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 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版)—高中物理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3 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版)—高中物理,共11页。
一、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物体的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
(1)在地球表面,g值随纬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一般取值:g=9.8 m/s2或g=10 m/s2.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gt,x=eq \f(1,2)gt2.
一、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从静止开始下落;
(2)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
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实际物体在空中下落时若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物体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二、
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理解
1.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
竖直向下
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
(1)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大小等因素均无关.
(2)与在地球上的纬度有关
①在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②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两极处重力加速度最大,但差别不大.
(3)一般计算中g取9.8 m/s2,粗略计算中g取10 m/s2.
三、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拓展
1.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v-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斜率k=g.
3.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eq \(――→,\s\up7(特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eq \b\lc\{\rc\ (\a\vs4\al\c1(v=v0+at,x=v0t+\f(1,2)at2))eq \(――→,\s\up7(v0=0),\s\d5(a=g))eq \b\lc\{\rc\ (\a\vs4\al\c1(v=gt,x=\f(1,2)gt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公式,如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差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典例1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的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必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 A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来的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所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只在重力作用下但初速度不为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错误.
典例2(2022·永安一中月考)从离地面500 m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2,求:
(1)小球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
(2)开始下落后第1 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大小.
答案 (1)10 s (2)5 m 95 m (3)125 m
解析 (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x=eq \f(1,2)gt2
可得t=eq \r(\f(2x,g))=eq \r(\f(2×500,10)) s=10 s.
(2)第1 s内的位移
x1=eq \f(1,2)gt12=eq \f(1,2)×10×12 m=5 m
前9 s内的位移
x9=eq \f(1,2)gt92=eq \f(1,2)×10×92 m=405 m
最后1 s内的位移
Δx=x-x9=500 m-405 m=95 m.
(3)t′=eq \f(t,2)=5 s
位移x5=eq \f(1,2)gt′2=eq \f(1,2)×10×52 m=125 m.
1.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越大
B.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球,二者同时着地,说明二者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就是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C.北京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比广东的稍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无论质量大小,下落时加速度都是g,选项A错误;在同一高度释放的金属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远小于金属球的重力,金属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金属球运动的加速度为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选项B正确,D错误;北京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比广东的大,选项C错误.
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
答案 BCD
解析 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值越小.故选B、C、D.
3.(多选)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答案 BC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gt,可知t=0时v=0,且v与t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故C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eq \f(1,2)gt2可知,x与t2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4.在某静止的塔吊顶上操作工人不小心掉落一串钥匙,忽略空气对钥匙的作用力,2 s末钥匙落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塔吊顶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20 m B.25 m
C.40 m D.45 m
答案 A
解析 忽略空气对钥匙的作用力,钥匙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解得钥匙在2 s内下落的高度,即塔吊顶离地面的高度约为h=eq \f(1,2)gt2=eq \f(1,2)×10×22 m=20 m,A正确,B、C、D错误.
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
A.eq \r(2)∶2 B.eq \r(2)∶1
C.2∶1 D.4∶1
答案 B
解析 由v2=2gh得v=eq \r(2gh),所以v1∶v2=eq \r(2)∶1,故选B.
6.(2022·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eq \f(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A.eq \f(H,2) B.eq \f(H,4)
C.eq \f(3,4)H D.eq \f(\r(3),2)H
答案 C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eq \f(1,2)gt2,当物体下落eq \f(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H-eq \f(1,2)geq \b\lc\(\rc\)(\a\vs4\al\c1(\f(t,2)))2=eq \f(3,8)gt2=eq \f(3,4)H,故选C.
7.(2022·安徽省宣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用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如图,同学甲两个手指捏住刻度尺一端,刻度尺零刻度线一端靠近地面,由于刻度尺零刻度处有破损,同学乙在刻度尺5 cm刻度处做握尺准备,且手的任何部位都与刻度尺不接触.当乙看到甲放手时,立即握住刻度尺,发现所握处刻度值为45 cm,g取10 m/s2,则同学乙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2 s B.0.3 s C.0.4 s D.0.5 s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同学乙的反应时间内刻度尺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45 cm-5 cm=40 cm=0.40 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有h=eq \f(1,2)gt2,解得t=eq \r(\f(2h,g))=eq \r(\f(2×0.4,10)) s≈0.3 s,故选B.
8.(2021·无锡市高一上期末质量抽检)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 )
A.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B.第3 s内的位移为45 m
C.后一秒内的位移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多5 m
D.后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总比前一秒内的平均速度大10 m/s
答案 D
解析 由平均速度公式知第2 s内的平均速度eq \x\t(v)2=v1.5=g×1.5 s=15 m/s,选项A错误;由位移比关系可知x1∶x3=1∶5,x1=eq \f(1,2)gt2=5 m,所以第3 s内的位移为25 m,选项B错误;由Δx=gt2得,后一秒位移比前一秒位移多10 m,选项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那么前一秒的中间时刻与后一秒的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1 s,即后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总比前一秒内的平均速度大10 m/s,选项D正确.
9.(2022·北京新学道临川学校月考)从某一高度相隔1 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答案 C
解析 根据Δx=eq \f(1,2)g(t+1 s)2-eq \f(1,2)gt2=gt+eq \f(1,2)g知,t增大,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Δv=g(t+1 s)-gt=g知,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C正确.
10.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小球在第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4 m/s2
C.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100 m
答案 B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第5 s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4∶x5=1∶3∶5∶7∶9,设前5 s的位移为x,则x5=eq \f(9,25)x=18 m,解得x=50 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eq \f(1,2)gt2,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4 m/s2,小球在第2 s末的速度为v2=gt2=8 m/s,B正确,A、D错误;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eq \x\t(v)5=eq \f(x5,t5)=18 m/s,C错误.
11.一小球从距地面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速度大小为20 m/s,不计空气阻力,自由落体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时间为1 s
B.小球开始下落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 m
C.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 m/s
D.小球在下落的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为15 m
答案 D
解析 小球落地时间为t=eq \f(v,g)=eq \f(20,10) s=2 s,选项A错误;小球开始下落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eq \f(v2,2g)=20 m,选项B错误;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eq \x\t(v)=eq \f(h,t)=10 m/s,选项C错误;小球在下落的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为h′=h-eq \f(1,2)gt12=eq \b\lc\(\rc\)(\a\vs4\al\c1(20-\f(1,2)×10×12)) m=15 m,选项D正确.
12.(多选)甲、乙两物体,m甲=2m乙,甲从2H高处自由落下,1 s后乙从H(H>1 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正确的说法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
B.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 m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
答案 AC
解析 因为甲、乙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甲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乙任意时刻的速度v′=g(t-1),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B错误;各自下落1 m时,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2=2gh,故v=eq \r(2gh)=eq \r(2×10×1) m/s=2eq \r(5) m/s,两物体速度相同,C正确;1 s后,相对于乙物体,甲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自由下落1 s时甲在乙的上方,则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差先减小后增大,若甲自由下落1 s时甲在乙的下方,则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由于不知道题目中H的具体数值,故D错误.
13.(2022·新乡·模拟)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导致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 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 s,g取10 m/s2,则( )
A.重物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0 m/s
B.重物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 m/s
C.重物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6 s
D.重物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1.2 s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重物下降了大约两层砖的厚度,即12 cm(0.12 m),曝光时间为2.0×10-2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为eq \x\t(v)=eq \f(0.12,2.0×10-2) m/s=6 m/s.由于曝光时间极短,故重物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 m/s,由v=gt可得重物下降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t=eq \f(v,g)=eq \f(6,10) s=0.6 s,故C正确,A、B、D错误.
14.一个物体从45 m高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g=10 m/s2),求:
(1)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
(2)前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3)最后1 s内物体下落的位移大小.
答案 (1)3 s (2)10 m/s (3)25 m
解析 (1)根据h=eq \f(1,2)gt2得:
t=eq \r(\f(2h,g))=eq \r(\f(90,10))s=3 s;
(2)前2 s内物体的位移h1=eq \f(1,2)gt12=eq \f(1,2)×10×22 m=20 m,
平均速度eq \x\t(v)=eq \f(h1,t1)=eq \f(20,2) m/s=10 m/s;
(3)最后1 s内下落的位移为总的位移减去前2 s内的位移,前2 s内的位移为:h1=20 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Δh=h-h1=45 m-20 m=25 m.
15.(2023·奉新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l2=3.7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过圆筒(g取
10 m/s2),求:
(1)直杆下端刚到圆筒上端的时间;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答案 (1)0.4 s (2)0.6 s
解析 (1)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端的时间为t1,上端离开圆筒下端的时间为t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eq \f(1,2)gteq \\al(12,),解得t1=eq \r(\f(2×0.8,10)) s=0.4 s.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l1+H+l2=eq \f(1,2)gteq \\al(22,),解得t2=eq \r(\f(2×0.5+0.8+3.7,10)) s=1 s,
则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t2-t1=0.6 s.
16.(多选)(2023·济宁市期中)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1中1、2、3、4、5所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eq \f(d,T2)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eq \f(7d,2T)
答案 BCD
解析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题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选项A错误,B正确.由a=eq \f(Δx,T2)得a=eq \f(d,T2),选项C正确.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v3=eq \f(3d+4d,2T)=eq \f(7d,2T),选项D正确.
17.(多选)(2023·太原·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高度分别为h1、h2、h3,且h1∶h2∶h3=3∶2∶1.若先后由静止依次释放小球a、b、c,三小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小球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
B.三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eq \r(3)∶eq \r(2)∶1
C.小球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小球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 BC
解析 由v2=2gh,得v=eq \r(2gh),则三小球落到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1∶v2∶v3=eq \r(3)∶eq \r(2)∶1,A错误;又由h=eq \f(1,2)gt2,得t=eq \r(\f(2h,g)),则三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1∶t2∶t3=eq \r(3)∶eq \r(2)∶1,B正确;设小球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1,小球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为Δt2,则由B选项的分析可得Δt1∶Δt2=(eq \r(3)-eq \r(2))∶(eq \r(2)-1),比值小于1,因此小球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小球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C正确,D错误.
18.(2023·全国·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有一空心上下无底的弹性圆筒,它的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量),筒的轴线竖直.圆筒轴线上与筒顶端等高处有一弹性小球,现让小球和圆筒同时由静止自由落下,圆筒碰地后的反弹速率为落地速率的,小球碰地后的反弹速率为落地速率的,它们与地面的碰撞时间都极短,可看作瞬间反弹,运动过程中圆筒的轴线始终位于竖直方向.已知圆筒第一次反弹后再次落下,它的底端与小球同时到达地面(在此之前小球未碰过地),此时立即锁住圆筒让它停止运动,小球则继续多次弹跳,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圆筒第一次落地弹起后相对于地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max;
(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落地所经历的时间t以及圆筒的长度L;
(3)在筒壁上距筒底处装有一个光电计数器,小球每次经过该处计数器就会计数一次,请问,光电计数器的示数最终稳定为几次?
答案 (1);(2),;(3)9次
解析 (1)圆筒第一次落地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圆筒第一次落地弹起后到最高点做匀减速运动,可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
联立解得
(2)根据可得圆筒第一次落地的时间
圆筒第一次弹起后到最高点的时间
圆筒第一次弹起后到落地时小球同时到达地面,所以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落地所经历的时间
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
则圆筒的高度
(3)小球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
小球能到达筒壁上距筒底处的速度
设小球最后到达距筒底处与地共碰撞n次,小球每次碰地后的反弹速率为落地速率的,则有
解得n=4次
则光电计数器的示数最终稳定为2n+1=9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3 小船渡河模型(解析版)—高中物理,共10页。
这是一份考点03 摩擦力(解析版)—高中物理,共11页。
这是一份考点03 力学单位制(解析版)—高中物理,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