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第1页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第2页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总结(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共11页。
    课时3.6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练习(解析版)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设计(苏科版)一、夯实基础1.南充嘉陵江边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下列现象与江面倒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阳光下的 “影子” B . 梳妆镜中的 “我” C . 日食 D . 雨后彩虹 【答案】B。【解析】江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梳妆镜中的 “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的反射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2.下列图示的现象中,可用 “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筷子在水面处 “断”了 B . 小孔成像 C .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 . 山在水中的 “倒影” 【答案】 B.【解析】 A .筷子在水面处 “断”了,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B 符合题意; C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属于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山在水中的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3.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答案】 B。【解析】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即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是由于空气不均匀时,光线折射而形成的;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故 B 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 — 叶障目 B . 立竿见影 C . 镜花水月 D . 形影不离 【答案】 C.【解析】 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BD 错误, C 正确. 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A.   B.   C.    D.【答案】 A。【解析】小孔成像得到的是倒立实像,所以选A.7.成语 “ 杯弓蛇影 ” 和 “ 如影随形 ” 中的 “ 影 ” 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 _______ 形成的,后者是由 _______ 形成的。【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 “杯弓蛇影”酒中的“影”是弓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如影随形”中的“影”是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而形成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8.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光在酒面_____(选填“反射”“折射”)形成的像,这个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直线传播;反射;虚像。【解析】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9.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______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_______。【答案】平面镜;小孔;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解析】(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2)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3)(4)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10.如图所示 , 光源 S 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 , 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解析】 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1.如图所示 , 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 , 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解析】 根据反射定律,过反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再过二次反射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2.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 ,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解析】 由图知 , 反射角为 , 可得入射角也为 , 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 , 度数等于反射角为 即可,如图所示: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 ( 图中未画出 ) 的白色纸板 ABCD .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 实验前,应将纸板 ______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_____ 时针方向转动; (2) 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45° ,测得反射角也为 45° ,由此就得出 “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_________ ;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 ; (4) 在图甲中,若将纸板 ( 连同激光笔 ) 绕 CD 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____________ . A. 仍在纸板上呈现 B. 被纸板挡住 C. 在纸板前方 【答案】竖直(垂直);顺;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解析】 ( 1 )白色纸板 ABCD 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 2 )由于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4 )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 C。14.小洛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   (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2)如图乙是小洛测量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则L为   cm;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3)实验中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他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若移走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4)若实验中无论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怎么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A;(2)3.50;不变;(3)能;不能;(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解析】(1)点燃蜡烛,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故应该在A侧;(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端与0刻度开始,则L的长度为3.50cm;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变;(3)通过玻璃板观察像,看到的是光照射到玻璃板,玻璃板反射光线形成的虚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对观察无影响;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4)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答案为:(1)A;(2)3.50;不变;(3)能;不能;(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二、提升练习1.(2020•淄博)“金边日食”是壮观的天文现象,小明用自制小孔观看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B.用小孔成像原理观看日食利用了光的折射;C.日食通过小孔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日食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答案】A。【解析】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A正确;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日食通过小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日食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D错误。故选:A。2.(2020•广西)2020年6月21日,全国多地都观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食”,能解释“日食”形成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当太阳、月球、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便形成日食。故选:D。3.(2020•葫芦岛)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舞台激光 B.海市蜃楼 C.绿树成荫 D.水中倒影【答案】D。【解析】A、图示舞台激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层不均匀,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绿树成荫”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D、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4. (2021·临沂)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C. 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D. 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答案】D。【解析】A.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不会因为河水变深导致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故D正确。故选D。5. (2021·眉山)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D.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答案】A。【解析】A.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白云通过光的反射,在水面上成像,故A符合题意;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比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通过树叶缝隙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1·枣庄)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不会;遵循。【解析】[1] 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不会平行射出,因为入射角不同,反射角也不同,只有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才会平行射出。[2]这种反射是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7. (2021·陕西)(1)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通过平而镜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等大等距的虚像,且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过点光源作平面镜的垂线,区相等距离处即为所成像的位置,如图所示:8.(2020•天水)“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C (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答案】(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解析】(1)白色纸板ACDB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故答案为:(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9.(2020•东营)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   (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远离;不变;(4)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解析】(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3)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且大小相等,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它的像会远离玻璃板;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4)为了验证平面镜成虚像,可以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3)远离;不变;(4)把蜡烛B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