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群文教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70396/0-17021372988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单元学习任务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单元学习任务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科学精神,思维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组: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体会不同领域作者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2、分析作者阐释说理、逻辑推理的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资料链接: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作为精神状态,如信念,勇气,意志,工作态度,理性思维,人文关怀和牺牲精神等,科学精神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拥有,只要符合以上特征,并有所创新,都可称为科学精神,内涵极为丰富。
二、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指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有以下几种常用类型:
1.归纳思维: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求证思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结论的思维。
3.重组思维:列出当下问题所涉及的对象,改变对象出现的时间或位置的思维。
4.求异思维:自觉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突破经验束缚的
思维。
5.类比思维:根据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已知特征去
推测另一事物的特征的思维。
【自学案】
1、自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
2、梳理本单元四位作者的信息,完成下表。
二、创新之路
1、梳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科学过程和加来道雄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起步历程。
2、找出梁思成的研究对象及原因和林庚研究的现象及成因。
【巩固案】
一、探索发现
请结合以下三个问题,对作者的思维方式进行概括分析。
1、加来道雄对鲤鱼世界的幻想是对童年生活的简单记录吗?为什么?
2、梁思成在阐述中国建筑特征时,为什么要提到“文法”“词汇”和“可译性”呢?
3、林庚是如何引出话题并分析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的呢?
二、学有所得
1、这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2、从加来道雄、梁思成和林庚三人中,选出最感动你的人物,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要求:体现他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语言优美生动)
【拓展案】
名人轶事:
屠呦呦: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屠呦呦从参加工作起一直在中医研究所工作,在青蒿素研究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她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的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年迈的老母亲抚养。她曾说:“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坚决让路的,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这样轻描淡写说出的一句话,对于国家而言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家庭而言,她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
加来道雄:对科幻小说对物理学影响的看法
历史上,科学家们曾经因为科幻小说而觉得十分尴尬,他们总是尽力与科幻小说保持距离。但是当你读一些伟大科学家传记的时候,又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很痴迷于科幻小说。我认为虽然科学家们羞于承认,其实有很多人在童年时期都受到凡尔纳甚至《星际迷航》的影响。我觉得没什么可羞愧的,而且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科幻小说的原因之一。科幻小说可以改变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任何可以弘扬科学精神的东西,即使是被好莱坞夸大甚至炒作的,我认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梁思成:以德报怨
1944年夏天,二战时盟军准备轰炸敌战区,盟军司令部请梁思成建议,轰炸的时候要保护哪些古建筑。梁思成当即向司令部交了一张圈了红圈有明确保护标记的图纸。随后,梁思成又说,还有两个城市不在中国。美国人当时感到奇怪,即问他是哪两个城市,梁思成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对梁思成的这一建议,盟军司令当即作出反应。1945年夏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上集结两百万军队,对日本进行持续强有力的轰炸。因为梁思成的嘱托,日本的京都、奈良没有被轰炸,日本最重要的这两个有着众多古建筑的城市得以保存。日本人对这件事非常感激,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一次,梁从诫在日本讲台上说:“我父亲作出这个建议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人直接死在日本前线。”台下的日本听众听了梁从诫的陈述,鸦雀无声。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的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的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林庚退休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做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着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色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学生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作者
国籍
研究领域
文本中涉及的研究成果或作品
屠呦呦
中国
加来道雄
美籍日裔
梁思成
中国
林庚
中国
题目
核心概念
历程(关键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中医药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多维空间
统一场理论
研究对象(现象)
原因(关键词)
《中国建筑的特征》
总体特征
结构方法
外观装饰
《说“木叶”》
木叶成为
钟爱形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单元学习任务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劳作,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单元学习任务学案,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