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88份)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3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3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共3页。
考向1 明代的雕版印刷
1.(2022·北京卷)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解析:据材料“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及图可知,编刻者画像印在版画上,上下左三处配以刻书堂名、书名,以及本书主要内容,构成了一幅很好的图书形象广告,塑造了品牌,即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故选C项;唐代就已经出现雕版印刷技术,排除A项;材料是明代刻本书籍的广告,与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无关,排除B项;“摆脱”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考向2 明朝时期文化的交流
2.(2023·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应朝鲜、日本使臣请赐,明成祖赐重要经籍予朝日,明朝初年中国国力强盛,朝日希望通过请赐行为加强与明朝的联系进而得到本国民众的支持可知朝日两国请赐为手段,旨在以此强化政权权威,故选D项;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儒学有新发展,而明初儒学未有新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提及应朝日请赐,明成祖赐予了书籍而已,也可以赐予其他物品,而非书籍向外流通渠道畅通与否,排除B项;“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不合史实、逻辑,朝日使者要求请赐并未指明所赐何物,请赐是为了获得中国政府的外交支持,排除C项。
答案:D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学校教育
官学:汉朝设立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春秋时期产生,孔子“有教无类”;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朝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印刷书籍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植物纤维制成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
图书馆
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文字与思想
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文字与思想
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儒学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
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社会制度
朝鲜、越南等国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四大发明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传播到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传入周边
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传入欧洲
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微专题4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下表可知,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微专题3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与基层组织,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