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展开1.阅读诸葛亮《诫子书》,回答下列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B.知之不如好之者 夫君子之行
C.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D.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C.“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D.“遂成枯落”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告诫,意在劝勉儿子要惜时勤学,为社会所用。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______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似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加点词语。
(1)目似瞑( ) (2)屠暴起(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乃悟前狼假寐( )
7.文章的故事情节按顺序可概括为屠夫遇狼、_______________、屠夫御狼和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
【材料二】格林(注:狼的名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
(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
问题:中华文化兼容并蓄,人们对狼的认识也是角度多样。请你分别概括原文及两则链接材料中狼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本文节选自《_______》。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1)及其家穿井( )
(2)求闻之若此(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12.“穿井得一人”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传播,这句话的意思变成了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1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不义而富/且贵D.吾/日/三省吾身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公大笑乐
C.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必有我师焉
D.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阐述两方面的道理: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好的品德修养。
B.曾子认为每天要用“忠”“信”的标准来自觉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提高自我修养。
C.孔子能“不改其乐”,因为他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即使吃得简单,住得简陋也自得其乐。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追求富贵,也有自警的意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1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B.不逾矩 矩:法度。
C.非学无以广才 广:宽广。
D.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_____”字,对比鲜明。(用原文内容回答)
20.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①绝情欲,弃凝滞②,使庶几③之志,揭④然有所存,恻⑤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⑨,不免于下流⑩矣!
【注释】①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③庶几:接近。④揭:高举。⑤恻:恳切。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实现。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2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致: (2)淫: (3)何: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永窜伏于凡庸B.于我如浮云C.其一犬坐于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夫 志 当 存 高 远 慕 先 贤 绝 情 欲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2)弃凝滞,使庶几之志
25.两篇选文题目中的“书”的意思是A____。两篇文章从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B____,【甲】文主要论述的是C____,【乙】文主要论述的是D____。
文言文阅读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6.(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乙)的出处是《____________》(书名)。
27.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
B.废寝食者(废:停止) 相委而去(委:牵拉)
C.年与时驰(时:迅速逝去) 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D.国人道之(道:大路) 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
28.(甲)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29.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fǒu)B.顾(gù)
C.三省(shěng)吾身D.好(hà)之者
3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下车引之( ) (2)不逾矩( )
(3)三省吾身( ) (4)去后乃至( )
3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2.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乙文中的哪句话?(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传不习乎D.人不知而不愠
文言文阅读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 ) (2)传不习乎( )
(3)子贡问政( ) (4)民信之矣( )
3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5.【甲】文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
36.【甲】文中“曾子”的话与【乙】文共同强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专题14 作文(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作文(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作文,题目,根据要求,完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名著阅读(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名著阅读(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名著导读,完成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