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测试题
展开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据此完成3~4题。
3.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流动
C.省内人口迁移 D.县际人口流动
4.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传统思想影响 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C.农村经济发展快 D.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读图,完成5~6题。
5.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人口老龄化
6.影响图乙中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1.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C.拉丁美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D.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劳务输出
读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回答2~3题。
2.[易错题]下列有关二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率相当
B.中国15岁人口迁移率高于美国同龄人口迁移率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
3.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C.加强绿化和交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如图是“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回答4~5题。
4.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xiǎn,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9万余人,清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入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今约湖南湖北)人口最多,移民迁徙到了重庆后又再往四川继续迁徙(如图)。据此完成6~8题。
6.“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
A.战乱 B.政策
C.资源 D.灾害
7.“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盆地区域开发的影响主要是( )
A.提供了开发的技术 B.提供了开发的人口
C.开发了当地的矿产 D.开发了当地的工业
8.“湖广填四川”移民主要从水路而不是陆路进入四川盆地,其原因是( )
A.入川陆路地形崎岖 B.水路运输异常平稳
C.距离近,成本低廉 D.距离远,水运安全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一年哪些人在迁移?他们要去哪里?2014年年初,网络媒体发布了2013年全国人口迁移图,从大数据下看到了全国人口迁移情况。
材料二 图甲为2013年与2012年人口净流入对比图,图乙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流向。
(1)描述图甲中显示的人口迁移特征。
(2)说出图乙中云南省人口迁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与80、90后相比,70后人口迁移较少的原因。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7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7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如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3~4题。
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4.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6.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7~9题。
7.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8.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9.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10~11题。
10.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11.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读人口迁移图,完成第12题。
12.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
A.a、b是国际人口迁移,c是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B.a、c是国际人口迁移,b是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C.b、c是国际人口迁移,a是国内人口迁移,d、e不属于人口迁移
D.a、b、c是国际人口迁移,d、e是国内人口迁移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 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
(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
(3)说明服装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直接根据图示的国界线分布判断,③④跨越国界,为国际人口迁移,而①②⑤⑥⑦均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迁移。B正确。
2.答案:A
解析: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①②是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A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学生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点分析。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人们都要回家过年,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是打工人员回家过年,跨过省界,但没有跨过国界属于国内人口流动,选择B。
4.答案:A
解析: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受传统思想影响回家过年,A对;这种现象是短时间的,春节过后他们又回到原地方,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B、C、D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推力表示当地不利于人来的因素,拉力指吸引人来的因素;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开采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属于拉力因素,故A错误;文化教育发达,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往往迁入,属于拉力因素,故B错误;土地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往往离开居住地,属于推力因素,故C正确;人口老龄化严重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就业机会多,属于拉力因素,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C
解析:根据图乙判断③④阶段分别为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故选C。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C
解析:二战后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A属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受发达国家易就业、高收入的吸引而向发达国家迁移,B属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包括劳务输出、求学等,D属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二战后人口大量迁出,是人口净迁出国,C不属于;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选项,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读图,中国10岁的人口迁移率约为2.5%,美国为5%,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率差异大,A错;注意两侧纵轴的数值不同,中国15岁人口迁移率低于美国同龄人口迁移率,B错;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美国的老年人口主要是从东北地区迁往环境条件好的南部地区,C错;根据图中曲线,中国的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D对。
3.答案:A
解析: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是育龄人口,人口迁入城市,会使城市中幼儿的数量增加,会加大幼儿园的压力,因此应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A对;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强绿化和交通建设、户籍管理制度建设对迁入地、迁出地同样重要,B、C、D错。
4.答案:A
解析: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东北部为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和城市带,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故A正确。
5.答案:B
解析: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而大量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导致美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故B正确。其他各项无法比较,故A、C、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清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入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今约湖南湖北)人口最多,移民迁徙到了重庆后又再往四川继续迁徙”可知,“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政策,故B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9万余人”可知,“湖广填四川”补充了四川大量缺失的人口,为四川盆地区域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开发人口,故B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四川盆地东侧有大巴山脉、巫山、武陵山、云贵高原阻挡,陆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顺长江河道可以逆流而上直达四川盆地,故A项正确。
9.答案:(1)“北上广”仍然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区,但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苏、辽、吉、鄂、赣等省级行政区主要以迁出为主。皖、台、甘、湘等省级行政区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青、贵、琼、闽等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入明显增加。
(2)特征:主要迁入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及邻近的四川。原因: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高,是主要迁入区;出于气候、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适应性的考虑,人口趋向就近迁移至平原面积大、经济发展较快的四川。
(3)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70后年龄较大,受家庭、生活习惯、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影响,打拼意愿较弱。
解析:第(1)题,人口迁移的特征主要结合图甲中不同省市人口净流入对比,从迁入和迁出两个角度分析,注意观察两个年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北上广”仍然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区,但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苏、辽、吉、鄂、赣等省主要以迁出为主;皖、台、甘、湘等省区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青、贵、琼、闽等省区人口净迁入明显增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云南省人口主要迁入四川、浙江和广东,迁入四川主要是距离较近,而迁入浙江、广东主要是因为经济因素。第(3)题,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应从流入区与流出区的特点及流入区与流出区的差异来分析。对比不同的年龄段,从家庭、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70后人口迁移较少的原因。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A
解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据此可排除C、D两项;A、B两项中A项更直接具体,B项地区之间差距并没有缩小。故A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双降”会使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故C项正确;用工成本上升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中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即总人口增长变慢,会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A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5.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冬季严寒,而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可满足老年人冬季养老需要。
6.答案:B
解析: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
8.答案:A
解析: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
9.答案:C
解析: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10.答案:D
解析:图甲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无法判断,D正确。图乙显示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B、C错。
11.答案:D
解析: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性别比变化可反映城市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A错。外来常住人口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B、C错。外来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为郊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正确。
12.答案:A
解析:a、b跨越了国界,所以是国际人口迁移;c跨越了省区界线,所以是国内人口迁移;d、e未跨过任何界线,只是在省内活动,所以不属于人口迁移。
13.答案:(1)江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
(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受传统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影响。
(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解析:第(1)题,从江苏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安徽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原因应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题,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14.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2005年
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下列平原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训练题,共7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的活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