友。我不知道“你们”里面包不包括我我只知道,我当时真的很伤心,就好像从幸福的云层上跌落到冰冷的山谷里。当时,我真的想哭,想问你我是不是朋友,而我没问,我怕你的回答会让我失望加上绝望。
后来,你还是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在我被欺负的时候来安慰我,在我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来指导我,帮我揭开迷雾,引导我走出。你还是在我的心里,绽放着小小的光芒,而后来,那个光芒越来越大。我已经开始不介意,你把不把我当做朋友,而我,却很确定,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还是一辈子的!
昨天,你去其他学校考特长音乐,考完了,我问你感觉怎么样,你说叫我看你的说说,我看了。你说你考砸了,你这三年的努力,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你说你真的很累很累了,你想放弃音乐了!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么一小点挫折,你都克服不了,那以后怎么办?如果你累了,请相信,我会一直站在你的身边!成为你心中的那一抹光芒!加油!我会永远支持你,挺你!
现在,你已经是我心里抹不去的光,而那束光,会陪伴在我身边一辈子。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你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曾经是,现在是,以后的一辈子都会是!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你”和“最亮的星”。这里的“最亮的星”当然不能仅仅理解为自然界的星,还要理解他的比喻义。因为某人某物给了自己温暖和光明,所以在我心中就像一颗星一样。“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只要是能给自己温暖,光明和存在就可以。写作的重点应放在某人对自己的关爱上或者引导上,表现自己对某人的感激之情紧扣“最亮的星”审题立意即可。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选择记叙文文体。作文可以围绕某某对自己的帮助与关爱,让自己觉得他就像是一颗星星一样照亮我、指引我,让自己永不忘记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未要用抒情的语句升华主题。
22.例文:
幸福从未走远
夜晚,独自一人走在寂静的小路上,眼前空无一人。继续走向前方,就看见了无数人群。但没有和我一样的,有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有一对小情侣在一起的;还有一对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的。他们都在甜蜜的说笑着,看着是多么的幸福。可是,我的幸福到哪里去了呢?我想,我的幸福从未走远。
一杯温水的幸福。
早上,太阳缓缓地升起,跟我说早安。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我起床后,睡意朦胧地洗刷完毕后,爸爸微笑地递给我一杯温开水,说“一定渴了吧,早晨起床喝杯温开水,对身体好处多多。”我瞬间被感动了,说“谢谢爸爸!”喝完这杯含着满满爱意的温开水后,我立刻感觉清凉舒爽,一下子睡意全无。这仅仅是早上递过来的一杯温开水,我却从中感到了满满的幸福。水中蕴含着一份关心,一声问候,蕴含着满满的爱意。
一声安慰的幸福。
中午,太阳已经挂在我的头顶上了。中午在学校食堂里吃饭。“啊!老师又拖堂了!我们又吃不上热饭了!完了!”大家喊叫着,一溜烟儿的往食堂里跑。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大家就都不见了,一看只有我的好朋友在等我,我们俩就一起拉着手快跑追向队伍,但是我们还没有追上队伍,结果就发生了个小意外。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地上,我的好朋友立刻对我说:“没事吧?疼不疼啊?”
一边蹲下查看我的伤势。我说:“没事,继续走吧,别吃不上饭了。”我被她打动了,没有想到她如此的关心我。于是,我忍着疼痛,在她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向食堂。吃完饭后,她担心地问我:
“没有事吧?要不要我告诉老师一声啊?”我笑着说:“没事的,谢谢你了。”我再一次被感动了。
这不就是幸福吗?幸福就只是在同学之间的一声安慰,一份关心,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啊!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总觉得自己没有幸福感,也不知道幸福在哪里,认为自己已经距离幸福越来越远。如果肯发现,其实我在认为自己一个人走路时,身边有很多的人和我一起散步,谈笑风生,倍感温暖。每个人都会传播给我很多幸福。其实,幸福从未走远,它一直在我的身边,一直在带给我温暖,一直陪伴我至永远。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从未走远”的具体对象。根据材料提示可知,“从未走远”的对象有很多,可以是一些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也可是某种情感或者道理。“从未走远”表明他们(它们)一直围绕在“我”身边,影着“我”,写作时要点明他们(它们)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他们(它们的感情。文题中“远”既指时间消逝久远、空间距 离长,也指心灵隔阂或思想偏离等。“远”字表明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并没有走远,写作时要尽力写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即由起初的以为远去到感到就在身边的过程,是某物的触发,是某景的感染,是某人的……从提示语可知,可以写某人某事、某份情,某种理,既可以抒写真情,又可以关注社会、思考生活,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要求写记叙文。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围绕“从未走远”展开。比如:父母对我的爱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 从未走远;“我”取得好的成绩时父亲很少表扬“我”,对“我”很严格,但最终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对我的爱“从未走远”;因为某次误会我和闺蜜有了隔阂,但是最后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化解误会和好如初,我们的友谊从未走远;成长路上,一位陌生人的鼓励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从未走远……注意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点进行叙述。写作手法方面,可以运用对比手法,一个是物理距离很遥远;另一个是心理距离很近,来表现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上,本文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它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突出文章主题。
人群
春节活动
观看央视春晚
参与春晚线上活动
感觉年味变淡
青少年
抢红包、吃美食等
15%
40%
5%
中年人
拜年、聚餐等
60%
50%
25%
老年人
参加民俗活动
25%
10%
70%
→写柳絮:
“春意的加深是从柳絮颜色开始的。”[作用:段首句,引出下文]
→写榆荚:
“柳絮长老了以后,榆荚却正当食。”[作用:A ]
写杨花:
“有一天早起”→[作用:表示时间转换,提示下文]
写核桃花:
“ ”→[作用: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转换,提示下文]
写杏花:
“ ”[作用: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转换,提示下文]
文言语句
参考方法
解释
(1)简子不说
课内迁移:不亦说乎
(2)终业而去之
课内迁移:太丘舍去
(3)孔子犹江海也
参考成语法:虽死犹生、过犹不及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古诗文理解和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