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标准练(六)(含答案)-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题标准练(六)(含答案)-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由蚕丝搓纺而成的丝线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忽略水和酒精之外的其他成分,葡萄美酒的度数越低,则酒的密度越低
C.夜光杯属硅酸盐产品,不溶于水,具有抗腐蚀、抗氧化等优点
D.制作琵琶的竹料放入饱和Na2SiO3溶液中充分浸透后沥干可起到防火的作用
2.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过反应2NH3+NaClO===N2H4+NaCl+H2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H3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B.N2H4的结构式为
C.NaClO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中子数为18的氯的核素:eq \\al(35,17)Cl
3.(2023·江苏高三大联考)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CO、C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2O3需经历酸浸、还原、沉钴、过滤、灼烧等操作。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配制“酸浸”所需的1 ml·L-1 H2SO4溶液
B.用装置乙制备“还原”所需的SO2气体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CCO3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CO3固体制C2O3
4.7N、8O、11Na、17Cl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r(Na+)<r(O2-)<r(Cl-)
B.第一电离能:I1(Na)<I1(N)<I1(O)
C.氢化物对应的稳定性:NH3<H2O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ClO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
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应用。O2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氧化剂;O3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等作用。硫有多种单质,如斜方硫(燃烧热为-297 kJ·ml-1)、单斜硫等,硫或黄铁矿(FeS2)制得的SO2可用来生产H2SO4。用SO2与SeO2的水溶液反应可制备硒;硒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光照下导电性可提高近千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氧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斜方硫和单斜硫互为同素异形体
C.S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SeO2分子中O—Se—O的键角大于120°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
B.斜方硫的燃烧:S(s,斜方硫)+O2(g)==SO2(g)ΔH=+297 kJ·ml-1
C.煅烧黄铁矿获得SO2:4FeS2+11O2eq \(=====,\s\up7(高温))8SO2+2Fe2O3
D.SO2与SeO2的水溶液反应制备硒:2SO2+SeO2+2H2O===Se↓+2H2SO4
7.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C.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用于织物的漂白
D.硒单质难溶于水,可用于制造硒光电池
8.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如图。已知:2NO2(g)N2O4(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温度升高后有利于N2O4的固定
B.使用多孔材料不能改变2NO2(g)N2O4(g)的焓变
C.使用多孔材料能促进2NO2(g)N2O4(g)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O2的去除
D.加入H2O和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
9.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Y与足量H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
D.1 ml Z最多能与3 ml NaOH反应
10.在催化剂作用下,HCOOH分解生成CO2和H2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HCOOD催化释氢,反应除生成CO2外,还生成HD
B.第一步转化N与H间形成配位键
C.若用HCOOK溶液代替HCOOH释氢的速率加快
D.若用HCOOK溶液代替HCOOH最终所得气体中H2的纯度会降低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不稳衡量,如[Ag(NH3)2]+的K不稳=eq \f(cAg+·c2NH3,c[AgNH32]+)。一定温度下,向0.1 ml·L-1硝酸银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发生反应:Ag++2NH3[Ag(NH3)2]+,溶液中pNH3与δ(X)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NH3=-lg c(NH3)、δ(X)=eq \f(nX,nAg++n[AgNH32]+)(X代表Ag+或[Ag(NH3)2]+)。已知该温度下Ksp(AgCl)=1.6×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δ2代表的是δ(Ag+)
B.该溶液中c(Ag+)+c([Ag(NH3)2]+)+c(NHeq \\al(+,4))=c(NOeq \\al(-,3))
C.向该溶液中滴入稀硝酸,δ([Ag(NH3)2]+)增大
D.AgCl溶于氨水时AgCl+2NH3[Ag(NH3)2]++Cl-平衡常数K=1.6×10-2.7
13.利用CO2和H2合成甲醇,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0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2
在1 L密闭容器中通入1 ml CO2和2.44 ml H2,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甲醇的选择率(生成甲醇的CO2占CO2总转化量的物质的量分数)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2<0
B.553 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0.1
C.高温下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提高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
选择题标准练(六)
1.B
2.B [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A正确;N2H4分子中两个N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每个N原子和两个H原子分别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B错误;NaClO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次氯酸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正确;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质量数为17+18=35,可以表示为eq \\al(35,17)Cl,D正确。]
3.C [浓硫酸的稀释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A项错误;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时才能反应,B项错误;灼烧CCO3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D项错误。]
4.B [Na+、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r(Na+)<r(O2-);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Na+、O2-只有2个电子层,Cl-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离子半径:r(Na+)<r(O2-)<r(Cl-),A正确;一般情况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大,但由于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Na)<I1(O)<I1(N),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非金属性:N<O,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C正确。]
5.B 6.B
7.A [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杀菌消毒,A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B错误;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用于织物的漂白,C错误;制造硒光电池与硒的导电性有关,D错误。]
8.A [2NO2(g)N2O4(g) ΔH<0,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N2O4的固定,A不正确;多孔材料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并不断转化为N2O4,但并未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所以不能改变2NO2(g)N2O4(g)的焓变,B正确;使用多孔材料,能高选择性吸附NO2,从而增大NO2的浓度,促进2NO2(g)N2O4(g)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O2的去除,C正确;加入的H2O和O2,与N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化学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D正确。]
9.B [由于X中存在甲基,故X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Y与足量H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如图,B错误;Y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Z不含,可用FeCl3溶液鉴别Y和Z,C正确;Z中含有两个酯基且水解后的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1 ml Z最多能与3 ml NaOH反应,D正确。]
10.D [第一步HCOOD电离出D+与N结合,第二步HCOO-―→CO2+H-,第三步D+、H-反应生成HD,所以HCOOD催化释氢,除生成CO2外,还生成HD,故A正确;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H+有空轨道,根据图示,第一步转化N与HCOOH电离出的H+通过配位键结合,故B正确;HCOOK溶液比HCOOH更易电离出HCOO-,若用HCOOK溶液代替HCOOH,HCOO-的浓度大,第二步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加快,总反应速率加快,故释氢速率加快,故C正确;若用HCOOK溶液代替HCOOH,HCOOK水解出HCOOH,释氢历程不变,所以最终所得气体中H2的纯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
11.A [由实验用量可知Na2S溶液被ZnSO4溶液充分反应完全,当加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可知,ZnS转化为更难溶的CuS,发生沉淀的转化,可知CuS的溶度积小,即Ksp(ZnS)>Ksp(CuS),A项正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用饱和Na2CO3溶液收集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B项错误;根据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可知高锰酸钾过量,所以不能通过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反应是否停止及反应的快慢,C项错误;亚铁离子、氯离子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12.D [c(NH3)越大,pNH3越小,δ([Ag(NH3)2]+)越大,因此δ2代表的是δ([Ag(NH3)2]+),故A错误;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c(H+)+c(Ag+)+c([Ag(NH3)2]+)+c(NHeq \\al(+,4))=c(OH-)+c(NOeq \\al(-,3)),故B错误;向体系中滴入稀硝酸,NH3与H+反应生成NHeq \\al(+,4),c(NH3)减小,Ag++2NH3
[Ag(NH3)2]+的平衡逆向移动,δ([Ag(NH3)2]+)减小,故C错误;a点,δ(Ag+)=δ([Ag(NH3)2]+),则K不稳=eq \f(cAg+·c2NH3,c[AgNH32]+)=1.0×10-7.3,则对于反应AgCl+2NH3[Ag(NH3)2]++Cl-,K=eq \f(KspAgCl,K不稳)=eq \f(1.6×10-10,1.0×10-7.3)=1.6×10-2.7,故D正确。]
13.D [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甲醇的选择率降低,说明生成CO的量变大,反应Ⅱ正向进行,ΔH2>0,故A错误;553 K时CO2的平衡转化率是20%,甲醇的物质的量是1 ml×20%×60%=0.12 ml,则反应Ⅰ参加反应的H2为0.36 ml,生成的H2O为0.12 ml,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CO2:1 ml×20%-0.12 ml=0.08 ml,参加反应的H2为0.08 ml,生成的H2O为0.08 ml,反应Ⅱ在553 K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量分别为CO2:0.8 ml,H2:(2.44-0.36-0.08) ml=2 ml,H2O:(0.12+0.08) ml=0.2 ml,CO:0.08 ml,体积为1 L,则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eq \f(0.2×0.08,0.8×2)=0.01,故B错误;催化剂能缩短平衡所需时间,不影响甲醇的平衡产率,故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对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故D正确。]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Ksp(ZnS)
>Ksp(CuS)
向盛有10滴0.1 ml·L-1 Na2S溶液的试管中滴入0.1 ml·L-1 ZnSO4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加入几滴0.1 ml·L-1 CuSO4溶液,观察到有黑色沉淀产生
B
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用NaOH溶液收集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
C
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1 m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同时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l·L-1的H2C2O4溶液和2 mL 0.05 ml·L-1的H2C2O4溶液,观察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D
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向较浓的FeCl2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观察KMnO4溶液紫色褪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择题标准练(二)(含答案)-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反应的表示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题标准练(八)(含答案)-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题标准练(五)(含答案)-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