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你说我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框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生命有时尽”。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的特性,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生命来之不易。其二,生命是独特的。其三,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其四,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感激生命、热爱生命。
第二目“生命有接续”。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引领学生寻找个体生命接续的内涵和意义所在。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立体地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物质生命或身体生命)的接续。其二,人类生命的接续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其三,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教学重点:生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活动,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多角度归纳生命的特点,说明“生命有时尽”,树立感激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怀,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2.通过视频感悟、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等,说明“生命有接续”,明确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树立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评价任务】
1.参与体验“生命的诞生”活动,讨论交流“生命的诞生有什么特点”;探究分析双胞胎的指纹、往日的照片、人生表格等,多角度归纳生命的特点,并讨论交流“如何对待生死问题”。(指向学习目标 1,对应单元评价任务 1)
2.赏析视频、分析情境材料,讨论交流“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指向学习目标 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1)
【课程资源】
教学案例、视频、音频、课本
【教学过程】
课标摘录
对应的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
健全人格: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品质。
对应的课程标准
总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对应的学段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健全人格的内容: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对应的学习主题及
内容要求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课标解读
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解读
学生学什么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怎么学
1.生命有时尽
2.生命有接续
1.能多角度概括说明生命的特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的原因,学会从容面对生命,热爱生命。
2.能分析说明“生命有接续”的表现和原因,明确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以“生命可以永恒吗”为议题进行探究、交流。
2.通过参与情境体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感悟生命的特点,正确看待死亡,科学对待生命。
3.通过视频感悟、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等,弄懂“生命有接续”,明确我们在生命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学情分析
已知
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探究欲望,学习热情比较高,同时已对人的生死等问题有所了解,对生命的特点有所感知,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应知
学生应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有接续。
障碍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的这些思维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可能会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
方法
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适应,设计图片欣赏、视频音频分享、材料分析、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过程,提升思维的质量,拓展思维的维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导入
展示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任务一:情境体验
活动一:生命的诞生
播放音频:《初生婴儿的啼哭》。初生婴儿的啼哭声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喜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
多媒体展示两组婴儿在胚胎时期的照片,讲解胎儿的形成过程。介绍:在胎儿出生时,每15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有1个遇到出生障碍,如早产、难产等问题。
让学生把装有书的书包背在胸前,扮演怀有宝宝的准妈妈,完成弯腰捡笔,系鞋带等动作,完成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说我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生命的诞生,你会选择哪些词?
【理性思考】:新生命的诞生是件容易的事情吗?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任务二:情境探究
活动二:生命有时尽
材料:双胞胎的长相相同,但是双胞胎的指纹并不相同。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指纹就开始形成了,不管是偏大偏小,偏左偏有,指纹的基本模式都不相同。并且指纹还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如:弓形、旋涡形、同心圆、双螺旋形等,正因为指纹的独一无二,它也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每个人的指纹皆不相同,说明了生命具有什么特点?
2.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思考:你可以回到幼儿园吗? 这体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3.请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老师、父母、老人的人生表格。从中你体会到了生命有什么特点?
4.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死亡、对待生命?
1.每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2.生命是不可逆的。
3.生命是短暂的。
4.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应从容面对生命,更加热爱生命。
任务三:情境感悟
活动三:生命有接续
多媒体展示材料: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 无穷匮矣!
——列子《愚公移山》
探究交流:1.这段古文体现了哪种生命的接续关系?
多媒体展示视频:张桂梅校长的故事
材料:周云丽在很小的时候,她便立下一个志向——走出大山赚大钱。但进入女高后,在张桂梅的教育下,她对理想悄然发生变化:人不一定要挣很多钱,但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女高的老师们让我看到人民教师的伟大。从高中起,当一名教师就成了我的理想。”周云丽说。
探究交流:2.从张校长和周云丽的故事中你看到了哪种生命的接续关系?
3.如何看待生命的接续?
1.古文体现了身体的生命接续。
2. 张校长和周云丽的故事体现了社会关系中的生命接续。
3.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课堂小节
通过学习本课:
我学会了……
我懂得了……
我需要提高……
板书设计
当堂小测
1.“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每个人隐藏的精华都是相同的
B.每个人身上的气味都不一样
C.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是一样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2.“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这段格言告诉我们( )
A.一个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B.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人的一生在眨眼间就过去了
C.生命的唯一和短暂
D.人生太短暂,我们应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人生
3.“人活着要完成一种承上启下的责任——物种的壮大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最好有值得为后来人所纪念的价值和意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③个体的生命是不可逆的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也是短暂的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
(1)年夜饭是团圆的时刻,亲情在这一刻弥漫。爷爷奶奶渐渐老去,我们慢慢长大。你对个人的个体生命有什么新的认识?
(2)年夜饭上,老人们最习惯的是唠叨,唠叨家族的历史,唠叨做人的道理,唠叨……我们自己也会把一些个人经历、社会趣闻告诉他们。这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仅仅是在接续祖先的生命吗?
作业布置
作业A:(侧重于基础巩固)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生命特点的理解。
作业B:(侧重于能力提升)
绘制详细的家谱:请寻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帮助,尝试制作一张你家详细精美的家族图谱。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课程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九课 珍视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课程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课程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