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器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让北海历史文化进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北海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
2、难点:压强概念的得出
三、学情分析:我们华侨中学属于农村中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仪器较缺乏,但学生对实验很热情,好奇心很强,大胆,好讨论,所以把实验设计为分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节课结合北海历史文化,唤起学生热爱北海的感情。
四、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划分,本节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探究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压强的概念,第三部分得出压强的公式并加以训练,第四部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探究过程中收集数据、总结规律。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压强的概念。在这个难点上先通过定量计算每次实验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关系。再通过类比法,类比密度、速度得出压强的概念。
五、教学器材:
海绵、压力小桌、砝码、铅笔、图钉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二、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P)
三、 压强公式:P=F/S 单位:N/m2 或 Pa
四、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增大F或减小S
减小压强:减小F或增大S
八、作业设计:
1、画出右图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右图是从北海市合浦汉墓中挖掘出的两尊珍贵的铜牛,请同学们讨论:
(1)、牛角尖而硬,对牛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2)、当牛抬起一只脚时,牛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有什么变化?
3、如右图是从北海市合浦汉墓中挖掘出的一只铜壶,放在水平地面上,若铜壶的质量是1.6kg,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40cm2,求铜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压强学案
区别压力与重力:
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总是指向支持物并和支持物的表面垂直。在具体的问题中,压力的方向和支持物的位置有关.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能有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错误认识。
2.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生压力的因素很多,而重力仅仅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请同学们作出下图中物体表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猜测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或与
有关。
三、分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 1. 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可知当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 有关,且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探究2.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且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综合 1与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四、引出压强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在物理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 。符号用 表示、计算公式 、单位 。
五、应用压强
观察北海市一中内的这栋法国大使馆古建筑,思考并回答:
建房子时人们为什么都要把地基做得宽而大?
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入
一、
自学压力
观看北海市一中内的这栋法国大使馆古建筑,思考:建房子时为什么都要把地基做得宽而大?
设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区别压力与重力
预习课本知识与阅读学案第一部分
小组相互交流
完成学案一
引起学生对北海历史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体验
压强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支铅笔,两手指同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压铅笔两端,两手指感觉(即效果)是否一样?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板书课题:压强
11、学生实验
22、小组相互交流
11、让学生观察现象调动原有知识分析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22、让学生体验,不能用原有知识推理出的问题,用实验去判断的科学方法
三、定性探究影响压强大小因素
一、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效果为什么不同?
思考
引导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二、提问
对照桌上的物品,或参考生活中的经验,想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察、思考、猜想、回答
(可能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等有关) 完成学案二
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猜测过程,让学生感悟质疑、求真的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三、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进行分组探究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教师点评,纠偏。
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
板书实验结论: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
(向学生提出如何优化实验方案)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
2、组间交流,展示
3。 完成学案三
1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从而验证假设的探究过程。
2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33.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4.在组间交流时,让学生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与他人互相学习的能力
四、探究压强与有关因素的定量关系从而引出压强
我们究竟如何(定量)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呢?挂出小黑板并向学生提供几个数据
数据处理、数据对比、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由定性到定量的有关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每平方厘米所受压力的数据和压力效果比较,可知: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越大。可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
推理、数据处理、数据对比
体会比值在物理学习中的用处,并能从实验中寻求支持。
举例密度、速度定义的由来推出,物理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F(N);S(m2);P(N/m2)说明:“N/m2”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而特定的。
发现、总结、陈述。
完成学案四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类比方法,成功的进行分析、 推理后,产生自我效能感,促进以后的学习。
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压强的计算
列举课本例题
学生先做再对答案,小组交流
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
六、压强的应用
让学生观察图钉,引导学生由公式P=F/S得出增大或减小压
强的方法
完成学案五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知道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七、情境再现解决有关问题
再现课前体验实验
比较,两手指受到压强的大小,为什么?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讨论问题,回答。
巩固训练、学以致用
次数
压力F/N
受力面积S/m2
压力作用效果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即F/S
1
5
10
2
5
2
3
10
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新课教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要点,讲典型例题,※创新考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