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空间向量中的主要应用 教案 0 次下载
-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3.圆的切线问题及应用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4.圆中最值 教案 0 次下载
-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5.有心圆锥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教案 1 次下载
-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6.椭圆第二定义及应用 教案 1 次下载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2.直线与方程中的核心考点
展开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注意:①求直线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的形式,直接写出直线方程;二是待定系数法,先设出直线方程,再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但使用直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限制条件,以免解题过程中丢解.
②截距与距离的区别:截距可为一切实数,纵截距是直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横截距是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而距离是一个非负数.
2.两条直线的交点
若直线:和:相交,则交点坐标是方程组的解.
3.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1)利用斜率判定
若直线和分别有斜截式方程:和:,则
①直线∥的等价条件为.
②直线与重合的等价条件为.
③直线与相交的等价条件为;特别地,的等价条件为.
若与斜率都不存在,则与平行或重合.
若与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斜率为,则与垂直.
(2)用直线一般式方程的系数判定
设直线:,:,则
①直线∥的等价条件为.
②直线与重合的等价条件为.
③直线与相交的等价条件为;特别地, 的等价条件为
.
注:与平行的直线方程一般可设为的形式,与垂直的直线方程一般可设为的形式.
(3)用两直线联立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判定
设直线:,:,将这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与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此时与无公共点,则∥;若方程组有无数个解,则与重合.
4.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特别地,原点与任一点的距离.
若轴时,;若轴时,.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
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
已知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用此公式求解点到直线距离问题时,直线方程要化成一般式.
(3)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已知两平行直线:和:,若点在上,则两平行直线和的距离可转化为到直线的距离.
已知两平行直线:和:,则两直线和的距离.
注:用此公式求解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成一般式,并且项的系数必须对应相等.
二.典例分析
例1.已知直线(a-2)y=(3a-1)x-1,若直线不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直线方程化为(3x-y)a-(x-2y+1)=0.
由得[来即无论a为何实数,直线总过定点.
设直线的斜率为k,直线OP的斜率为kOP.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的斜率k满足k≥kOP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不会在原点的上方,即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由k≥kOP,解得a∈(2,+∞).又当a=2时满足题意,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例2.无论 取何实数,直线恒过一定点,则该定点坐标为( )
A. B.C.D.
例3.已知与是直线(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关于:和:的交点情况是( )
A.存在、、使之无交点
B.存在、、使之有无穷多交点
C.无论、、如何,总是无交点
D.无论、、如何,总是唯一交点
解析:因为与是直线上两个不同的点,直线斜率存在,
所以,即,并且,则,联立,消得,即,所以,所以方程组有唯一解,即无论、、如何,总是唯一交点.故选:D.
例4.设,过定点的动直线和过定点的动直线交于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解析:由题意可知,动直线经过定点,动直线,即,经过点定点,动直线和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始终垂直,又是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则,,由且,可得,
,,,,,
,,,,故选:B.
例5.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人微”,事实上,很多代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的最小值为______.
解析:设,则,
∴的几何意义为点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之和.
如图所示:
设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则的坐标为(2,-4).则,,要求的最小值,即求的最小值,
又,即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例6.设的最小值为_______.
解析:从几何意义看,+表示点到点和距离的和,其最小值为和两点间的距离.故答案为:
名称
方程的形式
常数的几何意义
适用范围
点斜式
是直线上一定点,是斜率
不垂直于轴
斜截式
是斜率,是直线在轴上的截距
不垂直于轴
两点式
,是直线上两定点
不垂直于轴和轴
截距式
分别是直线在轴上和轴上的非零截距
不垂直于轴和轴,且不过原点
一般式
时,斜率为,在轴上的截距,在轴上的截距为
任何直线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空间向量中的主要应用: 这是一份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空间向量中的主要应用,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空间向量中的主要应用: 这是一份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空间向量中的主要应用,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5.数列放缩与恒成立中的五个视角: 这是一份高二上学期数学核心专题15.数列放缩与恒成立中的五个视角,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