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
展开已完工,从地势的角度来看,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坝有什么好处?”一题时,充分运用地图进行分析讲解。
明确:三峡位于第二与第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充分利用课件及时集中展示分析归纳出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反思
对长江中下游汛期灾害的治理讨论分析再细致深入全面一些。充分培养学生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探究问题一:长江概况
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岷江、汉江、嘉陵江、赣江分别与长江干流交汇于哪些城市?
(3)长江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和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时分别经过什么山脉?
分析: 结合地图2-40、2-46、2-8作答。
探究问题二:长江干流剖面图
例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据图分析,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 游河段,形成的著名峡谷有 ,自源头至 ,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2)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完工,从地势的角度来看,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坝有什么好处?
(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会产生哪些效益?
分析: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三峡工程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其中防洪是该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随堂检测】
(见导学案)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在“长江水系图”上指出有关长江概况的各种地理事物;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价值,通过三峡水利枢纽、“黄金水道”等方面来说明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难点是在“长江水系图”上记住有关长江概况的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长江各河段的开发与治理关的关联性。注意结合图表理解。
【课后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2.预习导学案“滔滔黄河”中“预习部分”。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阶梯分界线和我国地势第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共2页。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对比课本“内,讲解长江的水文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