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B(“论证了作为人类第一美德,正义是不可调和的”错)
3.D (强调君民关系)
4.①法律和体制如果是不正义的,那么无论它们多么有效,多么有条不紊,也必然会为人们所改革或废除;②某种不正义行为之所以能够容忍,也仅仅是因为要避免更大的不正义。
(4分,每条2分)
5.①正义使人的行为正当公正,使社会制度合宜公平;②正义使社会秩序和谐和顺;③正义的不可调和保证了公民权利的平等和不可侵犯。
6.C(“人常因缺乏自信而要证明自己”错)
7.A(“反衬作者的悲伤”错)
8.①特点:一个“我”热爱生命、执着梦想,以心为尺丈量生命与万物,自由而浪漫,骄傲而孤僻;另一个“我”关注现实,谨慎世故,相信“偶然”与“情感”的力量,又不失灵魂上的骄傲和自信。
②原因:彼此双方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但都引发思考:我们向理想进发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经验走向成熟的过程;理想可能无法实现,但它会永存心中,永葆美好。(4分,每条2分)
9.①分镜头一:一个人的阳春烟景。以莺啼花开的五月青岛海边偶然相遇的从容快乐的游人群像来凸显孤单穿行其中的沈从文;
②分镜头二:一个人的无声论辩。以大海、天空镜头的切换及“我”的背影特写来展现沈从文随性而起的心灵思索;
③分镜头三:一个人的天光云影。以不断拉长的海天一色、云影变幻的空镜头象征生命中存在的“偶然”与“情感”等不确定因素。
(每点2分,其他答案只要对应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0.ACE
11.C(“各级财政府库”错)
12.C(“以天下为己任”错)
(1)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货财。(4分,“本、末、以、欲”各1分)
(2)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于先王之礼,天下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践行仁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4分,“克、归、由”,反问句式各1分)
14.①大夫:便于财货交易与管理,使民富国强。
文学:不利于导民以德,易使百姓背义趋利,违背古训。
②大夫站在强国的立场,文学注重教化人心。(3分,1点1分)
15.B(“比喻手法”错)
16.①春日雨后游园赏景,心生欢愉;②思及自身老病,心情转为愁闷;③回忆旧友一往情深,畅想友人现状无比羡慕。(6分,每点2分)
17.①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③一片神鸦社鼓/枯藤老树昏鸦、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他答案吻合情境亦可)(6分,每空1分)
1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它的核心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与保护性,前提是有效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手段是生产、流通、销售等。(4分)
19.我们要基于现实和时代特征变化,对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的生产性保护,充分发挥其价值并创造新价值。(3分,现状、保护方式、保护效果每点1分)
20.①随声附和②一览无余③恰到好处(3分,每空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
21.①通感,以视觉方面具体可见的“瘦”来形容听到“瘦西湖”这个名字后抽象的心理感受;②以西湖比扬州,不能凸显扬州水美景美的特点,简单平庸,表明了作者的不喜,感情强烈而直观。(4分,每点2分)
22.三者用法不同。①处直接引用,标示说话内容,表明扬州被人称道的事实;②处突出强调,着重指出自己的态度与看法;③间接引用,使诗文成为句子的一部分,增添了文学魅力,表明江南诸山之美。(4分,结论1分,三处分析各1分)
参考译文:
始元六年,汉昭帝发出诏书,让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讨论,询问民间的疾苦。
大夫说:古代建立国家的人,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沟通物资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聚集各种货物,使农民、商人,工匠都能在这里得到各自所需的东西,互相交换之后便各自回去。《易经》上说:“交流产品,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产。”因此,手工业不发展,农具就缺乏;商业不发展,物资就不能流通。农具缺乏,粮食就不能增产;物资不流通,政府财政就困难。所以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法,正是为了流通积压的货物,供给急切的需要,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说:用仁德教导百姓,百姓就会变得敦厚;用财利引诱百姓,风俗就会变得鄙薄。风俗鄙薄,百姓就违背仁义而追求财利,追求财利,百姓就奔走往来于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说:“贫穷的国家似乎有多余的财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于求利的缘故。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货财。在集市上,商人不贩卖无用的货物,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各种用具,它们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业。
大夫说:《管子》上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物品,而百姓仍然经济不富裕,是由于工商业不发达。”陇、蜀两郡的朱砂、大漆、牦牛尾和鸟羽,荆、扬两州的皮革、兽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齐两地的鱼、盐、毡子和皮袄,兖州、豫州出产的漆、丝、葛布和麻布,都是人们养生送死的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要靠商业来流通,靠工匠来制作。所以,圣人制造船、桨,通行于江河峡谷,驾御牛马,通行于山陵内陆;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穷乡僻壤,为的是流通各种货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设置铁官,以供应农业需要的用具,实行均输,使百姓富裕;盐铁、均输政策是全国人民所拥戴并赖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废除它,是不行的。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粮食就会出现短缺;工匠不生产器物,器物就会短缺;商人不进行贸易往来,粮食、器物、财富等生活三宝就会彼此隔绝,无法流通,虞人如果不生产,财货就会匮乏缺少。财物匮乏缺少,那么山林水泽就没有办法做进一步的开发了。”这四个方面,是百姓衣食住行的根本所在。来源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就富饶,来源狭小人民生活水平就贫困。上可以使国家富强,下可以让家庭富足。贫穷或富足的方法,没有人能够夺走或是给予,聪明的人自然会富裕有余,笨拙的人只能贫穷不足。所以,从前太公望在营丘接受封赏,那里是一块盐碱地,地广人稀,于是太公望鼓励营丘的妇女从事女红,女红手艺达到极高的境界,同时还在当地开通了渔产品和海盐的贸易,百姓和财物因此而涌向齐国,如同绳索相连,不断前来,如同车辐集聚在车毂一样,从四方八面汇聚到齐国。因此齐国人生产的帽子、束带、衣服、鞋履能够供应整个天下,东海与泰山之间的诸侯们都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恭恭敬敬地朝拜齐国。后来齐国中道衰落,管仲重新修订了太公望所制定的政策,设置了掌管财物的九个部门,齐桓公才得以称霸诸侯,多次联合诸侯,将天下纳入正道;而管仲也因此获得三归台,他虽然只是居于陪臣的地位,但是实际上比各诸侯国的君主还要富有。正是因为这样,齐国的富裕强盛才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的时代。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