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板)
展开(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 年 10 月 26 日,我国神舟 17 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答案】C
【进行】A.火箭专场只是距离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古A错误;B.燃料加注,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古B错误;C.点火发射,涉及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古C正确;D.自动对接,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古D错误;故选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生铁 C.蒸馏水 D.可乐
【答案】C
【解析】A.石油属于混合物;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是混合物;C.蒸馏水是纯净物;D.可乐属于混合物。故选C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C60 B.金刚石 C.一氧化碳 D.氯化钠
【答案】B
【解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非金属固态原子。A.C60是由分子构成;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CO是由分子构成;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B
4.下列有关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污水中加入明矾可加快悬浮物的沉降 B.农业浇灌上采用喷灌可以节水
C.臭氧既是温室气体,也是空气污染物 D.道尔顿测定了空气中 O2的含量
【答案】D
【解析】A.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能快速把悬浮物吸附沉降,故A正确;B.农业上浇灌采用喷灌,可以节约水,古B正确;C.臭氧即是温室气体,也是污染物,古C正确;D.拉瓦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古D错误。故选D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匹配的是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C
【解析】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常用作医疗急救,古A正确;B.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代替氢气作填充气,古B正确;C.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可以人工降雨,与气体肥料不匹配,古C错误;D.石墨灰黑色、质软、有滑腻感,可以用作制作铅笔芯。古D正确。故选C
6.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A.实验室制取O2的验满操作 B.瓶子变瘪说明CO2能与H2O反应
C. U型管中液面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 D.蜡烛熄灭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答案】C
【解析】A.氧气验满,用带活性的木条靠近瓶口,复燃说明收集满了,故A错误;B.往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倒水,瓶子变瘪不一定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了,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子变瘪,B错误;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气压增大,U型管中液面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故C正确;D.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导管进入烧杯底部,只有一根蜡烛,蜡烛熄灭,无法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D错误。故选C
7.陈寿在《三国志》中描述:“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 B.“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
C.“时风盛猛”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
【答案】B
【解析】A.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说明是可燃物,故A正确;B.“同时发火”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错判;C.“时风盛猛”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C正确;D.油的密度小会浮在水面上,不宜用水灭火,故D正确,故选B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加工成粉末状,燃烧会更充分
B.汽油、蜡烛不完全燃烧后都生成炭黑,说明它们均含碳元素
C.在厨房灶台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因为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烟时,可增大灶具燃气进气口
【答案】D
【解析】A.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燃烧面积,会更充分燃烧,故A正确;B.炭黑主要组成是碳单质,故B正确;C.在厨房灶台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因为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故C正确;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烟时,说明氧气不充足,应该增大灶具的进风口,减小进气口。故D错误。故选D
9.硫化氢(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2X+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2 B. H2S发生了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相等 D.硫化氢分子中含有氢气分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故X是SO2,故A正确;B.有氧参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分子个数是5,反应后是4,故C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D
10.钴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已知钴是第27号元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3价钴的氧化物写作 C2O3
C.一个 C2+中含有29个电子 D.符号C时可以表示一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3价钴的氧化物写作 C2O3,故B正确;C.C2+是钴原子失去2个电子,故一个 C2+中含有25个电子,故C错误;D.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故D错误。
故选B
11.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前后C3N4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I中生成物只有H2 D.此方法比电解水节能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通过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C3N4是催化剂,故其化学性质不变;C.反应I中生成物除了有H2 外,还有过氧化氢;D.此方法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比电解水节能,故D正确。故选C。
1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金属都有导电性,因此有导电性的都是金属
B.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C.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D.Mg2+、S2—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因此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答案】B
【解析】A.有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比如石墨,故A错误;B.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KMnO4;故B正确;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故C错误;D.Mg2+、S2—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不能都认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故D错误。故选B
1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 CO2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4:1 ②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③生成物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16:9 ④淀粉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①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3:1 ,有一个氢分子没参与反应,故①错误;②根据微观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②错误;③生成物是CH3OH和H2O,质量比是16:9,故③正确;D.淀粉C6H10O5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④正确。故选B
14.将一定量的乙烯(C2H4)和O2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数值为1.6 B.X中含碳、氧元素,其原子个数比为 1:1
C.乙烯燃烧过程吸收大量热 D.该反应中C2H4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7:4
【答案】B
【解析】A.由于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故a=2.1+6.4-2.7-4.4=1.4g,故A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3C2H4+8O26H2O+4CO2+2CO,X是CO,原子个数比是1:1,故B正确;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2H4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8.故选B
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A.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颜色是蓝色,但是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不止甲烷气体,还有酒精,CO等气体,故A错误;B.铜是纯金属,黄铜是合金,硬度比纯金属硬度大,故B正确;C.酒精是可燃物,水不可燃,故能达到目的。故C正确;D.贪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A
16.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Mg和盐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 H2和O2恰好完全反应 D.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金属和酸反应放热,故A错误;B.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钙是固体,剩余固体质量不能为0,故B错误;C.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的质量比是1:8,故C错误;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锌反应完后,不再产生气体,故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21分)
17.(4 分)过磷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Ca(H2PO4)2和硫酸钙。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
(2)硫酸钙的化学式 。
(3)画出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4)标出磷酸二氢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2H(2)CaSO4(3)(4)
【解析】(1)2个氢原子的表示是2H。(2)硫酸钙的化学式CaSO4(3)磷原子是第15号元素,质子数是15,最外层电子数是5,故结构为。(4)磷酸二氢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18.(4 分)水资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1)水中氮含量过高会造成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上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生命吸管”是军事上的重要发明,它可以解决士兵在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如图1),图中双层纺织网在净水中的主要作用是 。
(3)①将硬水通过图2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交换后的水仍呈电中性。每1 个钙离子可以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换出 个钠离子。
②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会失去硬水软化功能。取交换后的溶液少量,滴入 ,振荡,若观察到较多浮渣,几乎没有泡沫,则说明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
【答案】(1)C(2)过滤(3)2(4)肥皂水
【解析】(1)物质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指元素。(2)双层纺织网主要作用是除去难溶的物质,,主要是过滤作用。(3)由于交换后的水仍然是电中性,由于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钠离子带1各单位的正电荷,则美1个钙离子可以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换出2个钠离子。②用肥皂水鉴别应水和软水
19.(4分)055型驱逐舰对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有重要作用。
(1)该驱逐舰的舰体用到了钛合金,据此可知钛合金具有的性质有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有导热性 C.导电性好 D.强度高
(2)驱逐舰的燃油是用石油炼制的,石油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油中含有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建造驱逐舰时,常用乙炔(C2H2)进行金属焊接,实验室可用电石(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D(2)不可再生 2C4H108CO2+10H2O (3)CaC2+2H2O==C2H2↑+Ca(OH)2
【解析】见答案
20.(5 分)红磷是实验探究中常见的药品之一,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若实验前止水夹未夹紧,则会导致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实验二中锥形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 (填“能”或“不能”)形成对比实验,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4)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一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B.实验二中气球可以换成注射器
C.实验三会造成空气污染 D.三个实验中红磷都要过量
【答案】(1)偏大(2)4P+O22P2O5(3)不能 隔绝氧气(4)BC
【解析】(1)实验前为加紧止水夹,会导致集气瓶中气体溢出,导致结果增大。(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零。(3)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能对比,未控制好变量;水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4)A.实验一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有害物质五氧化二磷;B.实验二中气球主要是密封和缓冲气压作用。可以换成注射器。C.五氧化二磷是有害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D.实验一需要过量,其余不用过量,故选BC
21.(4分)将CO2转化成碳酸镁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矿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
(4)每消耗9.5t氯化镁可得到碳酸镁的质量为 t(假设过程中镁元素无损失)。
【答案】(1)MgCl2和H2O(2)Mg(OH)2+2CO2==Mg(HCO3)2(3)二氧化碳(4)8.4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电解槽中生成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故反应前后有氧元素,还需要有水参加。(2)根据流程可知,矿化塔中是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镁(3)二氧化碳在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4)9.5t氯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是9.5t×2424+71×100%=2.4t,假设过程中镁元素无损失,则碳酸镁的质量是2.4t÷(2424+12+48×100%)=8.4t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1分)
22.(5 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A制取O2,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E装置收集O2,气体从 (填“b”或“c”)进。
(3)装置 C、D 中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是__(填字母)。
(4)加热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备CO需要的制取装置为 (填字母)。
【答案】(1)漏斗(2)2H2O22H2O+O2↑ b(3)C(4)BF
【解析】(1)仪器a是漏斗(2)A是常温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若用E装置收集O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故应从b进(3)装置 C通过控制止水夹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D无法控制(4)加热固体需要酒精灯,故用到发生装置B,CO气体和空气密度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C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
23.(6分)某兴趣小组对“CO与 Fe2O3反应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CO与 Fe2O3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铁粉、Fe3O4均为黑色固体且均能被磁铁吸引;
②Fe3O4 与CuSO4不反应。
【实验过程】步骤1:在通风橱中,按上图连接装置并 。
步骤 2:加入药品。
步骤 3:从 a 端通入CO一段时间,待排尽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变成 色,且均能被玻璃管上方的磁铁吸引;试管I中出现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I:Fe; 猜想Ⅱ:Fe3O4; 猜想Ⅲ:Fe和Fe3O4
【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CuSO4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观察到①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 ,说明猜想Ⅲ是正确的。
【拓展研究】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CO能溶于铜液。因此可在装置I后再连接装置Ⅱ,其目的是 ,装置I、Ⅱ的连接顺序: b 连接 (填“c”或“d”)。
【答案】【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现象】黑;CO2+Ca(OH)2==CaCO3↓+H2O【实验验证】生成了红色的固体,黑色固体仍有剩余【拓展研究】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吸收CO)
【解析】【实验过程】有气体参与的都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现象】CO和 Fe2O3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现象是变黑;CO和 Fe2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是会变浑浊,故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CuSO4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观察到①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黑色固体含有铁粉,铁把铜置换出来了,铁粉被消耗完,若猜想Ⅲ是正确的,还应有的现象是黑色固体仍有剩余,剩下的黑色固体就是四氧化三铁;【拓展研究】CO是大气污染物,其目的是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 分)某石灰厂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向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25克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中的物质质量为316.2克。请计算: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
(2)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3)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利用方程式计算,最终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答案】(1)10:3:12(2)8.8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100x=448.8g, x=20g
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20g25gx100%=80%
【解析】(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12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0+25g-316.2g=8.8g
见答案性质
用途
A
氧气可供给呼吸
医疗急救
B
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
飞艇填充气
C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气体肥料
D
石墨灰黑色、质软、有滑腻感
制作铅笔芯
物质
乙烯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2.1
6.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7
4.4
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CH4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鉴别铜和黄铜
相互刻画
C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D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26,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6,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