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南京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6690/0-17005291859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南京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6690/0-1700529185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南京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6690/0-17005291860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南京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南京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口算下面各题。
14×5= 90÷15= 150+50= 400÷80= 20-20÷2=
100÷25= 16×7= 88÷44= 40×50= 4+16÷4+16=
【答案】70;6;200;5;10;
4;112;2;2000;24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加“★”的要验算。
240÷68= 307÷53= 4000÷300= ★712÷18=
【答案】;;;
【解析】
【分析】(1)(2)(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必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原来的几分之几,商不变的原则,故同时去掉两个0,商不变;但余数也会缩小原来的几分之几,所以余数应当相应的扩大多少倍。
【详解】240÷68= 307÷53= 4000÷300= 712÷18=
验算:
3. 计算下面各题。
680+21×15-360 75×12+490÷35 [175-(48+37)]×78
【答案】635;914;7020
【解析】
【分析】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第二题:先算乘除再算加法;
第三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680+2115-360
=680+315-360
=995-360
=635
7512+49035
=900+49035
=900+14
=914
=(175-85)78
=9078
=7020
二、填空题。
4. 7000毫升=( )升 5升=( )毫升
600分=( )时 144时=( )日
【答案】 ①. 7 ②. 5000 ③. 10 ④. 6
【解析】
【分析】把7000毫升换算为升数,用7000除以进率1000;
把5升换算为毫升数,用5乘进率1000;
把600分换算为小时数,用600除以进率60;
把144时换算为天数,用144除以进率24;
【详解】7000毫升=7升
5升=5000毫升
600分=10时
144时=6日
【点睛】此题考查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 712÷□8,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答案】 ①. 7 ②. 6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712÷□8,要使商是一位数,则71<□8,□里最小填7;要使商是两位数,则71≥□8,□里最大填6。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有1升水,用容量是250毫升的杯子来装,可以装( )杯;如果用容量是400毫升的杯子来装,至少需要( )个杯子。
【答案】 ① 4 ②. 3
【解析】
【分析】1升=1000毫升,用除法求出1000毫升里面有几个250毫升,既可以装满几个250毫升的杯子。用1000毫升除以400毫升,因为剩余的水也需要杯子来装,则用求得的商加上1,即为至少需要杯子的个数。
【详解】1升=1000毫升
1000÷250=4(个)
则用容量是250毫升的杯子来装,可以装4杯。
1000÷4=2(个)……200(毫升)
2+1=3(个)
则如果用容量是400毫升的杯子来装,至少需要3个杯子。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注意剩余的水也需要一个杯子。解决本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7. 播放一部动画片需要256分钟。如果每天从18:00播放到18:32分,( )天能播放完。
【答案】8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每天从18:00播放到18:32分,每天播放32分钟,用动画片的总时间除以每天播放的时间,商是几就是播放几天,如果有余数,应把余数去掉并在商的个位上加1,所得的结果为实际播放的天数。
【详解】256÷32=8(天);故8天能播放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确定从18:00播放到18:32分,经过32分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钟面上( )时整或( )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是( )角。
【答案】 ①. 3 ②. 9 ③. 180 ④. 平
【解析】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知,时针和分针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直角,即90°。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整时,分针指向12,当时针指向3或9时,夹角是90°。6时整,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时针和分针之间有6个大格,夹角是6×30°=180°,是一个平角。
【详解】3×30°=90°,6×30°=180°,
钟面上3时整或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180°,是平角。
【点睛】钟面上每个大格是30°,时针和分针之间有几个大格,夹角就是几个30°。
9. 根据240÷30=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40×5)÷(30×5)=( ) (240÷3)+(30÷3)=( )
【答案】 ①. 8 ②. 90
【解析】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即可计算出(240×5)÷(30×5)的结果;计算(240÷3)+(30÷3)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商不变的规律:(240×5)÷(30×5)=8;
(240÷3)+(30÷3)
=80+10
=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商不变的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10. 把12×3=36,116-36=80,5×80=40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
【答案】5×(116-12×3)=400
【解析】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5×80=400中的80是由算式116-36=80得来的,而算式116-36=80中的36是由算式12×3=36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把12×3=36,116-36=80,5×80=40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5×(116-12×3)=400。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11. 下面是由两个三角尺拼成的不同图形,写出指定角的度数。
( )° ( )°
【答案】 ①. 120 ②. 105
【解析】
【详解】30°+90°=120°,45°+60°=105°。
12. 盒子里有8个红球、5个黄球和3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__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至少摸出________个球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
【答案】 ①. 红 ②. 14
【解析】
【分析】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想要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只有把两种颜色有的球都摸完,再多摸一个,据此解答。
【详解】8>5>3
盒子里有8个红球、5个黄球和3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8+5+1=14(个)
则至少摸出14个球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理解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学会从最不利的情况下思考问题,把可能变成一定。
13. 在算式450+150÷3×15中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所得的结果中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450+150÷3)×15
【解析】
【分析】由于式中数据都是大于1的整数,所以要想这个算式的值最大,就要使式中乘数尽量大,所以加括号后的算式为:(450+150÷3)×15。
【详解】由分析得:
在算式450+150÷3×15中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所得的结果中最大的是:(450+150÷3)×15。
【点睛】在整数的乘法算式中,乘数越大,积就越大,在整数除法算式中,除数越大,商就越小。
14. 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1条直线,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6条直线……,经过7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答案】21
【解析】
【分析】2个点确定一条直线,每增加一个点,原来的点到新增的点都会增加一条直线,故3个点比2个点增加了1个点,增加了2条直线;4个点比3个点增加了1个点,增加了3条直线;5个点比4个点增加了4条直线;6个点比5个点增加了5条直线;故7个点比6个点增加了6条直线。
【详解】1+2+3+4+5+6
=3+3+4+5+6
=6+4+5+6
=10+5+6
=15+6
=21
故7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画21条直线。
【点睛】通过画图,正确的找得到其中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
15. 从一点引出两条( )就组成一个角.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角的概念直接选择,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解答】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注意是射线,不是线段.
16.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之间的关系是( )。
A 互相平行B. 互相垂直C. 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答案】C
【解析】
【分析】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依此画图并选择。
【详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由此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之间的关系是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问题,熟练掌握平行与垂直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一串彩灯按8盏红灯,6盏绿灯,6盏黄灯的顺序排列,第621盏是( )灯。
A. 红B. 绿C. 黄
【答案】A
【解析】
【分析】每20个彩灯为一组,按8盏红灯,6盏绿灯,6盏黄灯的顺序排列。用621除以20,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位。
【详解】621÷(8+6+6)
=621÷20
=31(组)……1(盏)
则第621盏是一组中的第1个,即红灯。
故答案为:A。
【点睛】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余数是几,答案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则正好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
18. 如图,把一个正方形沿虚线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后从处剪开,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中有两个钝角,这两个钝角都是( )。
A. 45°B. 120°C. 13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1和∠2组成一个直角,且∠1=∠2=45°。五边形中的两个钝角均是由45°角和90°角组成的,则每个钝角均为45°+90°=13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5°+90°=135°
则两个钝角都是13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问题,关键是明确∠1和∠2相等,且组成一个直角。
19. 25×(30+20)和下面( )算式相等。
A. 25×30+30×20B. 25×30+25×20C. 25×30+2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的积的和。
【详解】25×(30+20)=25×30+25×2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的积的和。
20. 王老师要将930名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每40人分成一班,列式为930÷40,竖式计算过程如图,式中箭头所指的“1”表示的是( )。
A. 分成23个班后还剩1人B. 分成230个班后还剩10人
C. 分成23个班后还剩10人D. 分成230个班后还剩1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箭头所指的1表示剩下小朋友人数。商是23表示分成了23个班,而余数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即剩下10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式中箭头所指的“1”表示的是分成23个班后还剩10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明确竖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四、作图题。
21. (1)以A为顶点,已知射线为一条边,画一个120°的角。
(2)过点O作一条直线与已知射线平行。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A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120°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即可作成一个120°的角;
(2)把三角板的一边靠紧射线,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O点时,沿这边画直线就是过O点作的射线的平行线。。
【详解】(1)(2)见下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和角的画法的掌握。
22. 新华村要修一条通村公路(从国道到新华村),以便于农副产品的运输。你认为怎样设计最近呢?请在图中画一画。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所以只要作出新华村到国道的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最近的通村公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从新华村到国道最近的公路设计如下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垂线段最短的理解及应用。
五、解答题。
23. 四年级(1)班教室后面有三个书架,每个书架有四层,每层可以放45本书。三个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答案】540本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每个书架的层数乘每层可放书的本数,求出每个书架放书的本数。再乘书架个数,即可求出一共放书本数。
【详解】4×45×3
=180×3
=540(本)
答:三个书架一共可以放540本书。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先用书架个数乘每个书架层数,求出一共的层数。再乘每层放书本数,求出一共放书本数,即3×4×45本书。
24. 一辆汽车从建湖到南京行了3小时,以同样的速度从南京到杭州行了4小时。建湖到南京的公路长285千米,南京到杭州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答案】380千米
【解析】
【分析】因为由题干可知,从建湖到南京行了3小时,建湖到南京的公路长285千米,则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千米),以同样的速度从南京到杭州行了4小时,所以南京到杭州的公路长:(千米)。
【详解】285÷3=95(千米)
95×4=380(千米)
答:南京到杭州的公路长380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即路程=速度×时间。
25. 书法比赛中,7位评委给王伟打的分数分别是90分、92分、88分、90分、89分、99分、89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王伟书法的平均分是多少?
【答案】90分
【解析】
【分析】去掉一个最高分99分和一个最低分88分后,将剩下的5个得分相加,然后用它们的和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88<89<90<92<99;
90+92+90+89+89
=182+90+89+89
=272+89+89
=361+89
=450
450÷5=90(分)
答:王伟书法的平均分是90分。
【点睛】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6. 一共加工900套衣服,已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剩下的用2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答案】130套
【解析】
【详解】
(套
答:剩下平均每天要加工130套。
27. 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前两小时行驶130千米,后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68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这辆汽车后3小时行的路程,再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行驶时间,可以计算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130+70×3)÷(2+3)
=(130+210)÷5
=340÷5
=68(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行驶时间,列式计算。
28. 学校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2019年12月
(1)请计算统计表中的合计数,并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中,纵轴上的一格表示( )人。
(4)人数最多的类别是( ),是最少类别人数的( )倍。
【答案】(1)165;(2)见详解;(3)10;(4)父母,3
【解析】
【分析】(1)将四个类别的人数加起来,填入合计格里即可。
(2)将统计表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即可。
(3)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每格表示10人。
(4)比较四个类别的人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5+40+60+20=165(人)
(2)
(3)条形统计图中,纵轴上的一格表示10人。
(4)20<40<45<60
60÷20=3
则人数最多的类别是父母,是最少类别人数的3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类别
合计
老师
同学
父母
其他
人数
45
40
60
20
类别
合计
老师
同学
父母
其他
人数
165
45
40
60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南京真题集)期末真题甄选-选择题57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汇编(苏教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京真题集)期末真题甄选-填空题70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汇编(苏教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京真题集)期末真题甄选-填空题100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汇编(苏教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