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035594/0-17010998066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035594/0-17010998066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035594/0-17010998067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方程x2=3x的解是( )
A. 0B. 3C. 0或–3D. 0或3
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x2−x+1=0B. x2+1=0C. x2+2x+1=0D. x2−3x+1=0
3.二次函数y=(x+2)2−1的顶点坐标是
( )
A. (2,-1)B. (−2,−1)C. (2,1)D. (−2,1)
4.若二次函数y=-x2+3的图像经过点(−3,y1)、(−4,y2),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
A. y1
5.2018年某公司一月份的销售额是50万元,第一季度的销售总额为182万元,设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可列方程为( )
A. 50(1+x)2=182B. 50(1+2x)=182
C. 182(1−x)2=50D. 50+50(1+x)+50(1+x)2=182
6.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x+c=0的两实数根是
( )
A. x1=-1,x2=1B. x1=-1,x2=2C. x1=-1,x2=3D. x1=-1,x2=0
7.抛物线y=ax2+bx+c(a≠0)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下列结论中:①c>a;②2a−b=0;③方程ax2+bx+c=1(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⑤若点A(m,n)在该抛物线上,则am2+bm≤a+b.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①④⑤
8.函数y=ax2−bx(a≠0)经点P(m,2).y≥−1时,x的取值范围为x≤t−1或x≥−3−t.m可能为( )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3=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0.将抛物线y=12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11.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6x+5,将表达式化成y=a(x−h)2+k的形式 .
12.抛物线y=x2−(t+2)x+1的顶点在x轴正半轴上,则t= .
13.已知三角形的边长是1和2,第三边的数值是方程2x2−5x+3=0的根,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a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mx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A′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若点A′的横坐标为1,则A′C的长为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则称点P为漂亮点.已知二次函数y=ax2+6x−254(a≠0)的图像上有且只有一个漂亮点.且当−1≤x≤m时,二次函数y=ax2+6x−5(a≠0)的最小值为−12,最大值为4,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解方程:
(1)x2−3x−2=0.
(2)(2x−1)2=4x−2.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8.0分)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2k=0,若方程的一个根是–4,求另一个根及k的值.
19.(本小题8.0分)
已知a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实数根,求代数式a−33a2−6a÷a+2−5a−2的值.
20.(本小题8.0分)
如图,抛物线y=-x2+2x+3与y轴交于点C,点D的坐标为(0,1),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21.(本小题8.0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x12+x22=7,求m的值.
22.(本小题8.0分)
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y=x2−4|x|的图象和性质进行探究,发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与y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
(1)补全上表;
(2)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函数图象的另一部分;
(3)进一步探究函数图象,回答问题:
①观察图象可以得出,对应的方程x2−4|x|=0有______个实数根;
②关于x的方程x2−4|x|=a有2个实数根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③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3.(本小题8.0分)
如图,二次函数y1=54x2−(12−5m)x+3m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2=kx+3(k≠0)的图像的一个交点为A,点A的横坐标为–2,另一个交点C在y轴上.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
(3)将点A绕点C顺时针旋转90º后得到点B,请判断点B是否在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24.(本小题8.0分)
如图,抛物线y=-112x2+23x+5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若点P是线段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ACP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
25.(本小题8.0分)
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是8m,宽是2m,抛物线的最高点到路面的距离为6米.
(1)按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表示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一辆货运卡车高为4m,宽为2m,如果该隧道内设双向车道,那么这辆货车能否安全通过?
26.(本小题8.0分)
某网店以每件80元的进价购进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的售价出售,一天可售出50件;后经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每件的售价每降低2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
(1)该网店销售该商品原来一天可获利润 元.
(2)设后来该商品每件售价降价x元,网店一天可获利润y元.
①若此网店为了尽可能增加该商品的销售量,且一天仍能获利1080元,则每件商品的售价应降价多少元?
②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该商品每件售价为多少元时,该网店一天所获利润最大?并求最大利润值.
27.(本小题8.0分)
如图①,在△ABC中,∠ACB=90°,BC=6cm,动点P以2cm/s的速度在△ABC的边上沿A→B的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在△ABC的边上沿C→A的方向匀速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5s后,点P到达终点B,点Q立即停止运动(此时点Q尚未到达点A),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APQ的面积为Scm2,S与t的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
(1)图①中AC=______cm,点Q运动的速度为______cm/s;
(2)求函数S的最大值;
(3)当t为何值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请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详解】由x2=3x得x(x−3)=0
所以,x1=0,x2=3
故选D
【点睛】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分别计算△的值,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1−4=−3<0,方程没有实数根;
B.△=−4<0,方程没有实数根;
C.△=4−4=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D.△=9−4=5>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直接求解.
【详解】解:∵二次函数y=(x+2)2−1,
∴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详解】因为,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3>−4,
所以,y1>y2
故选C
【点睛】理解二次函数y=ax2+c的基本性质.
5.【答案】D
【解析】【分析】等量关系为:4月份销售额+4月份销售额×(1+增长率)+4月份销售额×(1+增长率)2=182,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求得合适解即可.
【详解】设月增长率为x,根据:等量关系为:4月份销售额+4月份销售额×(1+增长率)+4月份销售额×(1+增长率)2=182,得
50+50(1+x)+50(1+x)2=182.
故选D
【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为: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得到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2ax+c(a≠0),可以求得该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从而可以求得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从而可以得到方程ax2−2ax+c=0的两实数根.
【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a2a=1,
∴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x+c=0的两实数根是x1=−1,x2=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7.【答案】C
【解析】【分析】从抛物线的图象开口,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a≠0)
所以,−b2a=1,整理得:2a+b=0,故②错误;
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横坐标是x,则x+42=1,
所以,x=−2,故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2,0),
所以,④错误;
因为由图象可知,c>0,a<0,
所以,c>a,故①正确;
因为当x=1时,函数点最大值是:a+b+c,
当x=m时,函数值是am2+bm+c,
所以,am2+bm+c≤a+b+c,
所以,am2+bm≤a+b,故⑤正确.
当y=1时,x有两个值与之对应,
所以,ax2+bx+c=1(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③正确;
故选C
【点睛】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
8.【答案】A
【解析】【分析】由y≥−1,x的取值范围为x≤t−1或x≥−3−t,可以得出x=t−1或x=−3−t是方程ax2−bx+1=0的两个根,则b=−4a,再由y=a(x+2)2−4a,可得−4a≤−1,即a≥14,将点P(m,2)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a=2m2+4m,利用a的取值范围确定m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解:∵当y≥−1时,ax2−bx≥−1,
∴ax2−bx+1≥0,
∵当y≥−1,x的取值范围为x≤t−1或x≥−3−t,
∴x=t−1或x=-3−t是方程ax2−bx+1=0的两个根,
∴t−1−3−t=−−ba,
∴b=-4a,
∴y=ax2−bx=ax2+4ax=a(x+2)2−4a,
∴x=-2是函数的对称轴,
又∵y≥−1,x的取值范围为x≤t−1或x≥−3−t,
∴−4a≤−1,
∴a≥14,
∵函数y=ax2−bx(a≠0)经点P(m,2),
∴am2+4am=2,
∴a=2m2+4m≥14,
∴m2+4m≤8,
∴m2+4m−8≤0,
∴−2−2 3≤m≤−2+2 3,
∴m可能取值为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m≤4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的意义得到△≥0,即(−2)2−4×(m−3)×1≥0,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3=0有实数根,
∴△≥0,即(−2)2−4×(m−3)×1≥0,解得m≤4,
∴m的取值范围是m≤4.
故答案为:m≤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10.【答案】y=12(x−1)2−3
【解析】【分析】先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求出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再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
【详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12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y=12(x−1)2;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12(x−1)2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y=12(x−1)2−3.
故答案为y=12(x−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
11.【答案】y=(x−3)2−4
【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y=x2−6x+5=y=x2−6x+9+5−9=(x−3)2−4,
故答案为:y=(x−3)2−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把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熟知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0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y=x2−(t+2)x+1的顶点在x轴正半轴上,可以得到4×1×1−−(t+2)24×1=0,−−(t+2)2×1>0,从而可以求得t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抛物线y=x2−(t+2)x+1的顶点在x轴正半轴上,
4×1×1−−(t+2)24×1=0−−(t+2)2×1>0
解得,t=0,
故答案为0.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13.【答案】4.5
【解析】【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或x=1.5,再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出第三边的长,由此即可利用三角形周长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解:解方程2x2−5x+3=0得x=1或x=1.5,
∵三角形的边长是1和2,
∴2−1=1<第三边长<2+1=3,
∵第三边的数值是方程2x2−5x+3=0的根,
∴第三边的长为1.5,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1.5+2=4.5,
故答案为: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熟知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一、二、三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可知a>0,b>0,由此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左侧,
∴a>0,−b2a<0,
∴b>0,
∴一次函数y=bx+a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故答案为:一、二、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图象综合判断,正确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判断出a、b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3
【解析】【分析】解方程x2+mx=0得A(−m,0),再利用对称的性质得到点A的坐标为(−1,0),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再计算自变量为1的函数值得到A′(1,2),接着利用C点的纵坐标为2求出C点的横坐标,然后计算A′C的长.
【详解】解:当y=0时,x2+mx=0,解得x1=0,x2=−m,则A(−m,0),
∵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A′,点A′的横坐标为1,
∴点A的坐标为(−1,0),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
当x=1时,y=x2+x=2,则A′(1,2),
当y=2时,x2+x=2,解得x1=−2,x2=1,则C(−2,1),
∴A′C的长为1−(−2)=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平面内关于某点对称的两点间坐标的关系以及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6.【答案】3≤m≤7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6x−254(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完美点求出a=−1,再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可求m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6x−254(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完美点,
设完美点的坐标为(n,n),
∴方程n=an2+6n−254即an2+5n−25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52−4a×−254=0,
∴a=−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6x−5=−(x−3)2+4,
当x=3时,函数有最大值为4,
又∵当−1≤x≤m时,二次函数最小值为−12,
∴令−x2+6x−5=−12,
则x=7或−1,
∴要使函数最小值为−12,最大值为4,则3≤m≤7,
故答案为:3≤m≤7.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函数图象确定m的取值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1)x1=3+ 172,x2=3− 172
(2)x1=12,x2=32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2)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1)解:x2−3x−2=0,
∵a=1,b=−3,c=−2,
∴b2−4ac=(−3)2−4×1×(−2)=17>0,
∴x=−b± b2−4ac2a=3± 172,
∴x1=3+ 172,x2=3− 172;
(2)解:(2x−1)2=4x−2,
(2x−1)2−4x+2=0,
(2x−1)2−2(2x−1)=0,
(2x−1)(2x−3)=0,
∴2x−1=0,2x−3=0,
∴x1=12,x2=32.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18.【答案】1,−2
【解析】【分析】把方程的一个根–4,代入方程,求出k,再解方程可得.
【详解】解:∵x=-4∴16+4(k−1)+2k=0∵k=-2∴x2+3x−4=0∴x1=1,x2=-4∴另一个根是1,k的值为−2.
【点睛】考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及应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19.【答案】13
【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把原式式子化简为13a2+3a,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求出a2+3a=1,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a−33a2−6a÷a+2−5a−2
=a−33a(a−2)÷a2−4a−2−5a−2
=a−33a(a−2)÷a2−9a−2
=a−33a(a−2)÷(a+3)(a−3)a−2
=a−33a(a−2)⋅a−2(a+3)(a−3)
=13a(a+3)
=13a2+3a,
∵a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实数根,
∴a2+3a−1=0,
∴a2+3a=1,
∴原式=13×1=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正确根据分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把所求式子进行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1− 3,2或1+ 3,2
【解析】【分析】先求出C(0,3),进而得到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为直线y=2,再由△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在直线y=2上,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在y=-x2+2x+3中,当x=0时,y=3,
∴C(0,3),
∵D(0,1),
∴CD的中点坐标为(0,2),
∴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为直线y=2,
∵△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PC=PD,即点P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P在直线y=2上,
在y=-x2+2x+3中,当y=2时,则−x2+2x+3=2,
解得x=1− 2或x=1+ 2,
∴点P的坐标为1− 3,2或1+ 3,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推出点P在直线y=2上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m=−1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得到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然后把x12+x22转换为(x1+x2)2−2x1x2,然后利用前面的等式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
∴x1+x2=m,x1x2=2m−1,
∵x12+x22=(x1+x2)2−2x1x2=7,
∴m2−2(2m−1)=7,
解得:m1=5,m2=−1,
又∵方程x2−mx+2m−1=0有两个实数根,
∴Δ=m2−4(2m−1)≥0,
∴当m=5时,
Δ=25−36=−11<0,舍去;
故符合条件的m的值为m=−1.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记公式并正确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①3;②a>0或a=-4;③−2≤x<0或x≥2
【解析】【分析】(1)直接把x=2,x=3带入函数解析式中求出对应的函数值,即可补全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描点,再连线画出对应的函数图象即可;
(3)根据(2)所画的函数图象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当x=2时,y=x2−4|x|=22−4×|2|=4−4×2=−4,
当x=3时,y=x2−4|x|=32−4×|3|=9−4×3=−3,
补全表格如下: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3)解:①由函数图象可知,x2−4|x|=0有3个实数根,
故答案为:3;
②由函数图象可知,当a>0或a=-4时,直线y=a和函数y=x2−4|x|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关于x的方程x2−4|x|=a有2个实数根时,a的取值范围是a>0或a=-4,
故答案为:a>0或a=-4;
③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二次函数函数值,画二次函数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答案】(1)y=54x2+92x+3;(2)当−2
【详解】解:(1)令x=0,则y=0+3=3,
所以C(0,3),
所以,3m=3
m=1
所以,y=54x2+92x+3
(2)
观察图象可得:
当−2
所以,A(−2,−1)
过点a作AD⊥y轴,垂足为D,过点B作BE⊥y轴,垂足为E,
证得△BEC≌△ADC,
所以,BE=CD=4,CE=AD=2,
所以,点B的坐标为(−4,5)
当x=−4时,y=54×16+92×(−4)+3=5
所以,点B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
【点睛】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
24.【答案】(5,3512)
【解析】【分析】先连接PC,PO,PA,设点P(m,-112m2+23m+53),再求出点C,点A,点B的坐标,然后结合S△PAC=S△PCO+S△POA+S△AOC得出关系式,再配方讨论最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先连接PC,PO,PA,如图所示.
设点P(m,-112m2+23m+53),
当x=0时,y=53,
∴点C(0,53).
当y=0时,−112x2+23x+53=0,
解得x=-2或10,
∴点A(10,0),点B(−2,0),
∴S△PAC=S△PCO+S△POA−S△AOC=12×53m+12×10×(−112m2+23m+53)−12×53×10=-512(m−5)2+12512,
当m=5时,△PAC的面积最大值为12512,
当m=5时,−112m2+23m+53=3512,
此时点P(5,3512).
【点睛】这是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求三角形的面积等,用割补法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1)y=−14(x−4)2+6;(2)这辆货车能安全通过.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顶点坐标和点B坐标,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顶点式,代入即可求出表达式;
(2)利用宽2m求出高为5m,所以可以通过.
试题解析:解:(1)如图1,由题意得:最高点C(4,6),B(8,2),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y=a(x−4)2+6,把(8,2)代入得:a(8−4)2+6=2,a=−14,∴y=−14(x−4)2+6;
(2)如图2,当DE=2时,AD=AE−DE=4−2=2,当x=2时,y=−14(2−4)2+6=5>4,∴这辆货车能安全通过.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应用,属于抛物线型隧道或拱桥问题,此类题一般函数表达式求法比较简单,但若货运卡车等是否能通过隧道问题,有两种情况:单向车道或双向车道,要仔细审题,可以利用宽来计算高,也可以利用高来计算宽,把对应的坐标代入即可.
26.【答案】(1)1000;(2)①8;②95;1125
【解析】【分析】(1)用每件利润乘以50件即可;
(2)每件售价降价x元,则每件利润为(100−80−x)元,销售量为(50+5x)件,它们的乘积为利润y,
①利用y=1080得到方程(100−80−x)(50+5x)=1080,然后解方程即可;
②由于y=(100−80−x)(50+5x),则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最大利润值.
【详解】解:(1)该网店销售该商品原来一天可获利润为(100−80)×50=1000(元),
故答案为1000;
(2)①y=(100−80−x)(50+5x)=−5x2+50x+1000,
当y=1080时,−5x2+50x+1000=1080,
整理得x2−10x+16=0,解得x1=2,x2=8,
答:每件商品的售价应降价2元或8元;
②y=(100−80−x)(50+5x)=−5x2+50x+1000=−5(x−5)2+1125,
当x=5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125,
则100−x=95,
答:当该商品每件售价为95元时,该网店一天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值为1125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在商品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求最大利润,最大销量等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题意,确定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确定其最大值,实际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因此在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7.【答案】(1)8;1
(2)485
(3)当t=167或t=4013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解析】【分析】(1)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B的长,则由勾股定理氪求得AC的长,再利用当t=5时,△APQ的面积为9,得AQ⋅CP2=9,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过点P作PH⊥AC于H,证明△AHP∽△ACB得APPH=ABBC,求出边长,表示S=AQ⋅PH2=-35(t−4)2+485,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QA=90°时,当∠QPA=90°时,证明△APQ与△ABC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解:∵动点P以2cm/s的速度运动了5秒后,从A运动到B点,
∴AB=10cm,
∵∠ACB=90°,BC=6cm,
∴AC= AB2−BC2=8cm,
由图②可知当运动时间为5秒时,△APQ的面积为9,
∴AQ⋅CP2=9,
∵BC=CP=6cm,
∴AQ=3cm,
∴CQ=8−3=5cm,
∴点Q运动的速度为5÷5=1cm/s;
故答案为:8;1;
(2)解:如下图,过点P作PH⊥AC于H,
∵∠A=∠A,∠ACB=∠AHP,
∴△AHP∽△ACB,
∴APPH=ABBC,
∴2tPH=106,
∴PH=65t,
∵CQ=tcm,
∴AQ=(8−t)cm,
∴S△APQ=AQ⋅PH2=65t⋅(8−t)2=-35t2+245t=-35(t−4)2+485,
∵−35<0,
∴当t=4时,函数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85;
(3)解:分两种情况,当∠PQA=90°时,如下图,
∵∠A=∠A,∠ACB=∠AQP,
∴△AQP∽△ACB,
∴APAQ=ABAC,2t8−t=108,
解得:t=4013;
当∠QPA=90°时,如下图,
∵∠A=∠A,∠ACB=∠APQ
∴△AQP∽△ABC,
∴APAQ=ACAB,2t8−t=810,
解得:t=167;
综上所述,当t=167或t=4013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性质,动点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与动点问题,难度大,综合性强,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建立边长之间的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边长是解题关键.
x
…
−3
−2
−1
0
1
2
3
…
y
…
−3
−4
−3
0
−3
______
______
…
x
…
−3
−2
−1
0
1
2
3
…
y
…
−3
−4
−3
0
−3
−4
−3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重点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重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