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生须知:
1.本卷共 5 页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俗名叫做纯碱的是
A. NaHCO3B. CaOC. Na2CO3D. Ca(O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HCO3的俗名小苏打,故不选A;
B.CaO俗名生石灰,故不选B;
C.Na2CO3说明纯碱、苏打,故选C;
D.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故不选D;
选C。
2. 如图表示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不选A;
B.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不选B;
C.强碱属于碱,碱属于化合物,故不选C;
D.酸性氧化物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故选D;
选D。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FeB. 盐酸C. SO3D. KNO3 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A.Fe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A错误;
B.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
C.SO3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KNO3 固体属于盐,是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D。
4. 反应中,还原剂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NaH+H2O═NaOH+H2↑反应中,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则NaH是还原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则H2O是氧化剂;
故选A。
5. 羟基氧化铝是一种“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1~100nm。若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某一分散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沉淀
A. ①④⑥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纳米碳其粒子直径为l~100nm之间,将羟基氧化铝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利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和胶体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比较稳定,一般不会沉淀,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②③④正确,答案选B。
6.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钢铁的锈蚀B. 食盐的熔化C. 电解质的电离D. 水的蒸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钢铁锈蚀是Fe与O2、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含Fe2O3的水合物),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A正确;
B.食盐的熔化无新物质产物,是物理变化,B错误;
C.电解质的电离无新物质产物,是物理变化,C错误;
D.水的蒸发无新物质产物,是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选A。
7. 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A. 电解水制氢气B. 燃料的燃烧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钟乳石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水制氢气,该反应为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燃料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氧气生成,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钟乳石的形成,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8. 下列单质既能跟氯气直接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且产物不相同的是
A. AlB. CuC. FeD. Zn
【答案】C
【解析】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态,稀盐酸具有弱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较低价态,且稀盐酸只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l与Cl2反应生成AlCl3,即2Al+3Cl22AlCl3,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即2Al+6HCl=2AlCl3+3H2↑,二反应都生成AlCl3,故A不符合题意;
B.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即Cu+Cl2CuCl2,Cu与稀盐酸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即2Fe+3Cl22FeCl3,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即Fe+2HCl=FeCl2+H2↑,二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FeCl2,故C符合题意;
D.Zn与Cl2反应生成ZnCl2,即Zn+Cl2ZnCl2,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ZnCl2和H2,即Zn+2HCl=ZnCl2+H2↑,二反应都生成ZnCl2,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9.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A. 甲 H2SO4,乙为 BaSO4,丙为 Na2SO4
B. 甲为 NaOH,乙为 Na2CO3,丙为 NaHCO3
C. 甲为 CuO,乙为 CuCl2,丙为 Cu(OH)2
D. 甲为 Na2O,乙为 Na2O2,丙为 Na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BaSO4不能转化为Na2SO4,故不选A;
B.NaOH是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OH是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 Na2CO3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NaHCO3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故选B;
C.CuO不能一步转化为Cu(OH)2,故不选C;
D.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2,故不选D;
选B。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D.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A错误;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错误;
C.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能电离出氢离子,C正确;
D.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刚石生成石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D.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答案】D
【解析】
【详解】A.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认为元素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某些实物,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A正确;
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正确;
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C正确;
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预言了未知元素的性质,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D错误;
答案选D。
12. 下列有关 Na2CO3 和 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CO3 和 NaHCO3溶液均显碱性,均可用做工业用碱
B.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C. 向 Na2CO3固体中加少量的水,Na2CO3结块并伴随吸热现象
D.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 CO2时,所需固体的质量: NaHCO3> Na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CO3 和 NaHCO3溶液均显碱性,均可用做工业用碱,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向 Na2CO3固体中加少量的水,Na2CO3结块并伴随放热现象,故C错误;
D.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2时,消耗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所需固体的质量: NaHCO3< Na2CO3,故D错误;
选A。
13. 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稀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 硫酸铜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钠溶液D. 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故选A;
B.钠投入氢氧化钠溶液,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没有沉淀生成,故不选B;
C.钠投入硫酸钠溶液,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没有沉淀生成,故不选C;
D.钠投入碳酸氢钠溶液,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不选D;
选A。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 Na2O 与 H2O 反应制取 NaOH
B. 氯气的水溶液俗称液氯
C. 实验中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D.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工业上一般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NaOH,故A错误;
B.氯气的水溶液俗称氯水,故B错误;
C.钠是活泼金属,实验中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故C正确;
D.鲜花中含有水,干燥的氯气能使鲜花褪色,故D错误;
选C。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和水反应: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
C.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D. Na2O2固体投入水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次氯酸为弱酸,不拆为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B正确;
C.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离子方程式:,错误;
D.Na2O2固体投入水中,离子方程式:,D错误;
答案选B。
16.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K+、SO、COB. Na+、K+、SO、OH-
C. K+、Fe3+、MnO、Cl-D. Na+、 K+、Cl-、 N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性溶液中含H+,与CO间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酸性溶液中含H+,与OH-间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C.Fe3+、MnO形成的溶液有颜色,不符合无色溶液要求,C错误;
D.各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17.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B.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C. 反应中每转移 10 个电子,产生 16 个 N2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中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由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再结合方程式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反应中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为价,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B错误;
C.反应过程中转移10个电子,则生成16个N2分子,C正确;
D.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D错误;
答案选C。
18. 生活处处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中X的化合价为
A. +4B. +5C. +6D. +7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2,根据可知, ,解得x=+6,X的化合价为+6价,故选C。
19. 将 7.8 克 Na2O2与 16.8 克 NaHCO3 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Na2CO3B. NaOH、Na2CO3
C. Na2O2、Na2CO3D. Na2O2、NaOH、Na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7.8 克 Na2O2物质的量:;16.8 克 NaHCO3 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0.2ml NaHCO3分解得到Na2CO3、CO2和H2O各0.1ml,还会发生反应:,,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可以认为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Na2O2只有0.1ml,恰好和CO2反应生成0.1ml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答案选A;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方案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2和HCl都与NaOH反应,故不能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A错误;
B.用棉花包裹Na2O2粉末后,滴加几滴水,棉花燃烧,说明温度得到着火点,反应生成了氧气,故说明Na2O2与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正确;
C.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后应先用滤纸吸干煤油,C错误;
D.NaCl做焰色反应时,应该用纯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21. 现有下列物质:①NaHCO3固体、② KHSO4固体、③稀HNO3、④铜、⑤CO2、⑥熔融MgCl2、⑦石墨、⑧蔗糖晶体、⑨Ba(OH)2固体 。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①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②与⑨水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③可与④发生反应,请将方程式配平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做氧化剂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硝酸的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答案】(1) ①. ③④⑥⑦ ②. ①②⑥⑨
(2)
(3)
(4) ①. ②. Cu(NO3)2 ③.
【解析】
【分析】①NaHCO3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NaHCO3固体是电解质;② KHSO4固体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KHSO4固体是电解质;③稀HNO3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稀HNO3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④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⑤CO2自身不能电离,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⑥熔融MgCl2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⑦石墨是非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⑧蔗糖晶体自身不能电离,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⑨Ba(OH)2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Ba(OH)2固体是电解质;
【小问1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③稀HNO3、④铜、⑥熔融MgCl2、⑦石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NaHCO3固体、② KHSO4固体、⑥熔融MgCl2、⑨Ba(OH)2固体。
【小问2详解】
NaHCO3固体溶于水时电离出 ,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KHSO4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KHSO4与Ba(OH)2以2:1的比例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铜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N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
铜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铜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u(NO3)2;8个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有2个N原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的硝酸占参加反应硝酸的比例为。
22. Na2CO3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 98%)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已知:碳酸镁微溶,氢氧化镁难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煅烧 NaHCO3 的方法得到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试剂 A 是___________,“母液”中除了含有 Na+、CO、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等离子,过滤要“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检验试剂级 Na2CO3中 Cl-和 SO 是否除尽,可先将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选用试剂及加入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HCl、BaCl2、AgNO3B. AgNO3、HNO3、BaCl2
C. HNO3、Ba(NO3)2、AgNO3D. AgNO3、HCl、BaCl2
【答案】(1)
(2) ①. NaOH溶液 ②. Cl-、 SO ③. 提高的含量 (3)C
【解析】
【分析】工业碳酸钠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等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Ca(OH)2、Mg(OH)2、Fe(OH)3沉淀除去Ca2+、Mg2+、Fe3+,根据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关系,可知在36℃以上析出 。
【小问1详解】
工业上煅烧 NaHCO3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工业级碳酸钠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等杂质,溶于水中,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Ca(OH)2、Mg(OH)2、Fe(OH)3沉淀除去Ca2+、Mg2+、Fe3+,试剂 A 是NaOH,“母液”中除了含有 Na+、CO、OH-外,还含有Cl-和 SO;根据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关系,在36℃以上析出,为防止析出,所以过滤要“趁热”。
【小问3详解】
A. 先加HCl引入氯离子,干扰Cl-的检验,故A错误 ;
B. 先加AgNO3,Ag+与CO、Cl-、 SO都能生成沉淀,无法判断Cl-是否除尽,故B错误;
C. 先加HNO3除碳酸钠,在加Ba(NO3)2检验SO,最后加AgNO3检验Cl-,故C正确;
D. 先加AgNO3,Ag+与CO、Cl-、 SO都能生成沉淀,再加HCl无法检验Cl-,故D错误;
选C。
23. 氯气、漂白液等是含氯消毒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漂白液,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丁用来收集纯净且干燥的氯气,进气口为___________(填标号);装置乙和丙盛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3)将氯气通入装置戊中制备漂白液,则装置戊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装置戊还有一个作用,该作用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b ③. 饱和食盐水 ④. 浓硫酸
(2) (3) ①. ②. 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本实验通过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来制备氯气,而后通过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收集氯气时应该长进短出,因为氯气有毒,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盛装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分液漏斗;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生成的氯气中混有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和水分,所以需通过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
【小问2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来制备氯气,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镁离子方程式:;装置戊还有一个作用,该作用为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4. 充分加热 NaHCO3和 Na2CO3的混合物 30.5 克,加热至恒重,固体减轻 9.3 克,求:
(1)原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2)往加热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可得到 CO2___________克。
【答案】(1)5.7g
(2)8.8
【解析】
【小问1详解】
充分加热 NaHCO3和 Na2CO3的混合物30.5克,NaHCO3受热分解,加热至恒重,固体减轻 9.3 克,设NaHCO3的质量为xg;
,x=24.8g。,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24.8g,所以 Na2CO3的质量是30.5g-24.8g=5.7g。
小问2详解】
往加热后的固体为碳酸钠,质量为30.5g-9.3g=21.2g,加入足量盐酸,可得到xg CO2;
选项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碱
碱
化合物
D
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证明Na2O2与H2O反应是放热反应
用棉花包裹Na2O2粉末后,滴加几滴水,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直接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D
检验NaCl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在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