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遨游(á) 璀璨(zāng)
B.恩赐(chì) 威胁(xié)
C.矿产(kuàng) 目睹(d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薄弱 薄脆B.提供 供品C.系列 系上D.灾难 责难
3.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它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你认为正确的理解是( )
A.感慨我们这个地球既可爱又容易被破坏。
B.告诫我们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下面词语中的“和”与“和蔼可亲”的“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和颜悦色B.和盘托出C.和好如初D.和平共处
5.“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两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A.举例子和作比较B.打比方和列数字
C.作比较和打比方D.列数字和作比较
二、填空题
6.默写生字并组词。
yíng guǒ lán ǎi
zī kuàng kāng kǎi
gòng làn jī dǔ
7.根据意思从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光亮而透明。( )
(2)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
(3)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
(4)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这句话把地球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
②请你试着用这种写法赞美老师。
老师,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4)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①这几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________,说明地球对人类而言非常珍贵。
②请你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任选一种事物,说明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辅导他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碉堡。(请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0.在文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所选的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_______”来写的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者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
13.“再生”的意思是:_____,资源“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 “本来”一词强调了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
14.请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
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5.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控制( ) 大方( )
16.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上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提醒人类应该珍惜资源。
17.选文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来”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到了破坏,强调了这些资源_____________的可再生性,突出了__________的不可再生性,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
18.请你设计一条可以挂在教室墙上的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璀璨(càn)。
B项,恩赐(cì)。
2.D
【详解】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项,薄:[bó]微;少;弱 ~技。~产。单~。~弱。[bá]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 ~片。~脆。
B 项,供:[gōng]供给;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 ~应。提~。
[gòng]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 佛用的祭品 上~。供~。
C项,系:[xì]有联属关系的 ~统。~列。[jì]结,扣 把鞋带~上。
D项,难:[nán]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处。~度。[nàn]灾祸,困苦 ~民。灾~。责~。
D选项读音相同。
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主旨和课文标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以及体会文章主旨,通过标题与文章的联系,加以分析。《只有一个地球》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故选B。
4.A
【详解】
考查了多义字。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因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义。准确地说,就是指在不同的意义时(于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亦有不同的读音的汉字。中国地区之广,历史文化悠久,多义字就会因地方方言不同而不同。
“和蔼可亲”的“和”意思是平和;和缓。
A.相同,“和颜悦色”的“和”意思是是平和;和缓。故与示例相同。
B.不同,“和盘托出”的“和”意思是连带。故与“和蔼可亲”的“和”不同。
C.不同,“和好如初”的“和”意思是和谐、和睦。故与“和蔼可亲”的“和”不同。
D.不同,“和平公出”的“和”意思是结束战争或争执。故与“和蔼可亲”的“和”不同。
故选:A。
5.D
6.莹(晶莹) 裹(包裹) 篮(摇篮) 蔼(和蔼)
资(资源) 矿(矿产) 慷(慷慨) 慨(慨叹)
贡(贡献) 滥(泛滥) 基(基础) 睹(目睹)
【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以及给生字组词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裹、蔼、慷、慨、滥、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7. 晶莹 和蔼 璀璨 滥用 超市的葡萄晶莹剔透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以及词语造句的能力。
(1)晶莹:光亮而透明。
(2)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3)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4)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词语造句时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如:这位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8. 人类怎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决不允许不精心保护。 人类的母亲 生命的摇篮 地球与人类及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支燃烧的蜡烛 这盏指路的明灯 那样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列数字 作比较 渺小 据专家推算,海底可燃冰的分布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它的蕴藏量比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详解】
(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怎”;其次,否定词“不能”变肯定词“能”;再次,加语气词“呢”;最后,句号变问号。
(2)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必须”,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
(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突出了地球和蔼可亲、美丽壮观的特点。此外,学生还需要再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描写对象为老师。
(4)①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从“6400千米”可知是列数字,从“同茫茫宇宙相比”可知是作比较,将“地球”和“宇宙”进行比较,突出了地球的渺小。
②学生在回答本题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9.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辅导李明功课。 董存瑞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炸毁碉堡。
【详解】
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和关联词的运用。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要按照具体要求对句子进行改写。
(1)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首先,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需要将“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其次,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具体到此题,在转述时,将引述内容中的“我”改为“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李明,即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再次,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判断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此题中的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故用“即使……也……”。
10.不是 而是 不但 还
11.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12. 列数字 说明矿物资源的形成经历时间很长,得来极不容易。
13. 重新生长、形成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这些资源原本有可再生性,但现在因人为原因却不可再生
1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10.
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
“谁的恩赐”与“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之间是并列关系,故可填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使它们不能再生”与“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可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但……还……”。
11.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是全文的或某段的表达中心内容的句子,要想理解好中心句的内容,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语段选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文中两个自然段主要从矿产资源、生态资源两个方面说明自然资源面临的危机。故中心句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12.
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由这句话中的“几百万年”、“几亿年”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矿物资源的形成经历时间很长,得来极不容易,提醒人类珍惜资源。
13.
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再生”意思是再次获得生命,结合文中第2自然段“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知,资源“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本来”原先、先前的意思。他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
14.
本题考查了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结合文段内容作答,合理即可。示例:地球不是天然宝库,能源更需你我呵护。
15. 节制 慷慨
16. 举例子 列数字 自然资源
17. 原先、先前 原先 现在
18.降低损耗齐关心,开源节流效益增
15.
考查了找近义词。
“控制”,掌握住,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一定范围。近义词“节制”。
“大方”,慷慨不吝啬。近义词“慷慨”。
16.
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可知使用了举例子,举了矿产资源的例子说明了资源的形成过程。“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矿产资源形成时间漫长。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提醒人类珍惜资源。
17.
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本来”原先、先前的意思。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面临的危机。
18.
考查了设计宣传标语。
自然资源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为此可设计挂在教室墙面上的关于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节约能源自心中,环境保护众有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课后练习题,共9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9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19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辨字组词,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