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频易错题必刷B卷(六大题型)-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易错题必刷B卷(六大题型)-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厘米,个图钉的质量大约是30克,本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分)
1.(2分)有4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用竖式计算如下,框出来数的表示( )。
A.已经分掉了40个羽毛球B.已经分掉了4个羽毛球C.还有40个羽毛球没有分
2.(2分)下面图形中,( )的阴影部分的大小是整个图形大小的。
A. B. C.
3.(2分)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 C.
4.(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去植树,一年级男生植树87棵,女生植树棵数比男生多19棵,二年级植树棵数是一年级的2倍。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
A.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B.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C.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5.(2分)如图是一个长为27厘米的长方形,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涂色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
A.54B.108C.27
6.(2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下列算式中错误的是( )。
A.B.C.
7.(2分)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 )个图钉的质量大约是30克。
A.30B.45C.50
8.(2分)在“蒙汉一家亲,书香连童心”捐书活动中,一年级同学捐书389本,三年级同学捐书的数量比一年级的3倍多一些、4倍少一些。三年级可能捐了( )本书。
A.1000B.1400C.1600
二、填空题(共16分)
9.(2分)汉字田、王、中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汉字( )( )。
10.(2分)李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30个,一个星期完成了这批零件的一半,还剩下( )个零件没有加工。
11.(2分)甲、乙两个杯子装了同样多的牛奶。玲玲喝了甲杯的,琪琪喝了乙杯的, 杯里剩下的牛奶多。(填“甲”或“乙”)
12.(2分)李翔参加了学校篮球队,教练要求他先练习拍球。他计划第一天练习拍20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拍50个。第四天应该拍( )个。
13.(2分)一桶油连桶共重17千克,用掉一半油以后连桶还重9千克。这桶油重( )千克,一个桶重( )千克。
14.(2分)图书室买了一些书,有62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工具书的2倍,绘本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买了( )本工具书,( )本绘本。
15.(2分)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如图所示),需要竹篱笆( )米。
16.(2分)一瓶牛奶连瓶重2100克,瓶上印有“净含量2千克”,牛奶瓶重( )克。
三、判断题(共8分)
17.(2分)表针走动、开关水龙头、拨动算盘算珠的运动都是旋转。( )
18.(2分)一个西瓜大约重4000克。( )
19.(2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如果边长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
20.(2分)6个135相加的和与135的6倍得数相等。(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225= 260×7= 506×9= ★86÷4=
22.(6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1)把△先向西平移4格,再向南平移3格。
(2)把○先向北平移5格,再向东平移4格。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奶奶过生日,爸爸买回来一个生日蛋糕。小东吃了这个蛋糕的,奶奶吃了这个蛋糕的。小东比奶奶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5.(6分)操作题。
(1)把△先向西平移4格,再向北平移3格。请画出两次平移后的△。
(2)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 方向。
26.(6分)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合唱团”共有队员60人,其中女队员的人数是男队员的2倍。“红军娃合唱团”女队员有多少人?
27.(6分)李老师不小心把购物发票弄脏了,请帮李老师算一算每台电风扇多少钱?
28.(6分)交管部门准备在公路一侧靠路边画3个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停车位(如图),要给每个停车位的一周刷白漆(靠路边的一侧不刷),刷白漆的部分长多少米?(刷漆宽度忽略不计)
29.(6分)李爷爷从果园收了15筐苹果,连筐共重830千克,每个空筐重3千克。李爷爷一共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30.(6分)估一估,说一说。
徐州到南京的高铁有三种不同票价,如表:
张老师买了2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售票员60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估一估,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用羽毛球的个数除以班级数,求出平均每班分得羽毛球的个数。计算47÷4时,商十位上的1乘除数4,表示1个十乘4,得到4个十。表示已经分掉了40个羽毛球。
【详解】由分析得:
框出来数的表示已经分掉了40个羽毛球。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把一个图形、一个整体、一些物体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详解】A.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中2份涂色,表示 ;
B.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其中3份涂色,表示;
C.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色,表示。
的阴影部分的大小是整个图形大小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判断解答。
【详解】A.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B.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C.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完全重合。
4.B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看能提出哪些问题,再进行选择。
【详解】A.一年级男生植树棵数加上女生比男生多植的19棵可以算出女生植树(87+19)棵,女生植树棵数加上男生植树棵数即可算出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题中没有关于二年级女生植树信息,不能解答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一年级共植树棵数乘2即可算出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条件提问题的能力。
5.A
【分析】涂色部分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是原长方形的长,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用长与宽的和27乘2即可求出涂色部分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27×2=54(厘米),所以剩下涂色部分的周长是54厘米。
故答案为:A
6.B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宽+长+宽,依此将数字代入公式列出算式即可选择。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算式正确。
B.根据分析,算式应为:9×2+5×2,因此原算式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算式正确。
故答案为:B
7.B
【分析】30克里面有几个10克,就有几个15个,计算即可。
【详解】30=10+10+10,30克里面有3个10克。
3×15=45(个)
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45个图钉的质量大约是30克。
故答案为:B
8.B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389的3倍、4倍各是多少,再选择正确答案。
【详解】389×3=1167(本)
389×4=1556(本)
三个选项中大于1167、小于1556的数只有1400。
故答案为:B
9. 困 品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汉字田、王、中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汉字:困、品。(答案不唯一)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10.2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完成的零件个数与剩下的零件相等,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乘7即等于剩下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7=210(个)
所以还剩下210个零件没加工。
11.乙
【分析】因为甲、乙两个杯子装了同样多的牛奶,所以直接比较分数的大小,喝的少,剩下的就多。
【详解】>,乙杯喝去的少,乙杯剩下的多。
甲、乙两个杯子装了同样多的牛奶。玲玲喝了甲杯的,琪琪喝了乙杯的,乙杯里剩下的牛奶多。(填“甲”或“乙”)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2.350
【分析】根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拍50个”可知:第二天应该拍(200+50)个;第三天应该拍(200+50+50)个;第四天应该拍(200+50+50+50)个。
【详解】200+50+50+50
=250+100
=350(个)
第四天应该拍350个。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拍50个”,再进一步解答。
13. 16 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7千克减9千克等于一半油的重量,乘2等于这桶油的重量,17千克减去这桶油的重量等于桶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7-9)×2
=8×2
=16(千克)
17-16=1(千克)
这桶油重16千克,一个桶重1千克。
【点睛】先计算出一半油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31 186
【分析】故事书的本数是工具书的2倍,所以故事书的本数除以2等于工具书的本数;绘本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所以故事书的本数乘3等于绘本的本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2÷2=31(本)
62×3=186(本)
买了31本工具书,186本绘本。
15.60
【分析】观察发现竹篱笆的长边靠墙,那么竹篱笆的总长度为1条长边加上2条宽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28+16×2
=28+32
=60(米)
所以需要竹篱笆60米。
16.100
【分析】净含量即牛奶的质量,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将2千克换算成克,用牛奶连瓶的质量减去牛奶的质量,即可求得瓶的质量。
【详解】2千克=2000克
2100-2000=100(克)
故牛奶瓶重100克。
17.×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物体或图形旋转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但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表针走动、开关水龙头的运动都是旋转,拨动算盘算珠的运动是平移。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西瓜大约重4000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19.√
【分析】边长增加2厘米,正方形有4条边,即周长增加4个2厘米,4乘2即可求出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详解】2×4=8(厘米),周长增加8厘米,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所学周长定义、或者周长公式来解答。
20.√
【分析】6个135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6×135=810;求135的6倍用乘法计算:135×6=810。据此解答。
【详解】6个135相加的和与135的6倍得数相等。
故答案为:√
21.1800;1820;4554;21……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8×225=1800 260×7=1820
506×9=4554 ★86÷4=21……2
验算:
22.12厘米;64米;32分米
【分析】(1)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解答。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3+4+5
=7+5
=12(厘米)
(2)(20+12)×2
=32×2
=64(米)
(3)8×4=32(分米)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可知,把△先向西平移4格,再向南平移3格,就是把△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把○先向北平移5格,再向东平移4格,就是把○先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4格。据此画图。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关键是明确图中方向的规定。
24.小东比奶奶多吃了;还剩这个蛋糕的
【分析】小东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减去奶奶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即可算出小东比奶奶多吃了这个蛋糕的(-);1减去小东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再减去奶奶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即可算出还剩这个蛋糕的(1--)。
【详解】-=
1--
=-
=
答:小东比奶奶多吃了这个蛋糕的,还剩这个蛋糕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5.(1)见详解
(2)西北
【分析】(1)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平移的特征,把△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
(2)以△原来的位置为观测点确定平移后位置的方向。
【详解】(1)如图:
(2)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西北方向。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移的特征及根据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26.40人
【分析】女队员的人数是男队员的2倍,则男、女队员的人数和是男队员人数的(2+1)倍,所以60除以(2+1)等于男队员的人数,再乘2即等于女队员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0÷(2+1)×2
=60÷3×2
=20×2
=40(人)
答:“红军娃合唱团”女队员有4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倍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
27.123元
【分析】洗衣机一台916元,数量1台,所以买洗衣机一共花了916元,用总价1285元减去买洗衣机花的916元,就是买三台电风扇一共花的钱,再除以3就是每台电风扇多少钱。
【详解】(1285-916)÷3
=369÷3
=123(元)
答:每台电风扇123元钱。
【点睛】求出买三台电风扇一共花了多少钱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27米
【分析】长方形靠路边的一侧不需要刷白漆,观察图片可知刷白漆部分相当于长方形的3个长和4个宽的长度,用长方形的长乘3再加上长方形的宽乘4即可算出刷白漆的部分长度。
【详解】5×3+3×4
=15+12
=27(米)
答:刷白漆的部分长27米。
29.785千克
【分析】用每个空筐的重量乘筐数,求出这些空筐的重量。用这些苹果连筐的重量减去这些空筐的重量,求出苹果的总重量。
【详解】830-15×3
=830-45
=785(千克)
答:李爷爷一共收了785千克苹果。
30.一等座,想法见详解
【分析】估算152与2的积,把152近似成150;估算255与2的积,把255近似成260;估算480与2的积,把480近似成500;付给售票员600元,说明2张票的总价比较接近600元,据此来解答。
【详解】152×2
≈150×2
≈300(元)
255×2
≈260×2
≈520(元)
480×2
≈500×2
≈1000(元)
买2张二等座的票价远小于600元,买2张一等座的票价与600元最接近,买2张商务座的票价远超过600元,因此他买的是一等座。
答:他买的是一等座,因为买2张一等座的总价与600元最接近。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洗衣机
916元
1台
1285元
电风扇
3台
二等座
一等座
商务座
每张152元
每张255元
每张48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易错题必刷B卷(六大题型)-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人教版),共7页。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易错题必刷B卷(六大题型)-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估算方法比较合理,超市才开门,一辆汽车上午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易错题必刷B卷(六大题型)-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厘米,需要元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