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素养卷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一课时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三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二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单元检测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知识点一风化作用
明城墙是南京的瑰宝,对于南京人来说,瞄一眼就是事情,风一吹都是话题。下图为明城墙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城墙局部植被(黑色部分)较好,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2.人们担心植被会破坏城墙,是因为植被的( )
A.光合作用B.风化作用
C.呼吸作用D.侵蚀作用
知识点二侵蚀作用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读图,完成第3题。
3.图中“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读图,回答4~5题。
4.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
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5.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沙滩B.海蚀崖
C.风蚀柱D.石钟乳
知识点三、四搬运、沉积作用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第6题。
6.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
[答题区]
关键能力综合练
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冰川沉积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D.水的冻融
2.最可能有石海分布的地点是( )
A.大兴安岭北部B.塔里木盆地
C.海河入海口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3~4题。
3.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4.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有一些奇怪的柱子,这些柱子顶部有一块巨石,看起来像某种神秘的祭祀场景(如下图)。这就是自然奇观“粘土塔”。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粘土塔”景观岩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
B.流水挟带泥沙固结形成
C.大规模的岩浆喷出冷却形成
D.风力挟带泥沙沉积形成
6.(易错题)当地有利于“粘土塔”长期保存的条件是( )
A.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B.顶部巨石,阻挡雨水侵蚀
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植被茂盛,阻挡风力侵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地貌总的特征是地面非常破碎,表现在沟谷密度(单位面积的沟谷总长度)和地面分割度(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百分数)两项数值很高。如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eq \(\s\up7(),\s\d5(A戈壁B沙漠C黄土))
7.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黄土高原的主导地质作用以及形成目前非常破碎的地表特征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D.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8.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大小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B.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粗
C.从西南向东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D.从西南向东北,黄土颗粒越来越粗
[答题区]
9.下图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几幅简易宣传图片,结合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图示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请指出宣传图片中代表的景观名称。(填字母)
长白山天池________,天山________,沙漠________,黄果树瀑布________。
(3)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4)根据D景观的特点,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原因。
学科素养升级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岩石主要由( )
A.流水挟带泥沙固结形成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干旱地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2.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雅丹地貌,现泛指气候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4.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风速很大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海南岛昌化江年均径流量约为36.3亿m3,年输沙量约为77.7万吨,注入北黎湾。北黎湾是一个开敞型海湾。某科研小组对北黎湾沉积状况进行水底取样研究,采样深度控制在约5cm的表层。图1是北黎湾海域等深线及沉积物采样点位置分布图,图2是部分采样点沉积物粒径三角示意图(沉积物粒径大小:砂>粉砂>黏土,且离某种沉积物原点越近,说明该沉积物含量越大)。据此完成5~7题。
5.昌化江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大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6.图2所示( )
A.从Ⅰ到Ⅵ,水动力增强
B.从S到E,沉积物粒径变粗
C.沉积物来自于北黎湾北部
D.沉积物来自于八所港附近
7.北黎湾研究区A~B沿线的沉积物东西分布呈现出粒径两侧粗、中间相对较细的特征,与其无关的因素是( )
A.沉积物来源B.地形
C.水动力D.降水量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8~9题。
8.在图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B.堆积
C.侵蚀D.风化
9.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完成10~11题。
10.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11.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
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为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第12题。
1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答题区]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图中两地貌在丙图中均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甲图,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4.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在图甲中①处有一瀑布,这样写道:“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同学们在①处秋游时,并没有欣赏到“激流翻滚……”的壮观场面。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10万年后位置最可能( )
A.①位置上游
B.①位置下游
C.保持①位置不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秋游时,同学们对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片,图中城墙是砖石结构,局部植被较好,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水分,水分条件较好的部分,植被较好,C对。同一面墙的光照、热量、土壤状况相同,不是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A、B、D错。第2题,人们担心植被会破坏城墙,是因为植被的风化作用,植被生长使城墙的风化速度加快,B对。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城墙没有破坏作用,A、C错。植被生长不是侵蚀作用,D错。
3.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图中“金孔雀”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图中显示,无植被分布,地表干旱,部分岩石突出地表,呈柱状分布,由此推测,图示金孔雀景观应为风蚀地貌,因此图中“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风力侵蚀作用密切相关,C符合题意;图示区域气候干旱,流水作用不明显,因此图中“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流水作用关系不大,排除A、B;风力沉积一般形成沙丘、黄土地貌,不会形成金孔雀景观,排除D。故选C。
4~5.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的尽头的景点,图中显示,“蓝窗”景观中石柱临近海面的地方小,由此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第5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浪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海蚀崖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石钟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蓝窗”不属于同一类型,D错。
6.答案:C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石海是岩石在水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温度变化幅度大,水的冻融作用频繁,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岩石崩解、破碎。故选D项。第2题,石海在我国青藏高原、西部高山及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均有分布。发育石海不仅要岩石坚脆、存在很多裂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水分条件,同时温度变化幅度大,温度在0℃上下持续波动的时间要长。故A项正确。
3~4.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4题,沙丘是因风速降低,风挟带的物质沉积下来而形成,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5~6.答案:5.A 6.B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该“粘土塔”岩层中含有粘土和石块,应该是冰川搬运、堆积形成的冰碛土。顶部的巨石为它们下方的冰碛土阻挡了雨水的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土壤被侵蚀殆尽,形成这种奇特的地貌。故第5题选A项,第6题选B项。
7~8.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故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十分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故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B项正确。第8题,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形成的风向为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颗粒大的碎石先沉积,形成戈壁,颗粒小的黄土后沉积形成黄土层,故A项正确。
9.答案:(1)B、C A、D (2)C B D A
(3)A:流水侵蚀;B:地壳运动;C: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D:风力堆积。
(4)风向:西南风(偏西风)。原因: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从图中可以看出沙丘的缓坡朝西南方。
解析:地质作用的分析思路: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分析。外力作用:主要考虑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每种作用中又要重点考虑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1)~(3)结合景观图片可以判断出A代表黄果树瀑布,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代表天山,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C代表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D代表大漠景观,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4)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据此判断出主导风向。
学科素养升级练
1~2.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文字信息“平均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可知,该地岩石为岩浆岩,主要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B项对。第2题,据图可知,石林景观岩体裸露,没有堆积物分布,因而不存在堆积作用,A、D两项错。当地海拔只有1200米,没有冰川分布,不会受到冰川侵蚀,B项错。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易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当地气候干旱,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故C项对。
3~4.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端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旱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选B项。第4题,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风速很大的地方,由于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A项。
5~7.答案:5.B 6.C 7.D
解析:第5题,材料显示,昌化江位于我国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河流径流量大,输沙量大,给入海口带来的泥沙多,沉积泥沙多,使得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大,B符合题意;春季、秋季和冬季当地降水较少,河流输沙量相对较少,三角洲面积增大相对较慢,排除A、C、D。故选B。第6题,图2显示,从Ⅰ到Ⅵ,离黏土端原点变近,沉积物颗粒的粒径变细,说明流水搬运作用减弱,水动力减弱,A错误;图2显示,从S到E,离粉砂端原点变近,沉积物颗粒的粒径变细,B错误;图2显示,沉积物主要分布在A、B区域,粒径较粗,说明流水作用较强,该区域的流水搬运作用主要来自昌化江,昌化江入海口位于北黎湾北部,因此沉积物来自于北黎湾北部,C正确;图中显示,八所港受鱼鳞角的影响,海水作用较弱,也没有明显的河水搬运作用,因此沉积物颗粒较细,与图中信息不符,因此沉积物不是来自于八所港附近,D错误。故选C。第7题,图1显示,北黎湾研究区A~B沿线的A端离海岸远,主要受潮流输沙影响,海水流速较快,沉积物颗粒较粗,研究区A~B沿线的B端受海浪输沙和河流搬运作用影响,海水流速较快,沉积物颗粒较粗,研究区A~B沿线的中间海底地形突出,会阻挡海水流速,使得沉积物颗粒较细,因此沉积物表现出粒径两侧粗、中间相对较细的特征,由此判断,该特征与沉积物来源、地形和水动力有明显的关联性,与降水量无关,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8~9.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水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第9题,①④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适宜建设码头。
10~11.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11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故冰水扇是由冰川作用而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故本题选择D。
13.答案:(1)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F E (3)C (4)B
解析:第(1)题,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在不同部位特征各异,在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故图甲中地貌是冲积扇,图乙中地貌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作用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河流多发育于山谷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应根据等高线特点确定地貌类型,从而确定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丙图可确定GF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F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冲积扇;E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由于重力等分选作用,一般来说质量大的先沉积,质量小的后沉积。甲图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冲积扇的中部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14.答案:(1)夏季 夏季降水集中,水量大
(2)流水侵蚀作用 (3)A
(4)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易被侵蚀成谷地 断层(或地堑) 河流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
解析:第(1)题,据图甲及纬度,可判断为黄河,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最多,瀑布流量最大。第(2)题,瀑布是流水强烈侵蚀形成的景观。第(3)题,瀑布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其位置不断溯源位移,向河流上游移动。第(4)题,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向斜成谷;②背斜被侵蚀成谷;③断层形成地堑;④流水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三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三课时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岩浆活动叙述正确的是,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图中甲处是很好的,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