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上册17.家乡的老房子教学设计
展开基本信息
课
题
家乡的老房子
时间
月 日
课时
第 课 时
一、国家课程标准(不同章节的相同课程标准,只写一次即可)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7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在这一领域明确指岀,用多种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老房子、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中体会到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年级的学生有过多次写生的经验,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步增强,善于用文字、图像等形式来表现所见所感,但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对老房子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会更乐于发掘这些古老记忆背后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本课以有代表性老房子为突破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学习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去表现。
二、教学目标(3-5句话,按照规范叙写)(可以区分重点和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房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与认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老房子的特点,感悟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美感,用写生、摄影等多种表现方式记录老房子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和调查老房子的历史文化背景,感悟老房子的艺术内涵,用写生,摄影等方式,表现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的老房子,感悟不同历史时期老房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用多种艺术媒介表现老房子的美。
教学难点:感悟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学习表现老房子的构图取景方法。
三、评价设计(即评估证据,用以证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能够用来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的核心或关键问题及答案、课堂练习题、学生表现等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四、教学活动设计(注意与目标和评价设计的一致,抓大放小,防止细碎化)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一、欣赏老房子
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化身小导游来介绍来介绍一下图片中的建筑。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房子的特点、看到照片的感受。
仔细观察南北方老房子有什么不同?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发掘南北方老房子的差异并板书。
认识老房子
从整体到局部到整体来进行认识老房子
整体
先播放四合院的航拍视频,出示四合院的立体结构图,针对不同的房间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各房间的名称和位置。
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知识,不同的建筑,通过准备讲解,听讲解等多种方式观察、了解老房子的特点
观看视频,认识、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根据已有知识回答,说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名称及简单的特点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局部
引导学生了解老房子的结构,深入体会老房子的美。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四合院的门,引出“门脸”造型
五、作业布置(即评价在课下的延伸。布置有利于目标达成的作业,遵循精选、适量、分层的原则)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录身边的老房子
六、结构化板书设计(即“教学评”一致性的外显”。可适当选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模型图、系统结构图、思维导图等)
七、教学反思(从教学目标、评价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反思)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17.家乡的老房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17.家乡的老房子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学习新知,艺术实践,展示评价,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展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建筑与设计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建筑与设计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课堂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