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D.楠木造船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取氯化钠B.称量
C.给液体加热D.滴加液体
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热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氨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
C.2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由氮气、氧气和氦、氖等稀有气体组成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
5.酒精检测仪原理是重铬酸钾(K2Cr2O7)与酒精反应变色,其中Cr化合价为()
A.+4B.+5C.+6D.+7
6.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B.检查制氧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
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取出
D.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8.如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如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己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装置几分钟后,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更环保
C.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方的棉花团会先变色
D.用图2的装置可以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
9.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0.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中子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80B.128C.208D.288
11.“最近我的孩子不爱吃饭,注意力也不集中,是缺锌。”“锌”指的是()
A.锌单质B.锌盐C.锌元素D.锌原子
12.下列物质①空气②O2③H2O2④CO2中,含有氧分子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13.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元素镝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镝是金属元素B.镝的质子数为66
C.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62.5gD.一个镝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
14.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化学反应类型D.空气成分
15.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利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需要过量,减小误差
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4”刻度处
D.该实验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17.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2N:2个氮元素
C.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2H2:2个氢原子
18.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是由45个原子构成的
B.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蔗糖是一种氧化物
D.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6
1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0.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H)2和H2B.CaCO3和H2
C.CaCl2和O2D.Ca(OH)2和O2
21.现有m g 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gB.(m+2-n)g
C.(m+2+n)gD.(n-2)g
22.现有C2H4O2、C2H4O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B.44%C.56%D.60%
23.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28分)
24.现有A.氧气B.氢气C.活性炭D.明矾四种物质,请用合适的字母代号填空。
(2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25)可以用作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______。
(26)能做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7)净水时能做絮凝剂的是______________。
28.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2)硫酸铁______________。
(3)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29.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初涉加深了对物质的认识。
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液氧③蒸馏水④氯酸钾⑤氧化镁⑥二氧化碳⑦氮气⑧食盐水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3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E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D为原子,m=______________。
(2)C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3)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
(2)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___周期。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是小化同学组装的过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除了缺少一种仪器之外,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为______________。
(2)在过滤时,若经过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3.A、B、C为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其中A、B为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均为液态。铁丝能在纯的C物质中剧烈然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请写出: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34.请阅读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Na2CO3、KClO3这类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盐,若将金属阳离子替换为氢离子,则为酸。例:Na2CO3→H2CO3。
材料二:在盐的定义中,可以根据阳离子确定盐的名称。例:Na2CO3又称之为钠盐。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KC1O3对应的酸为______________。BaSO4对应的酸为______________。
(2)HClO也是一种酸,其对应的钙盐为______________。
3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硫燃烧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化学实验中有较大用水量,请你说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15分)
36.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b______________。
(2)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5)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雅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G中。
3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天平省略)中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在空气中点然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图1所示。
a.从图像分析,固体质量在t1-t2时间段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
(4)D实验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将D装置进行改进,如下图2所示。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图1图2
五、计算题(每空1分,共5分)
38.某品牌补钙剂的部分说明如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酸钙中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计算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9.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CxH4O)灭菌,常温下,将环氧乙烷和乙烯(C2H4)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请完成以下计算。
(1)已知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二氧化碳的相同,则CxH4O中x=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环氧乙烷与乙烯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023年下期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答】解:A、甘蔗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
B、棉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
C、白土烧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楠木造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
故选:C。
2.【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的取用。
【解答】解:A、药品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
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没有放在纸上称量,故B错;
C、试管加热液体时,体积不得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错;
D、滴加液体时,应垂悬滴加,故D正确。
故选:D。
3.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同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而不是黄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氮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2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C错误;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具有较广泛的用途,要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重铬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6。
故选:C。
6.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答】解:A、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应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开始收集,该选项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C、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C。
7.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解: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相同,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8.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答】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A正确;
B、与图1装置相比,图2是在密封装置内进行的实验,优点是环保,B正确;
C、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C错误;
D、图2的装置上方的棉花团先变红,下方的棉花团后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正确;
故选:C。
9.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答】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A说法正确;
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故B说法正确;
C、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故C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答】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质子数=208-80=128;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8。
故选:B。
11. 【考点】元素的概念
【解答】解:“最近我的孩子不爱吃饭,注意力也不集中,是缺锌。”这里的“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12.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①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②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③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④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故选:A。
1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镝,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6,表示原子序数为6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镝的质子数为66,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镝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62.5,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6,表示原子序数为6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镝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选项化学模型错误。
B、地壳中元素含量按质量分数排名依次是氧、硅、铝、铁,故选项化学模型错误。
C、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交叉关系,该选项正确;
D、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占1%,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5.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
【解答】解:A、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即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说法正确;
B、人体通过喝水不仅补充水,还可以补充需要多种矿物质,蒸馏水不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蒸馏水只能补充水,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故B说法错误;
C、加热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正确;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6.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答】解:A、白磷需要过量,充分消耗氧气,减小误差,故A正确;
B、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右侧装置中的水进入左侧,故左侧液面上升,故左侧玻璃管内的液面先下降后上升,故B正确;
C、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右侧装置中的水进入左侧,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故C错误。
D、该实验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17.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答】解:A、H2O: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A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计个数,所以2N;2个氮原子,故B错误;
C、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C正确;
D、2H2:2个氢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8.【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
A、根据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其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11个O原子共45个原子构成,而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
B、一个蔗糖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11个O原子构成,因此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故B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的化合物,蔗糖的组成中虽然含氧元素但却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
D、蔗糖C12H22O11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12:1:16:故D不正确;
故选:B。
19.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的概念;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答】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并且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故A错;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正确;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
D、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可能为分子或原子团,故D错。
故选:B。
2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答】解:A、解决鱼的吸氧问题,生成物应有氧气,该选项不正确
B、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可能有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而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可能有氯化钙,因为氯化钙中含有氯元素,反应物中不含有氯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D、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氢氧化钙和氧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D。
2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答】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故选:B。
22.【考点】化学式的计算。
【解答】解:因为C2H4O2、C2H4O两种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23. 【考点】电解水实验;空气组成的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答】解:A、水通电会产生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图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将体积比和质量比混淆,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随着消耗氧气和温度的下降,装置内压强减小,故B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随着反应的发生应该质量越来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D中加入催化剂图中所示即加快反应速率,又增加氧气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28分)
24.(2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A;(25)可以用作防毒面具的是_C_;
(26)能做燃料的是B。 (27)净水时能做絮凝剂的是_D。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水的净化;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用途。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氧气;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防毒面具;
(3)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做燃料;
(4)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常用作絮凝剂,
故答案为:(24)A;(25)C:(26)B:(27)D
28.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硝酸根离子3NO3-
(2)硫酸铁Fe2(SO4)3;
(3)2个氖原子2Ne;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粒子个数写在前面。因此3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3NO3-;故答案为:3NO3-;
(2)硫酸铁中铁为+3价,硫酸根为-2价,故写作Fe2(SO4)3;故答案为:Fe2(SO4)3;
(3)粒子个数写在前面。因此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故答案为:2Ne;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29.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⑧,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⑤⑥,属于单质的是:②⑦。(用序号填空)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解答】解:(1)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蒸馏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④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⑤氧化镁是由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⑦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⑧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⑧,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⑤⑥;属于单质的是②⑦。
3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E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B(填序号),若D为原子,m=6。
(2)C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Al3+
(3)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B(填序号)。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答】解:(1)在B中的质子数=11>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若D为原子,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m=16-2-8=6。
(2)C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质子数是是13,该离子是铝离子,故离子符号为Al3+。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即为稳定结构,故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和B。
故答案为:(1)B;6;(2)A13+;(3)AB。
31. (1)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都为2层。
(2)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如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rO。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答】解:(1)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为2层;故填:电子层数相同;
(2)9号元素与17号元素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元素的周期数相等,由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所以锶元素位于第五周期;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所以锶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氧元素显-2价,则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rO;故填:五;SrO;
32.(1)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除了缺少一种仪器之外,图中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为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
(2)在过滤时,若经过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写一条即可)。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答】解:(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图中缺少一种仪器是玻璃棒,该仪器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
(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故答案为:
(1)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
(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33.(1)A的化学式为H2O2;
(2)写出BC的文字表达式,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答】解:(1)A、B、C为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A、B为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均为液态,铁丝能在纯的C物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所以C是氧气,A转化成的B会转化成氧气,A也会转化成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2;
(2)B→C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H2O2;
(2),分解反应。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34. (1)KC1O3对应的酸为_HClO3_;BaSO4对应的酸为H2SO4;
(2)HClO也是一种酸,其对应的钙盐为Ca(Cl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答】解:(1)由题意,Na2CO3、KClO3这类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盐,若将金属阳离子替换为氢离子,则为酸。例:Na2CO3→H2CO3,则KClO3对应的酸为HC1O3,BaSO4对应的酸为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
(2)HC1O也是一种酸,氢元素显+1价,则C1O的化合价为-1价;钙元素显+2价,则对应的钙盐为Ca(ClO)2。
故答案为:
(1)HC1O3:H2SO4;(2)Ca(C1O)2
3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硫燃烧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_。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答一点即可)
(3)化学实验中有较大用水量,请你说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一水多用。(答一点即可)
【解答】解:(1)硫燃烧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全部消耗掉氧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进入空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读数。都会造成测量的结果小于五分之一。
(3)节约用水的例子有许多,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龙头,生活中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故填:一水多用。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15分)
36. (1)写出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b锥形瓶
(2)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C(填标号)。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5)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雅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a(填“a”或“b”)进入G中。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答】解:(1)装置C中标号b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试管口应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B或C,其中C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C;
(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a进入G中。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C;
(4)
(5)a
3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天平省略)中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CD(填序号)。
(2)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平衡装置内外压强作用;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在空气中点然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图1所示。
a.从图像分析,固体质量在t1-t2时间段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固体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g。
(4)D实验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_。
小明将D装置进行改进,如下图2所示。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膨胀的气球产生了浮力。
图1图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答】解:(1)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气球能使装置密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B、红墨水注入水中并在水中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氧气参与反应,并且生成的白烟会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故远:BCD。
(2)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平衡装置内外压强作用;因为该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3)a该反应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固体质量在t1~t2时间段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固体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4)D实验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充满气球时,产生了浮力,在浮力的作用下,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
故答案为:
(1)BCD;
(2)平衡装置内外压强;没有;
(3)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固体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b、8g。
(4)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膨胀的气球产生了浮力。
五、计算题(每空1分,共5分)
38.(1)碳酸钙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3)计算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0.6g。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解:(1)碳酸钙中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
故答案为:(1)100;(2)40%;(3)0.6g。
39.(1)已知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二氧化碳的相同,则CxH4O中x=2_。
(2)混合物中环氧乙烷与乙烯的质量比为11:14。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二氧化碳的相同,即环氧乙烷(CxH4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解得:X=2。
(2)环氧乙烷(C2H4O)和乙烯(C2H4)的混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4,则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因为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所以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设混合物中环氧乙烷的质量为m,乙烯的质量为n,混合物质量为m+n,由上面计算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解得:,所以混合物中环氧乙烷与乙烯的质量比为11:14。
故答案为:(1)2;(2)11:14。
××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
碳酸钙(CaCO3)、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2g/片,每片中含碳酸钙75%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一片
03,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3,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满分100分,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0,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50,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满分100分,时量,33,66,9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广湘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