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5113078/0-17032822073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5113078/0-17032822074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5113078/0-17032822074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共8页。
课题我爱家乡山和水设计人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我爱家乡山和水本课目标确定的依据相关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教材分析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这里”。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发现家乡的美”。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家乡的故事”。本课依据课标要求侧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地方的地理环境去发现家乡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可爱。学生在自主发现美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家乡风景名胜的了解、喜爱,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学情分析受学生年龄及能力所限制,低年级学生缺少对家乡乡土文化的了解。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家乡自然环境的美,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日常的景物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一草一木与自己的关系;学会关注、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并逐渐喜爱、热爱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建立归属感。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相机、画笔或文字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并进行分享。 评价任务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家乡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感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相机、画笔或文字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并进行分享。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家乡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感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其他相关材料学生准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找一找、拍一拍、画一画、写一写家乡的美景。(自主选择,可一种,也可多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指向目标评价任务预设的学习活动1. 帮助学生明确本课交流的“家乡”是指“我的家所在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中小朋友的家乡和自己家乡。活动一 我的家乡在这里1.(出示老师所住小区和工作地方的照片)同学们,这是老师所居住的地方,这是老师工作的地方——我们的学校。寿光是老师生活的地方,寿光就是老师的家乡。家乡是我们的家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的家在哪里?2.学生介绍,师结:寿光是我们大家现在生活的地方,是我们大家的家乡。3. 课本上的小朋友,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思考: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些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一起欣赏课本中小朋友们的家乡的景观。5.师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人们心中最美、最可爱的地方。可是,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随便告诉陌生人,要注意安全。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家乡,发现家乡的美,分享和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展示,能发现并分享家乡的美景,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活动二 发现家乡的美1. 课本上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和景观呢?2.咱们的家乡——寿光,有哪些标志性建筑呢?3. 除了标志性建筑外,寿光或你家周围有哪些美景呢?请你借助自己课前准备的照片、画作或写话,担当家乡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吧。活动要求:先小组内介绍,然后小组推荐一处大家都喜欢的家乡美景,在全班交流。格式:我的家乡在——,那里有——,我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因为——。3.小组分享后,班内交流。4.听了大家对家乡的介绍,看到了自己家乡的美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课堂小结,课后完成拓展作业,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落实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课堂小结:家乡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名胜,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在我们眼里也特别美丽,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热爱我们的家乡。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自选一项或几项完成):1.学唱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把歌曲音乐或伴奏准备好,可发送给老师,也可用u盘等带到学校。2.搜集关于家乡的故事,把故事整理下来带到学校,便于上课时分享使用。板书设计我爱家乡山和水寿光 美课题我爱家乡山和水设计人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二课时本课目标确定的依据相关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教材分析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这里”。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发现家乡的美”。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家乡的故事”。本课依据课标要求侧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地方的地理环境去发现家乡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可爱。学生在自主发现美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家乡风景名胜的了解、喜爱,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学情分析受学生年龄及能力所限制,低年级学生缺少对家乡乡土文化的了解。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家乡自然环境的美,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日常的景物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一草一木与自己的关系;学会关注、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并逐渐喜爱、热爱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建立归属感。教学目标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歌曲、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评价任务1. 会唱关于家乡的歌曲,了解和哼唱自己家乡的歌曲。2.了解和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3.了解和积累收集信息的途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和哼唱自己家乡的歌曲,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其他相关材料学生准备1.学唱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把歌曲音乐或伴奏准备好,可发送给老师,也可用u盘等带到学校。2.搜集关于家乡的故事,把故事整理下来带到学校。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指向目标评价任务预设的学习活动1.了解关于家乡的歌曲,用歌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会哼唱至少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活动一 我把家乡来歌唱1.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马兰谣》)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2. 你还会唱哪些歌唱关于家乡的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一场歌唱家乡的演唱会,看谁唱得最好,得到的粉丝最多。3. 学生歌唱关于家乡的歌。4. 有这么多赞美家乡的歌!你最喜欢哪个同学唱的呢?举手投票,只能投给一个人,得票最多的荣获“小小歌唱家”称号!5. 学生投票。投票结束,颁发喜报。6.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我们的家乡——寿光的歌。我们一起来跟着哼唱一首吧。7. 出示歌单:《大寿光》、《成都》寿光版、《大棚菜》8. 播放《大寿光》歌曲视频,全班跟着哼唱。2.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家乡的故事,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并会讲关于家乡的故事,积累收集信息的途径。活动二 家乡故事多又多1.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2. 家乡的田野里就有好多开心的故事。欣赏课本第52页的插图和小诗,全班齐读小诗,然后同桌间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插图里的故事。3. 指名讲插图故事,其他生说感受。4. 是的,家乡的美景里原来还蕴藏着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家乡的什么故事?请和大家分享一下。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故事会,看谁讲得好,评出咱们班的“讲故事小能手”。5. 学生上台讲故事。6. 投票,只能投给一人,得票最多者荣获“讲故事小能手”称号,并颁发喜报。7. 听了这么多动人的故事,再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你想说什么呢?8. 你能说一说你搜集故事的方法是什么吗?一起学习课本第53页,教师总结方法:听同学或大人讲、查资料、看一些牌子上的介绍等。课堂小结,课后完成作业,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落实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些动人的故事,有的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悠久的历史,有的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其实,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天都在讲述着我们的故事。它们仿佛都有了生命,让我们觉得格外亲切。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去发现家乡的美。老师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乡的物产,完成课本第54页表格板书设计我把家乡来歌唱家乡故事多又多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